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行业的供应链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浅谈机械行业的供应链管理

弭宝喜

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蓬勃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本文在这两个层面上,从战略性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库存这两个角度,对我国工程机械工业供应链管理的最优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将我国工程机械主机制造企业的供应管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从而提高工程机械工业供应链体系的效率。

关键词:工程机械;供应管理;战略采购;管理库存

“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美国著名的经济学者克里斯多夫曾指出,供应链的竞争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蓬勃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目前的市场不景气,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加强供应链的构建和整合,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一、工程机械行业及其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机械是一种在建筑领域中使用的施工机械的总称。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电力等领域;在道路,矿山,港口,国防等方面,我们的产品有很多种。我国工程机械工业5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能够生产18大类,4500多种规格型号,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产品。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工业产值跃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国与出口国。相对于外资大型企业而言,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缺乏供给管理。当前,国内中小型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供货商在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不足;目前,国内工程机械工业中,以发动机、液压、控制等为主要的进口零部件;动力装置等,零件的进口费用,已经超过了40%的生产成本。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警觉,特别是水力元件和特种钢等的外国供货商,仗着自己的垄断地位,对我国工程机械实行“霸王条款”。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供应链管理已成为我国工程机械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根据克里斯多夫关于“供应链竞争力”的理论,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若不能很好地解决供给问题,将会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有了一个可靠的供货系统,就有了一个稳定、可靠的产品,就有了一个好的品牌。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是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二、工程机械行业的战略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

1.战略采购计划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工程机械主机厂商大都是以自己的设计、组装为主要内容,而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由外部采购的。专业零配件厂商不仅是工程机械产业链条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且是主设备厂商的一个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机械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对企业的战略地位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让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壮大,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让自己的产品朝着高端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我国目前的科技实力,完全有能力开发出高端的水力元件等基础部件,关键在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中国本土的技术优势,将其整合到自己的产品中,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基础部件,从而尽快打破国外对其的封锁。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零部件进行战略性采购,根据零部件及其对整车的重要性,将其划分为核心零部件与非核心零部件。

对于核心部件,在短期内,主机厂还需要继续依靠外国供应商,因此,主机厂应该与本土的配套厂商建立长期的战略性合作关系。由主机企业集团对基础零部件企业进行人力、资金和技术支持,对配套企业的开发和生产能力进行强化,帮助配套企业开发出可以满足主机企业生产需要的核心零部件。在一定的情况下,主机厂还可以向上游的基础零件生产企业拓展,从而延长产业链。此外,在持续对海外供货商进行采购的同时,还应尽量采取“联合采购”的策略,使各大厂商之间形成“战略联盟”,以提高自己的谈判实力;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非核心零部件领域,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对相应供应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每个零部件的生产,选择2个以上的生产厂商,并通过调整这2个厂家的供货比例,来促使供应商持续提升产品的品质;降低成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提高业绩。在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企业既要从理念上转变,也要从体制上转变,因此,要对合作伙伴进行认真的筛选,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2.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

订货子响应周期和库存子响应周期是决定工程机械企业整体供应链反应速度的重要因素,在一个世界级的制造企业中,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衔接是很顺畅的,它们基本实现了IT制造,其挖掘的空间很小。如果两家公司的关系能够和两家公司的运作一样好,那么他们的存货消耗将会大大减少。所以,将工程机械设备的库存交给供货商来管理,将是工程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达到最佳运作状态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工程机械生产企业中,采用供应商的库存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库存成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供应商将供需双方的库存功能进行整合和协调,达到了企业之间的业务同步。

首先,通过将顾客需求信息与供货商分享,弱化需求波动性的阶梯式放大作用,达到降低安全库存、降低库存费用的目的。由于供货商掌握着顾客的需求信息和补充货源的决定权,所以可以提前规划出相应的产能和运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柔性补货策略,以实现补货与产量和运力之间的协调。供货商可以按照订单的重要性和时间上的需要,对各个客户的库存进行统一的安排,使得订货量比较稳定,从而在保证一定的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此外,因为供求双方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所以公司把自己对库存进行补充的决策权交给了供应商,这样就减少了谈判和谈判等事务性工作,极大地节省了交易费用。企业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以备不时之需,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物料的供应、使用情况和供应商所管理的库存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缩短每类物料的供应提前期及供货批次。影响供货周期和供货数量的因素包括:原材料单价,用量,供应商与供应商的距离;合作伙伴,供应商存货管理。这五个方面可以适用于分类:较高的单位价格的存货较少,较低的单位价格的存货较多。材料用的多,存货就会增加,材料用的少,存货就会减少。供应商运送的路程愈远,存货愈多,运送的路程愈短,存货愈少。和供应商的关系愈好,存货愈少,关系愈差,存货愈多。当供应商的存货愈稳定时,其存货愈少,反之亦然。此外,批量不足一车的,以满一车为一批量。根据这五个维度,分别赋以权重,综合可得到不同物料的库存量与物料提前期。

三、结语

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链系统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供应链是一种有效的市场竞争方式,已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可。然而,供应链的链式化特征决定了其在供应链中,特别是在供应商这一环节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对国内工程机械企业而言,毫无疑问地,一个成功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高水平供应商的合作。对于一个运作中的供应链,如果能够发现能够在采购和供应方面作出贡献的供应商。而且,还需要和他们合作。这两个方案的实施,将会使我国工程机械主机制造商的供应链管理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会对提高工程机械行业的供应链体系的效率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玉芹.机械加工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0〕.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9):3一4.

[2]于文婷.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0].物流技术,2012(19):16G170.

[3]王晓婷.提升企业营销供应链竞争力的物流管理策略研究0].物流技术,2012(19):170门73.

[4]鲍士明.试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0〕.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