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检查及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检查及管理

武凤

320704199003051049。

摘要:建筑的建设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因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在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物质损失和工程停顿等后果,不仅给施工方带来经济损失,且会给全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检查及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检查及管理的重要性

1.保障建筑工人安全

在建筑施工中,建筑工人需要在高空、深坑、悬崖等危险环境下工作。若无有效的安全措施,施工人员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为建筑工人提供安全保障,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概率,确保建筑作业工人的安全。

2.保障工程质量

建筑施工往往需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若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将导致工程停顿、损失物质、影响进度等问题。加强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检查及管理可以保障工程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效避免因安全事故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二、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检查及管理的基本内容

1.安全制度管理

安全制度是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依据,项目进场后,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需建立一套符合工程项目特点的安全生产制度或管理办法,包括编制与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安全制度管理需做好施工前的安全预评估工作,明确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点,并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措施等。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和考核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2.安全组织管理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确保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在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协调、督促和检查,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3.施工人员操作规范化管理

施工人员是施工现场的主体,其操作规范化管理是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单位应严格遵照国家、行业规定,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开展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熟悉相关安全规定及操作规程,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4.安全技术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作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健全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测,确保其安全可靠。同时还需制定施工现场消防、防爆等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期间对其认真监督、检查,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三、国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建筑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整、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置缺乏标准和规范[5]。同时,由于缺乏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素质,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致使安全事故频发,给人员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如2017年12月,贵州省毕节市某医院新区工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0人死亡、3人受伤。经查,该工地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根据过往案例统计和经验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在我国建筑施工中,部分施工人员对于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未充分认识,缺乏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难以在危急情况下有效应对,该情况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3.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安全防护设施需资金投入,虽有安全文明施工费,但部分施工单位出于成本考虑,或者施工现场不规范、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围挡、警示标志等,导致工地现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部分安全防护设施存在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无法保证安全性。如2021年5月,江苏南通某建筑施工现场因缺少安全防护设施,工人在高处作业时未按规定固定安全绳,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

4.安全检查不严格

我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检查不严格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安全检查不严格。二是部分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机制存在缺陷,比如安全检查频率不足、安全检查内容不全面、安全检查标准不统一等,导致安全检查不严格。三是安全检查人员素质不高,对安全检查缺乏专业性和责任心,影响安全检查的严格性。

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为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施工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升其业务素质及责任意识。

2.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教育,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及素质,并通过加强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3.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

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配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警示标志、围挡等,保障施工现场安全万无一失。

4.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

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施工单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找出应急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进,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确保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5.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是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及素质,并通过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文化建设,保障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6.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控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控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必要措施,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控,如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态、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等,确保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

7.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施工单位应注重安全文化的建设,通过举办安全文化活动、强化安全文化氛围、开展安全文化教育等方式,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提升安全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确保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检查及管理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仍存在较多问题,给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文章对建筑进行了简要概述,通过介绍我国当前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推动我国建筑施工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洁.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要点及合理化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 2022(005):019.

[2]董逢寅,穆洪雨.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要点及建议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1):4.

[3]朱琳.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检查要点及合理化建议[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1):2.

[4]路小菊.建筑工程现场安全检查及管理剖析[J].科技与创新, 2022(22):4.

[5]涂亮.安全工程的施工检查重点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