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航空机载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的要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浅谈航空机载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的要素

杨敏,高坤 ,杨国强

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宝鸡 721006

[摘要] 本文结合多年的型号工程管理经验,从航空机载产品(主要从设备级和模块级出发)技术状态管理的总体策划、技术状态标识、控制、记实以及审核等角度,对技术状态管理的要素进行了总结和提炼。

[关键词] 航空机载产品;技术状态管理;

一、概述

技术状态管理是指在产品寿命周期内,为确立和维护产品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与产品需求、技术状态文件规定保持一致的管理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二、总体策划

为确保型号产品技术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承研单位应依据合同、技术协议、研制任务书等要求在研制阶段初期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该计划应详细说明型号产品研制、生产、试验以及修理等过程中参与者的职责、技术状态管理的内容、目标和原则,并随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必要的修订。

三、技术状态的标识

技术状态标识是技术状态管理的基础,没有完善的技术状态标识,就不可能有完善、规范的技术状态管理。技术状态标识的四项重要工作如下:

1)确定产品技术状态项及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

2)标识技术状态项及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

3)发放和保持技术状态文件;

4)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1、技术状态项的选择准则

一般情况下,可将下述项目选为产品的技术状态项:

1)性能参数和物理特性能被单独管理;

2)对高风险、安全性、任务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3)新的或改进的技术、设计及开发项目;

4)是其他技术状态项目的接口;

5)单独被采购的项目;

6)使用和维修方面需要关注的项目。

设备级(含模块级)产品技术状态项选择一般建议到LRU级别或LRM级别即可。

2、技术状态文件及技术状态基线的建立

技术状态文件包括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以及产品技术状态文件对于设备级(含模块)产品而言,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即合同、协议等顶层技术要求;分配技术状态研制方案、分机技术要求及验收准则、研制规范、分机之间的接口控制文件;产品技术状态文件即产品规范、工艺规范、材料规范、图样及其他技术文件等

技术状态基线包括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以及产品基线。对产品功能技术状态文件进行评审,明确产品的功能特性、接口要求和验证要求,经顾客确认,方案阶段初期建立功能基线;对产品分配技术状态文件结合方案评审确认后,工程研制阶段初期建立分配基线;在产品定型前编制完成产品技术状态文件,经合功能及物理审核后,建立产品基线

3、技术状态项及技术状态文件标识

技术状态项的标识由承研单位按照HB20136-2014《航空机载设备型号命名方法》,结合产品特点,内部制定产品型号相关管理规定执行;技术状态文件的标识主要由文件编号、阶段标识以及版本标识等组成,由承研单位按照SJ/T 207.4-2018《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第4部分:设计文件的编号》、GJB8782-2015《技术文件版本标识及管理要求》等相关标准要求制定内部管控要求执行。

4、技术状态文件发放

承制单位应制定《文件控制程序》,明确技术状态文件的归档程序、发放范围和要求。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应将所有现行已批准技术状态文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管理,及时记录技术状态文件的归档和发放等相关信息。

四、技术状态的控制

技术状态控制包括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偏离许可及让步控制。

1、技术状态更改控制

技术状态更改分为I类、II类和III类,承制单位应制定《技术更改及管理办法》,可根据行业特点,按产品定型前和定型后两个方面细化更改分类、明确更改程序和工作流程,一般需经订购方认可。

技术状态更改程序和工作流程主要如下:

1)判定技术状态更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时开展验证;

2)确定技术状态更改类别,当承制单位与订购方有分歧时,经双方协商后由订购方最后确定;

3)当确定为I类、II类更改时,承制单位应编技术状态更改申请,III类更改直接编制技术状态更改通知;

4)评审技术状态更改申请,承制单位应根据更改的类别和产品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与订购方共同协商确定技术状态更改申请的评审形式;

5)编制技术状态更改通知,一般由承制单位编制,但应征得订购方同意;

6)实施并检查技术状态更改,确保产品、技术状态文件的一致性。

2、偏离许可及让步控制

   偏离许可及让步一般可分为严重级和轻度级,严重级之外的均属轻度级。

   同技术状态更改类似,承制单位也应从产品定型前和定型后两个方面制定偏离许可及让步的控制流程,一般需订购方认可。

偏离许可及让步的控制流程主要如下:

1)判定偏离许可及让步的级别;

2)编制偏离许可、让步申请,一般包括标识号、申请单位、申请日期、偏

离或不合格的级别、内容以及受影响的产品范围和数量等;

3)审批偏离许可、让步申请,一般鉴定前由承制单位自行审批,鉴定后由

订购方审批;

4)控制偏离可及让步,承制单位应根据批准的偏离许可申请,编制必要的

内部控制文件,确保偏离的正确实施;应按照GJB571A-2005《不合格品管理》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5)纠正措施,为避免偏离、不合格的重复发生,承制单位应分析原因,制

定必要的纠正措施。

五、技术状态的记实

技术状态记实工作应从发布功能基线开始,准确记录每一技术状态项的技术状态,保证可追溯性

实际型号产品寿命周期,承制单位应分阶段汇总技术状态记实情况,形成技术状态记实报告,记实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技术状态项及批准的技术状态文件(含标识)清单;

b)当前产品版本信息及升级信息等情况

c)技术状态更改从提出到实施全过程的情况;

d)技术状态偏离许可和让步情况,包括内部具体管控和纠正措施;

e)技术状态审核情况包括不符合状况的处理情况

当订购方有要求时,承制单位应按订购方要求提供技术状态记实报告。

六、技术状态的审核

技术状态审核分为两类,即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1、功能技术状态审核

功能技术状态审核是为证实选择的技术状态项已达到了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和分配技术状态文件中所规定的功能特性所进行的正式审查。承制单位在审核前应关注以下事宜:

1)功能技术状态审核一般与产品设计定型工作结合进行,也可分布进行,与产品的技术评审相结合;

2)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完成后,承制单位应发放审核纪要,记录审核的完成情况和结果,以及解决遗留问题所必须的措施。

2、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物理技术状态审核是为证实已制出的技术状态项的技术状态是否符合其产品技术状态文件所进行的正式检查。承制单位在审核前应关注以下事宜:

1)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应在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完成之后进行,必要时,可与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同步进行;

2)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可与生产定型工作结合进行。若无生产定型,可与设计定型工作结合进行。也可开展预先物理技术状态审核,一般与产品质量评审工作结合进行;

3)物理技术状态审核完成后,承制单位应发放审核纪要,记录审核的完成情况和结果,以及解决遗留问题所必须的措施。

技术状态的具体审核形式,由承制单位结合产品特点,在技术状态管理计划中明确,一般建议结合产品定型工作,同步开展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

七、其他

软件技术状态项管理应按GJB5235-2004《军用软件配置管理》规定执行,不属于本文章范畴。

 [参考文献]

[1]殷世龙.武器装备研制项目技术状态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2:138-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