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余帆

530111198107240034

云南工商学院  65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国民生活中各领域,且成为国民日常生活生产中最为关键的辅助性工具。不过在这蓬勃发展的条件下,诸多危机与问题逐渐显著。诸多非法分子通过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漏洞来获得关键数据信息,对计算机用户自身的利益造成严峻损害。为此,本文从虚拟网络技术的角度入手,全面探索虚拟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相关内容,以此提高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综合品质。

关键词:虚拟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加密技术

引言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虚拟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公共网络安全保障技术,能够有效克服物理位置方面的限制,采用模拟网络环境供用户进行数据访问或者下载等操作,这种应用方式能够更好地保障信息数据及文件资料在上传与下载环节的安全性。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而且极大的保障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虚拟网络技术的有关论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应用虚拟网络相关技术,既能够不断完善互联网内部的技术架构,还可以进一步改善互联网应用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缩减复杂内容的存在,与以往存在的长途网络相对比,虚拟网络技术对资金投入与后续保养维护等方面,会尽可能降低资金的投入使用,使得保养维护流程更加便捷,给计算机使用者所提供的服务更具备安全性以及便捷性。其次,现阶段的虚拟网络技术主要是采用互联网传送信号的方式进行操作,这样可大幅度降低设备的需求量,也可进一步细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维护以及安全检测工作。因为计算机网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诸多层面的功能特点,虚拟网络技术可在细化网络架构期间进一步改善网络架构内部存在的设备链接,降低管理成本支出。最后,虚拟网络技术可应用在多环节的网络技术识别,其具有极强的扩容性,其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可花费较小的外来资金来进行作业,且可不受到空间与时间的约束进行相关工作。

2虚拟技术的几大优点

2.1兼容性强

在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过程中,对虚拟技术设备设施的要求较低,只需要计算机网络内部具有满足数据需求的软件既可,为此,虚拟技术拥有优良的兼容性。且使用虚拟技术不需消耗太大的技术流量,站在计算机网络平台角度进行探索,需保持更新网络数据,这样可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性更高。

2.2运营成本投资低

在开展计算机网络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会选择虚拟技术,可以较大程度上增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最近几年,计算机网络技术时常发生安全隐患事件,为此应用虚拟技术显得尤为关键。虚拟技术较为显著的特点是经营成本投入较低,且线路铺设短,应用互联网技术即可完成,无需较多成本支出。

2.3应用范围广泛

选择虚拟技术的引用,既不会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且应用至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后获取较好的成果。现阶段,虚拟技术获得广大企业及用户的肯定,且广泛运用于各项网络机构中,可有效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及完整性。当前虚拟技术已成为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

3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3.1计算机病毒

随着如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几乎人人都能够应用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运行过程中,计算机病毒也会随之增多,计算机病毒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接触较为频繁,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对于系统内部所造成的破坏或者是转变。在这之中,计算机病毒会将计算机当中的一些重要数据信息资料进行篡改、窃取,导致计算机无法在正常运转。像是CHI病毒,在一段时间内,如果频频被病毒所侵扰,那么此项病毒会针对用户计算机的磁盘进行损坏,尤其会对磁盘中的系统文件进行大面积破坏,随着磁盘文件数据损坏,还会进一步侵占到逻辑驱动系统,直到磁盘中所有的数据信息全部被破坏。

3.2黑客的非法入侵

黑客的非法入侵主要是人为操作,一些具有较高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人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自身的漏洞进行人为的入侵,以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或者系统。通常情况下,黑客的非法入侵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计算机软件中安装病毒,当计算机用户在下载相应的带有病毒的计算机软件时,就会造成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的入侵,导致计算机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也会因此而被盗取。另一种方式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中未设防的路径进行计算机系统的入侵,破坏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文件。

3.3数据窃听和拦截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数据窃听和数据拦截也是计算机系统数据信息泄漏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网络中,个人用户或者企业用户之间需要通过信息传输来实现资源共享与沟通,但是用户并不能控制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以至于数据在传输途中被窃听或者拦截。尤其是个人的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企业交易信息等重要用户信息更容易遭受拦截与窃取。同时,如果计算机系统自身老化或者计算机硬件系统设备故障,都为数据的窃听和拦截提供了机会,以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4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

4.1信息安全加密技术

信息安全加密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加密保护措施,主要原理就是对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其加密方式有加密算法、数据语言操作等,待数据信息完成加密后才允许其传输至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待数据信息被再次利用时,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数据解密,以获取到原本的数据信息。信息安全加密技术在保障数据信息安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因此,信息安全加密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4.2隧道技术应用

首先,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种类繁多,而隧道技术的安全防护原理主要是将信息分类,再通过整合后打包处理,经由隧道形式快速的将数据包传输到其他的终端口位置,这样能够有效减少信息数据的丢失,也能够有效降低信息数据出现半路损坏的情况。其次,随着当前VPN技术不断的延续与发展,在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当中所能够应用的隧道技术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功能性也变得更为全面。在现有的发展环境下,以6over4技术的应用最为频繁。该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当中的主要应用流程是通过IPv4组播域作为主要地址,相关的计算机网络虚拟链路层相互对接,这样就会形成与内部地址的对应关系,也会推动IPv46路由器和IPv6的主机之间进行连接,这种全新的互联模式具有紧密的防护效果,用户就可以在应用计算机时,以此种隧道技术有效保障各个互联主机之间的数据存储安全。最后,6over技术在与其他的隧道技术相互对比之下,其特殊性就是能够发挥出较为紧密的安全防护作用,所有主机之间的IPv4都需要不断的支持组播模式,这样就会确保其网络内部结构完全处于在独立的状态中,随着主机互联效果的呈现,整体的安全防护就会达到一个标准的范围内。

4.3密钥安全技术

常用的密钥安全技术包括公共密钥和私用密钥技术。公共密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构建两个密钥,一个密钥用于公共网络的数据管理,另一个密钥则是用户自主设立保管的。当数据信息需要在公共网络中进行传输时,首先需要利用公共密钥进行数据的上传与下载,确保整个数据传输过程都是加密的,待用户下载完成后,再利用私用密钥进行解密以获取到原有的数据信息。而私用密钥则仅限于数据的接收方与传输方使用,以便于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同时,私用密钥的交换是采用线下人工方式实现的,不会经过计算机公共网络,因此,私用密钥的使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保障是满足用户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计算机网络安全环境的构建,有效保障了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共享性和高效性,而且为用户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提供了安全保障。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人员也需要不断研发创新更为先进科学的虚拟网络技术,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去缔造一个更为安全的虚拟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孙凤明.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运用研究[J].软件,2022,43(01):165-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