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角色认同护理效果及对社会支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角色认同护理效果及对社会支持的影响

郭旭东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6

【摘要】目的:探究对抑郁症患者应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的效果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12名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躯体症状评分变化情况以及社会支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CL-90症状评分及社会支持评分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应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提升患者社会支持评分,推荐在抑郁症患者治疗护理中应用。

【关键词】抑郁症;自我角色认同护理;SCL-90;社会支持

随着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升高,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抑郁症的典型表现是持久地心情低落以及活动情志减退。相关研究表明[1],抑郁症患者常出现食纳差、易疲惫等躯体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生活。目前主要采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由于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长期服用副作用明显,因而辅以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2]。自我角色认同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对于患者心理进行护理,可以迅速帮助患者寻找自身角色定位,改善患者认知障碍,重新直视自身价值,对于心理疾病患者具有尚佳疗效[3]。鉴于此,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对抑郁症患者应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的效果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12名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21—56岁,平均(34.12±5.59)岁,已婚34例,未婚22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4—55岁,平均(34.69±5.20)岁,已婚32例,未婚24例。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药物治疗方案,口服盐酸舍曲林片(生产厂家:成都奥邦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383,规格50 mg)1片/d,后续可调整剂量,控制剂量在50-200mg/d。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健康宣教以及出院指导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确定患者自我角色,由专职护理人员及医生对患者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进行评估,收集既往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既往成就、突出成绩等。②根据不同角色进行干预,家庭角色主要帮助患者回归家庭,通过观看家庭合照、录像等方式,唤醒其家庭责任感,要求患者家属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切忌在家中让患者独处。社会角色主要对既往患者工作环境、兴趣爱好等场景进行模拟,激发患者的工作热情及兴趣爱好,令患者感受其自我价值的存在。③利用既往个人成就引导患者回忆过去情节,提升患者对自身的认同感,以提升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躯体症状,应用SCL-90躯体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分值越低表明躯体症状改善越好。

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社会支持情况,应用SSRS量表进行评价,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情况等三方面,分值越高表明社会支持越强,对于回归社会生活的期望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1.0数据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用x2检验Fisher's 确切概率法比较 ,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躯体症状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躯体症状比较

组别

例数

躯体症状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56

2.45±0.67

1.09±0.32

对照组

56

2.39±0.75

1.69±0.40

t值

-

0.446

8.765

P值

-

0.656

0.000

2.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社会支持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社会支持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主观支持

客观支持

支持利用情况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56

2.70±1.02

6.65±1.53

0.85±0.14

1.39±0.72

1.46±0.25

2.59±1.11

对照组

56

2.58±1.19

4.43±1.30

0.80±0.20

1.10±0.45

1.50±0.10

1.85±0.93

t值

-

0.573

8.275

1.533

2.556

1.112

3.824

P值

-

0.568

0.000

0.128

0.012

0.269

0.000

    1. 讨论

    抑郁症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由于其发病率及复发率较高,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因而在出现症状后要及时就医并进行治疗干预。目前对于抑郁症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单纯应用药物仅能改善患者症状,易复发,并且长期用药患者依从性较差,出现不规律服药的情况[4]。自我角色认同护理目前在精神障碍性疾病中应用广泛,主要通过对患者在家庭、社会中不同角色下的状态进行护理干预,从而促进患者更快地恢复社会功能,改善其心理状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应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显著提高,说明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下,患者对自身过往经历进行回忆,通过既往成绩对患者进行鼓励,消除其消极心态,并帮助患者找到更好的情绪宣泄途径,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

    综上所述,对抑郁症患者应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提升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于丹丹. 综合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伴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D].新乡医学院,2021.

    [2]王橘盈.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22,46(02):215-216+219.

    [3]连云玲,辛翠玉.心理,护理联合音乐辅助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194-196.

    [4]王雪,杨茜,邵海娟,郑舟,韩云.叙事护理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3,18(04):134-13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