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2

机电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蒲相星

511325199110013538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正处在制造业全面升级与改革的重要时期,对于制造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要求逐渐提高。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切实审视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方案与优化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学习能力。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单片机应用技术为研究目标,基于项目教学法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项目教学;机电一体化;优化策略;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制造业的技术课程之一,随着我国制造业格局的转变,传统技术正在逐渐淘汰,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因此,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应进行一定的改革,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转变,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为社会发展输送更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1项目教学法教学特点与基本原则

1.1教学特点

1)教学内容多样化与实用化。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项目内容的同时掌握所需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项目选择来源、内容较为广泛,保证学生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完成相应的能力培养。

2)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进行项目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主动地位,教师不直接参与到项目完成过程中,主要是以引导者的身份辅助学生完成项目,在学生进行项目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注重学生合作性学习。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以小组形式去协作完成项目与合作,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与分工,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还需要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多种任务,对于培养学生团体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基本原则

1)以项目为中心的原则。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项目为中心,更加注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但是如果相关学科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较弱,则不适用于项目教学法,应考虑其他教学方法。

2)以学生为主体原则。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兴趣爱好和讲课内容选择适合的项目,教师在项目发展过程中起到协助和引导的作用,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学生的项目进程与完成情况,并不直接参与项目的完成过程中。

3)小组合作原则。项目的完成需要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学生在完成独自承担任务的同时,还要以团体协作的方式互相配合。这种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进入社会的团体协作意识十分重要。

4)多元化评价原则。在每个项目完成后,都要进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组内成员互评,注重学生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个成员在项目完成后还可以从项目完成过程中和评价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对于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十分重要。

2机电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2.1人才培养目标

在进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前,高职院校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了解相关人才培养的意义,作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走访各大企业,更好地了解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市场的进步发展,企业对于机电专业群的学生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的调研中,发现在实际的企业工作中,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还不是很理想,其原因主要就是,市场中的机电专业技术更新的速度较快,学校中的机电专业技术机构单一,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对于新技术的学习使用,高职院校需要不断革新;有助于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2.2利用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为了进一步适应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也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校企合作,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市场进行链接,通过学习和练习,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实际的应用到企业岗位中,同时,也是对于专业能力的一种检测,在后期的学习中,也会有学习重点;其次,就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际的专业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要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来作为工作的开展方向,不断满足相关专业的发展,也便于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帮助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2.3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保障体系,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的培养,在此过程中,离不开高效的教学活动,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所以,作为高职院校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中,作为高职院校要制定适合的教育目标,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质量监管体系,对于教学质量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要在传统的考核标准上不断丰富,将考核标准多元化,也可以拓宽考核渠道,如可以建立学校、企业、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面的考核机制,要转变传统的考核标准,不再用成绩作为唯一评价的标准,而是要结合学生多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多元综合的发展。

2.4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标准,对有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发展来说,专业技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应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技术的学习,就需要高职院校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来检验学生专业技术的掌握情况,为了减轻学校的压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吸引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建立校中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购置相关的硬件实训设施,为学生创造实训空间,检验实践成果,要求要按照实际的工作标准进行评估,提升专业服务的能力。

2.5人才培养方式

通过教师对于以往经验的总结,对于“专业群”对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有着以下三个方面:(1)就是核心专业骨干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核心课程群以及核心技能群,作为培养方式的基础,进而不断满足市场对于专业的发展的需求,培养出适合市场发展的人才,通过设置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群,在此基础上,对于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调整,设置适合的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增设相关的专业,不断满足市场的发展,以便于全方位的培养人才。(2)同时也要注重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学习发展的平台,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练习,帮助高职学生提升专业能力,提升自身的技术发展水平。通过创建“专业群”,能够更加全面地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通过职业能力的鉴定,获取职业发展证书,提升专业技术的认可度(3)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通过“专业群”的创建,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技术如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电子电气安装维护调配等,提高人才培养应对产业变化的适应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更加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下,为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可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引进专业教师力量等策略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高职院校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把教学活动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培养更多社会建设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江龙,张春晖.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结合的发展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23,13(1):156.

[2]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7):2273-2284.[3]彭精立,沈杨,李星,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南方农机,2021,52(10):126-12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