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效果观察及准确率评价

/ 2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效果观察及准确率评价

曾茂薇 任婷瑜(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  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病变采用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周期跨度为2022年8月-12月,抽取样本为2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基础样本,全部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检查,总结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参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病变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结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部超声,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病变在多个年龄段女性群体中均有较高发病率,常见疾病类型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患者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调、阴道异常流血等[1]。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治疗方案存在显著差异,为此需准确诊断。超声检查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方案,包括经阴道超声检查与经腹部超声检查,关于二者的应用效果尚存争议[2]。本研究抽取200例患者为基础样本,分析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周期跨度为2022年8月-12月,抽取样本为2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基础样本,年龄区间范围为28-55岁,平均(41.72±3.89)岁,其中子宫内膜息肉51例,子宫内膜增生79例,子宫粘膜下肌瘤56例,子宫内膜癌14例。全部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签署研究知情同意文件。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本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1)经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前医师指导患者适量饮水,以充盈膀胱。检查体位为仰卧位,充分暴露下腹部,设定经腹部超声探头频率为3.5MHz,涂抹适量耦合剂,行斜向、纵向、横向等切面扫查,详细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形状、大小及边缘情况,观察宫腔内部是否存在积液等异常表现。(2)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前医师指导患者排空膀胱,检查体位为仰卧位,设定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5-8MHz,探头表面套无菌安全套,涂抹适量耦合剂,缓慢置入患者阴道穹隆区域并抵住宫颈,转动、抽送、倾斜探头,行冠状切、斜切、纵切扫查,观察患者子宫内膜回声状况及厚度、子宫内膜层与子宫肌层分界区域状况。观察子宫边缘状况、形态、大小、内膜线位置及内部回声,重点关注子宫内膜是否存在肿块及肿块大小、位置、边界、血流状况。

1.3评价标准

(1)参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准确率。(2)总结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声像图特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准确率

参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病变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

表1 对比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准确率(n/%)

组别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χ2

P值

子宫内膜息肉(n=51)

50(98.0)

49(96.1)

0.013

0.907

子宫内膜增生(n=79)

78(98.7)

76(96.2)

0.042

0.837

子宫粘膜下肌瘤(n=56)

53(94.6)

50(89.3)

0.117

0.731

子宫内膜癌(n=14)

13(92.9)

10(71.4)

0.415

0.519

总计

194(97.0)

185(92.5)

4.070

0.043

2.2总结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声像图特征

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超声声像图特征如下,(1)子宫内膜息肉。经腹部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内膜厚度不均匀增加,宫腔内存在乳头状突出回声,宫腔内部存在少量积液。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异常扩张,局部存在回声略强结节,结节为椭圆形或舌形,无包膜结构,蒂部与子宫内膜相连,无血流信号。(2)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厚度增加,经阴道超声检查可准确测量子宫内膜厚度。(3)子宫粘膜下肌瘤。经腹部超声检查可见存在包膜的回声团,团块内部为不均匀回声,后方回声衰减。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存在近似圆形团块,基底部内膜线连续性中断,团块内部为旋涡状回声,蒂部存在回声。(4)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肌层与内膜界限不清晰,增厚区域回声不规则。

3讨论

子宫内膜病变为多发常见妇科病变,致病诱因复杂,患者主要症状为阴道异常流血、不孕、月经不调等。早期准确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并行对症治疗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干预的总体效果,为此需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案[3]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分析相关原因,经腹部超声检查扫查范围较大,但肠道内部气体及腹壁脂肪均可影响透声效果,导致声像图清晰度下降,无需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微小病变,诊断准确率较低。经阴道超声属于腔内超声,检查过程中将高频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内部并紧贴宫颈组织,规避肠道内部气体及腹壁脂肪等影响因素,可确保盆腔内部脏器属于近场声束范围内,减少声束吸收量,通过探头的多角度扫查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形态、回声状况,便于医师观察子宫内膜病灶的形态及位置,并可提高子宫内膜微小病灶显像清晰度,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经阴道超声检查无需充盈膀胱,检查耗时较短,可将其应用于肥胖、无法憋尿的患者群体中

[4]

综上分析,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部超声,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邵迎华,杨秀梅,刘洋,等.宫腔镜与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2,19(7):103-106.

[2]吴查某.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31(8):1519-1522.

[3]徐静.经阴道超声检查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2(9):1618-1620.

[4]肖颜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22,35(8):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