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病防治方法及检疫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常见猪病防治方法及检疫措施

王金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军川农场有限公司  黑龙江  萝北  154244

摘要:目前,猪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养殖人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要想减少猪病的发生,就必须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检疫工作。常见猪病的防治和检疫需要根据养猪场的实际规模,采用科学的防治技术措施,遵循各类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检疫,才能够有效地减少生猪病的发生。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常见猪病防治方法及检疫措施,以此给养殖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常见猪病;防治方法;检疫措施

在猪养殖行业中,各种疾病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良好的环境卫生,不规范的用药,不合理的疫苗接种,严重危害着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养殖户要掌握常见猪病的症状和防控措施,及时发现生猪的异常状况,进而开展科学防控,并做好检疫工作,降低损失,确保生猪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1猪常见疾病种类

1.1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所导致的,通常会引发病猪呼吸道病变,导致心内膜炎、脑膜炎等疾病,这对猪的正常发育是不利的。猪感染后以发烧、中毒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诊治,死亡率很高。猪链球菌感染是一种全年多发的疾病。高密度饲养是引起猪链球菌病的一个主要因素,它能经猪感染创面传播。脑膜炎型、关节炎、化脓型淋巴结炎和急性败血型是猪链球菌病的主要表现形式。

1.2猪哮喘

当猪患上哮喘时,会引起气喘和咳嗽。猪哮喘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呼吸道、直接接触和飞沫三种。猪哮喘是一种全年多发的疾病,气温变化剧烈、营养不良、卫生状况差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猪哮喘发病。猪哮喘按照其病程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急性哮喘易引起猪肺水肿和肺气肿,亚急性和慢性哮喘可引起猪肺实质损害。猪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但由于在生产上的特殊性,导致了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1.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具有高度感染性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是感染了败血性博斯氏菌。当猪被这种疾病传染之后,一般都会表现为流鼻血、鼻炎、面部扭曲等症状,病猪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在疾病晚期还会引发呼吸系统综合征,导致猪死亡,给养殖人员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传播途径是飞沫和呼吸道。饲养管理不当、饲养密度过大等因素,导致了该病的发生。

2常见猪病防治方法

2.1防范措施

(1)强化猪舍的日常监管。只有加强猪场的日常管理,才能防止各种常见病的发生。饲养人员强化猪舍的日常管理工作,应从六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做好养猪环境清洁工作。要注意对病猪的粪便、尿液等杂质进行彻底的清除,注意保持猪舍的卫生,多做通风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猪病的发生。二是要有规律地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要经常对猪舍的墙壁、地面、饮食槽具等进行消毒,在消毒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消毒剂交叉应用,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同时还可以防止细菌的大量繁殖。三是要有科学喂养。选用高质量的全价饲料,能给猪提供全方位的营养,增强猪的免疫功能。在猪病的高发期,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中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四是要减少猪的养殖密度。在高密度的条件下,猪极易传染病原体,应该减少养殖密度。五是要注重隔离。鼓励养猪场进行自行防治措施,能有效地防止病猪进入猪舍。六是要做好淘汰工作。如果病猪没有价值,必须立即予以清除,并对猪舍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以避免大规模的疫情蔓延。

(2)做好日常接种工作。为猪提供合理的免疫服务,能有效地增强猪的免疫能力,减少猪病的发生。在免疫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疾病类型,采用科学的免疫方法,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如,在进行猪链球菌病的免疫时,首先要保证菌苗与疾病的血清型完全相同,然后再用弱毒活菌疫苗进行免疫;在猪哮喘的疫苗接种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疫苗接种规程,做到科学化,才能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另外,为了防止副作用,在疫苗接种之前15天及之后60天,都不能给猪注射或喂药,如土霉素、卡那霉素等。

2.2治疗方法

(1)处理猪链球菌感染。如果出现病猪,就应该把它隔离起来,然后用青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来减轻症状,防止疾病扩散。如果是急性败血性、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可以选择地塞米松、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化脓型淋巴结炎型猪链球菌病,可以等脓肿部分完全成熟后,将脓肿剖开,去掉里面的脓液,再用过氧化氢对病猪患处进行清洗消毒,同时外用碘酊,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2)治疗猪哮喘。在治疗猪哮喘的时候,需要根据病猪的具体情况,通过肌肉注射螺旋霉素和四环素。有明显咳嗽症状的病猪,可以注入一定剂量的止咳素。

(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要根据疾病发生的阶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哺乳期的小猪,可以在出生后的短时间内,将土霉素混入饲料中,以达到防治的目的;如果是临产的母猪,可以在生产前20天到15天内,在饲料中加入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噻唑等药物,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3猪病检疫措施

对于各种猪病,在做好治疗的同时,也要加强检疫,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疫病的蔓延。但目前,农村卫生检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农村卫生检疫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卫生检疫工作谈一谈。

3.1缺少隔离治疗的条件

(1)缺少专门的隔离设备、隔离技术。为预防猪病的蔓延,必须先做好相应的隔离工作。然而,从目前我国基层生猪市场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检疫机构的设备落后,检疫技术更新慢,这些问题都对检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检疫监管体制不够完善。检疫监管体制的不完善,也制约了检疫工作的发展。在生猪检疫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检疫监管机制,使得检疫工作缺少了一定的法律约束,产生了许多监管不到位的现象,这对检疫的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检疫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检疫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检疫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实际的检疫工作中,基层检疫单位的检疫工作人员的检疫能力常常是良莠不齐的,有些检疫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都不够成熟,这都会对检疫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妨碍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3.2解决对策

(1)完善猪检疫仪器和技术。各级检疫机构要增加对检疫单位的经费投入,并对检疫仪器进行适时的升级。在此基础上,要扶持基层检疫单位的检疫工作开展,提升生猪检疫的数量和质量。

(2)健全检疫监管体系。强化检疫监管,是保证生猪检疫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此,必须在基层建立起完善的动物卫生监管体系。同时,要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监管,把检疫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争取把生猪的检疫工作做得更好。

4总结

猪病在我国猪养殖行业普遍存在,它对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人员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对常见猪病进行科学的预防与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猪病的发病几率,从而推动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秀玲.农村常见猪病的诊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0(8):116-116.

[2]冯文杰.常见猪病的防治与检疫[J].兽医导刊,2019,0(17):25-25.

[3]李昆秀.常见猪病防治与检疫[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22):50-51.

[4]杨宏杰.常见猪病的防治与检疫[J].农村科学实验,2021(13):141-142.

[5]林健,林土有.常见猪病防治方法及检疫措施[J].乡村科技,2021,12(1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