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康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盆底功能障碍康复

蒋巧利,肖瑜,罗永捷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   四川成都          610044

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由盆底肌肉、筋膜、韧带及神经等支持结构的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盆腔脏器脱垂(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及膀胱膨出等)、尿失禁、性生活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涉及多种病因的多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及功能缺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盆底肌张力降低及肌张力不稳定;盆底支持组织结构破坏等。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所以积极开展康复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腔脏器脱垂;康复治疗

引言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它涉及多个支持结构的功能障碍,导致包括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和性生活障碍在内的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机制包括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神经体液调节异常以及肌肉张力降低等。尽管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存在风险和后遗症。因此,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 盆底肌的功能

盆底肌是盆底支持结构中的一组肌肉,包括阴道口周围的肛提肌,以及位于阴道前壁和阴道后壁之间的宫颈、子宫和卵巢等盆腔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膀胱、子宫、阴道和直肠的正常位置,以及参与控制排尿、排便等生理功能。

盆底肌是由女性生殖系统中不同位置的肌肉群共同组成,起到维持盆腔器官正常位置及支撑作用。盆底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筋膜,中间层是肌肉,最内层是神经和血管。在正常情况下,三个层次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但随着年龄增长、妊娠分娩等因素的影响,盆底肌的整体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如肌力减弱、神经调节异常等。这就导致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临床上盆底肌损伤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压力性尿失禁;(2)急迫性尿失禁;(3)混合性尿失禁;(4)盆腔器官脱垂;(5)性生活质量下降;(6)排便异常;(7)产后阴道松弛;(8)慢性盆腔痛等。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占女性尿失禁的90%以上。

1.1盆底肌肌力检测

盆底肌肌力检测是评估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诊断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依据,可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也可用于评估患者盆底功能状况及治疗效果。常用的肌力检测方法有生物反馈法(简称 BIA)、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法(简称 BOO)、阴道哑铃法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

①生物反馈:盆底肌松弛患者在压力性尿失禁时,由医生通过观察其收缩程度及运动形式来评估患者盆底肌的肌力。

一般要求患者在有尿意时即开始进行测试,患者需在15~30s内进行4次收缩。如果收缩10次仍不能控制排尿,则认为该患者存在肌力减退或肌力不足。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重复进行。

② BOO:通过电极片来检测盆底肌的收缩功能,并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的方法来提高其治疗效果。

1.2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电极将生物反馈技术与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相结合,对盆底肌肉群进行实时的动态训练,以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从而达到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的目的。其训练过程包括:先将肌肉收缩20~30秒,然后放松,如此反复10次;接着在肌肉收缩期间进行“肌力”“压力”“弹性”的训练;最后在放松的过程中进行“肌力”和“压力”的训练。其治疗效果取决于电刺激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同时需配合其他治疗方式如生物反馈训练、电刺激训练、物理疗法、手术疗法等进行综合治疗。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是一种安全无创的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无明显的副作用。通过生物反馈系统,可以准确地对盆底肌进行评估和治疗,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同时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无创、简便、经济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手段。

2 康复治疗

1.盆底肌肉锻炼:

凯格尔运动:每次收缩盆底肌肉3~5秒,然后放松5秒,反复进行;

“盆底康复操”:(1)骨盆运动(2)提肛运动(3)运动后按摩;

2.电刺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反馈疗法,可改善盆腔脏器脱垂的症状,对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肌肉的电刺激引起肌体生物电改变,进而对盆底神经及肌肉进行有效的调节,达到恢复和重建盆底功能的目的。

3.药物治疗:对于不同程度的脱垂患者,应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主要药物有激素、雌激素、抗生素等。

4.生物反馈训练是通过电脑采集盆底肌功能状态信息,将这些信息输入电脑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盆底肌肉功能状态信息和强度指标。经生物反馈训练后,能使患者了解自身盆底肌的功能状态,通过自我训练达到改善和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目的。

5.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恢复和重建盆底肌肉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效果较好。

6.手术治疗:对于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子宫全切术、子宫颈环切术等。

7.辅助设备:盆底肌肉训练仪、医用电刺激治疗仪、中频治疗仪等。

8.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保健方法之一,它可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的目的。盆底肌肉训练仪和医用电刺激治疗仪是对盆底肌进行有效刺激和电刺激治疗的主要设备。

9.生物反馈疗法:通过生物反馈设备可将患者身体中的相关信息反馈给患者,以达到纠正患者错误姿势和调整机体状态的目的。

手术后通常需要进行术后康复治疗。

11.饮食调理:避免高脂肪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及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12.心理疏导: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对康复疗效至关重要,要加强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不仅影响女性身心健康,还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等不良后果。

3 结论

目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除术、膀胱全切术等,但其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尿潴留等。此外,手术带来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包括盆底肌肉锻炼和物理治疗,但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规范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如盆底肌肉锻炼、电刺激、生物反馈和盆底肌训练等方法。对重度患者或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邵田荣, 杨传才, 宋红玉, 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2017, 15(11): 126-130.

[2]赵文慧, 孙岩, 袁峰,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22): 3433-3437.

[3]朱洪军, 张莹. 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导刊, 2018, 18(6): 621-623.

[4]张宁, 赵文洲. 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0(6): 870-874.

[5]刘传帮, 王建, 郑立群,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 2018, 39(4): 571-573.

[6]付令红, 刘静彬. 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29(2): 111-113.

[7]徐燕, 林星晨, 陈雪,盆底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29):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