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

包巧

511623198712267841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信息化测绘时代已然到来。现如今,以科学技术手段为核心的测绘技术,是由单学科发展为多学科的综合类技术。因此,新时代下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势必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需求,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路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走在科学技术前沿的复合型、创新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今天,各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为了满足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专业院校应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高科技时代下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高新科技专业人才为标准,为测绘工程行业培养出高素质、强实践、能创新的综合型人才。

1信息化测绘工程时代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1.1扎实的基础知识

测绘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地理测量的基准框架,明确地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管理的理论知识。此外,还应具备信息技术的相关应用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特征及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在计算机中应用测绘专业知识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知识与工程学知识的完美融合。

1.2优秀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新时代下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在信息化社会下,各行业的发展极为迅猛,各个行业的知识体系均面临着技术革新与发展。不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士,难以适应时代的变革,也势必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培养出一支综合能力强且具有创新思想的新一代测绘工程专业人才,是当前各个高校及培训机构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1.3极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信息化测绘时代,高科技人才除了具备极高的理论知识能力外,还应具备极高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创新型测绘专业人才具备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能够妥善完成测绘工作,并对测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从而真正建立一支理论与实践双向发展且具备创新能力的高质量队伍。

2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2.1确定人才培养计划

在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部分院校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此类现象严重制约了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进程。在信息化测绘新时代下,人才培养计划应以多实践、重创新、厚基础为目标,建立更加专业、更系统的人才养成体系与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培训活动、人文素养教育、创新培训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重视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及职业素养的培训教育,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所选专业在社会中的实践应用价值。随后,将课堂教学、课后巩固、社会实践、创新培养等核心教学环节整合为一体,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并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意识,将课上的知识留于课后巩固,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其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其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也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始终走在行业的发展前沿,成为一名高精尖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另外,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围绕基础理论知识夯实、技术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培养三个主要方向,将整个人才培养流程划分为三大阶段,制定层次性的人才养成计划,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及技术创新思想。

2.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确定人才养成计划后,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并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在信息化测绘时代,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较高,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方应尊重当前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及专业技术能力掌握程度,制定灵活的课程体系,避免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明确测绘行业在社会经济体系下的动态化发展,以测绘专业在社会中的实际需求为核心,平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再将创新培养教学融入其中,以便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专业操作能力与创新思想意识。校方应从社会需求角度、学生学习需求角度出发,制定可行性高且具有层次性的培养目标,打造具有极强专业理论性的“样板”金课,明确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并整合最前沿的先进科学技术,构建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划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素养及创新意识四大板块,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基础目标,优化各模块课程之间的配合。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课程,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

在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制定以理论知识体系(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实践教育体系、创新创业体系的系统化课程编排。按照整体把控、局部优化的核心原则,在培养学生学科专业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善且系统的测绘专业知识体系后,积极开展实践应用活动与创新意识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应用理论知识、灵活掌握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以此提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随后,在实践中发展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思想,能够与时俱进,了解本专业在行业领域中的发展、变迁,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

2.3优化实践教学形式

为培养出更具创新思想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校方应优化当前的实践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善实践教学的模式与形式,实现真正的产、学融合。为顺应信息化测绘时代的发展,院校应以基础实习课程、实验操作课程、生产实习、创新活动为核心,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另外,校方还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搭建更为优越的实践、实习环境,积极建立合作实训平台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化实习过程中,接触到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服务能力,既可以提高学生在市场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实习或实践环境中思考、成长。

2.4创办课后自主学习活动

校方应开展多样性的学术研讨活动,为学生设计更开放、自由的学习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学习行为及学习欲望,将学术科研活动、学生课外生活及校园文化等多项与教育有关的内容融为一体。积极组织本专业范围内的技能竞赛、学术讲座等,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开发多种实践技能,了解当前市场环境下本专业的最新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思想。

结束语

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社会经济体系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技术革新的主要途径。随着信息化测绘时代的到来,各院校应全面了解信息化时代下市场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核心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思想,改变人才培养策略,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优化实践教学方案,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案,持续地为测绘工程领域提供高素质、能创新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伟才,方新建,杨旭,等.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测绘工程,2021(4):70-75.

[2]刘世金,陈玉洁.测绘工程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21(4):89-92.

[3]张德福,李铭娜,王文福.应用型本科测绘专业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