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卫生教育在中小学生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口腔卫生教育在中小学生中的作用分析

杨萌

内江市东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本文就中小学生口腔卫生教育进行效果分析 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本市普通中学和小学校各选一所学校,共计736人为观察对象,参加试点调查。以口腔卫生教育前的口腔健康情况为参照,观察口腔卫生教育后中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以分析口腔卫生教育在中小学生中的作用。结果: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后,中小学生的口腔卫生健康知识评分数值和口腔健康行为各项的数据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且差异符合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口腔卫生教育在我市中小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改善口腔护理习惯,在预防龋齿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口腔卫生教育;中小学生;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发生变化,尤其是不健康饮食习惯不被重视,因此龋齿发生率逐年增加,并发生于低龄患者,给饮食,日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口腔卫生情况和口腔疾病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口腔卫生状况越差口腔疾病的发生也就越重[1]。就目前而言,各国牙科界对龋病细菌与宿主及时间与饮食类等综合病因已基本有所了解,对龋病的防治,已取得一致认同。当前防治口腔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高危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中小学生正处在口腔保健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正处在恒牙萌出乳牙更换阶段,同时又是颌骨与牙弓发育的主要阶段,所以此阶段与恒牙咬颌关系有关,如果不重视保健,极易造成牙颌畸形[2]

为进一步探讨口腔卫生教育在中小学生中的价值,本项研究自2021年3月份开始针对本市736名中小学生口腔卫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分成两组观察分析口腔卫生教育在中小学生中的效果。现将研究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本市中小学校各选一所学校,按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初中和小学共736人作为观察对象,来研究口腔卫生教育在中小学生中的应用价值。小学3~5年级12个班总人数467人,女生246人,男生222人,初中三年级学生总数268人,女生126人,男生142人。

1.2

以教育前的学生作为对照组,教育后的学生作为观察组。邀请全市预防口腔健康教育有关人员向全体学生开展口腔卫生知识讲座、专人刷牙示范、多媒体辅助向学生放映影像制品,以及向学生分发宣传资料和进行预防龋齿的活动如有奖知识问答和学校广播宣传[3]。保证所有学生都能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口讲卫生习惯等,以班级为单位有老师带头示范督促,并提醒学生定期接受口腔相关的检查。

1.3观察标准

观察记录所有学生在口腔卫生教育前和教育后的预防龋齿相关知识的评分以及口腔健康行为情况。口腔健康行为包括控制吃糖的例数,每日刷牙1~3次,每次刷牙超过3分钟,饭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了处理,计数使用t及“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卡方及百分数来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育前后预防龋齿相关知识对比

在预防龋齿相关知识对比研究中,口腔卫生教育前与教育后学生的评分数值差异很大,观察组的得分为(95.12±6.08)分、对照组的得分为(67.58±5.12)分,研究结论具有统计价值(P<0.05),表明经口腔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后预防龋齿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见表1。

1 教育前后预防龋齿相关知识对比[n,分]

组别

例数

中小学生龋齿预防知识评分数值

对照组

736

67.58±5.12

观察组

736

95.12±6.08

t

-

4.193

P

-

<0.05

2.2教育前后中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对比情况

对比两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情况,经过口腔健康行为控制吃糖的例数、每日刷牙1~3次、每次刷牙超过3分钟、饭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各项人数均高于教育之前的人数(P<0.05),详见表2。

2教育前后中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对比情况[n%]

组别

例数

控制吃糖

每日刷牙

1~3次

每次刷牙超过3分钟

饭后漱口

定期口腔检查

对照组

736

267(36.28)

354(48.10)

128(17.39)

264(35.87)

96(13.04)

观察组

736

635(86.28)

702(95.38)

691(93.89)

564(76.63)

473(64.27)

t

-

6.109

3.648

2.672

6.349

4.369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我们日常人际交往和社交活动中,牙齿和牙龈健康对人际活动起着关键作用,若有个不健康的口腔势必会影响个人形象[4]。在临床上,青少年龋齿属于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青少年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病特点以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为主。中小学生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了解得不多,口腔卫生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普遍存在,当口腔卫生条件变差时,食物残渣会在牙齿沟缝间隙中堆积很长一段时间,残渣中生成的乳酸会对牙面发生作用,并在细菌滋生下形成牙菌斑,牙菌斑内的细菌会与食物里的糖分或者淀粉起化学作用,生成一种腐蚀牙质、使牙体硬组织脱钙的酸性物质—导致牙面出现龋齿。所以龋齿病的发生和口腔卫生差有直接关系,而牙菌斑又和龋齿病有密切关系,因此对这里学生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是防止龋齿病发生的需要。

对于学龄孩子来说,这一阶段是孩子学习卫生知识接受程度相对较高的时期,口腔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增强健康意识以及纠正不良行为转[5]。本次试点结果表明,经口腔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后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知晓率以及口腔健康行为都得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就是,提高预防龋齿相关知识来强化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后以对于龋齿的危害、预防措施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后期通过老师不定时的提醒督促以及家长在家中的日常监督,学生在教育之前一些影响口腔健康的不良行为得到改善,如低龄儿童喜欢在睡前吃糖果、刷牙时间短草草了事、没有定期检查口腔等,这些行为从过主动+被动的方式都得以避免,从而养成口腔卫生好习惯。所以,应完善口腔健康教育制度,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形成一个网络作用,学校行政部门参与,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家长、老师督促学生的良好循环模式,这样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来强化学生、家长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刷牙好习惯,并家校挂钩一起督促,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提升中小学生对口腔卫生的关注,这是每一个学生本身健康所必需的[6]

综上所述,通过口腔卫生教育以后,学生口腔卫生的了解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改善了学生刷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丽,金昊,盛恺,等. 儿童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对其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J]. 上海口腔医学,2021,30(4):406-409.

[2] 王玲玲. 健康教育纠正小学生不良口腔行为的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2021(17):272.

[3] 魏娜,孟晶,赵芳. 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对小学生不良口腔行为的影响[J]. 我和宝贝,2020,10(8):46-47.

[4] 李莉,杨章萍,施文英,等. 杭州市中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6):893-895.

[5] 茹媛孟,王翔宇,赵彬,等. 山西省12岁儿童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7):847-850.

[6] 王媛媛,谢莉莉,郭冬梅,等. 海南省12~15岁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和知识状况分析[J]. 疾病监测,2022,37(3):40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