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效能提升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效能提升策略

阿依谢姆·亚库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雅瓦乡小学848111

摘要:小学生思维往往比较简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待他们要有耐心,这样他们才会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关心和关爱,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多数家长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普遍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他们白天在学校学习,中午、傍晚会在托班完成作业,和家长相处的时间比较少。因此,班主任应该加倍对他们负责,使其在学校中、班级中感受到被关爱和尊重。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其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重要性;方法

引言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以德为本”“学而为人”,他清楚地指出,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其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诚实而不虚伪的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使其在认识到高尚人格的内涵之后,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然而,纵观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多教师的教育方法低效、学生的素质发展不高等问题,导致了德育工作的成效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因此,在陶行知的思想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德育教育的优化和调整。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内涵及要求

德育并非现代教育的独特产物,而是经千年文化追本溯源仍有迹可循的道德血脉。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塑造,到“修齐治平”“横渠四句”的家国情怀;从宋理新儒学下诞生的儿童启蒙《三字经》,到如今近现代教育内涵不断充盈的教育“五育”,德育为先。思想教育与道德培养一脉相承,德育自始至终都与教育体系血脉相连。在儿童教育启蒙阶段,德育承担着为学生思想境界、人格品质夯筑基础的重任,在当代小学教学过程中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将德育贯穿至学校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正确价值取向与良好品德,并初步了解自然与社会常识,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文明礼貌等基本行为习惯。随着现代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交融,德育教育理论也在不断被注入新的理论支撑,教育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为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教学角度建议及部分心理学方法论,使得小学德育在与心理教育的融合之中更具系统性与科学性,能够通过更加专业的教育心理分析,探寻更加深刻而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重要性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主要承担者组织者、领导者的重要角色,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根据道德教育的规律,结合社会要求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以增强其思想认识,形成较好的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方面相互联系与促进,只有确保各方面均衡发展,学生才会形成一个健全的人。为此,班主任不仅要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同时还要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遵守纪律的习惯,时刻注意规范自身的言行与举止。另外,还要对我国的优良传统进行积极发扬,以更好的提升其道德素质,积极融入爱国教育,形成爱国主义情怀。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这样即可为其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效能提升策略

(一)加强对德育教育的认知

德育思想与德育行为密切相关,教师应全面提升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双减”教育政策,深刻理解德育教育的本质内涵,改变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家庭作业和学习负担。教师应尽一切努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以确保学生接受更好的德育教育。同时,教师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定期与家长沟通,互相交流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形成教育合力,为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设计德育课程时,教师必须采用正确的观念,制定更科学的德育方法,并充分考虑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以提高实施效率。教师应关注德育教育内容的动态,在教育实践中传授德育精神,确保学生言行一致。

(二)模拟生活情境,提高德育内涵理解

德育内涵的知识是由抽象的词语构成的,如果仅仅靠老师的解释,学生们只能从宏观上了解德育的内涵,而不能将其内在化。而创造生活情景,则可以将原来抽象的学习资源具体化,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加深认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德育教育的主题,给学生设置生活环境,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生活现象,从而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同时,在教学活动完成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类似问题时,也能积极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德育教育不能只靠学校教育来实现,而家庭教育和社会同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是一个有系统的、有目标的学习场所,但是德育活动是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的,在家庭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和学习好的品德。社会是学生的生存环境,小学生处于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社会德育氛围对学生形成德育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积极开展趣味性德育活动

小学生的思维主观性较强,根据这一特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德育观念的融入。具体来说,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创设一些趣味性的德育教育活动,在良好的活动氛围下实施德育教育。例如,到了每年的劳动及或者国庆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参加“我崇拜的英雄”“我是小小劳动工作者”等主体性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话剧演讲,在具体活动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同时,在表演形式上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个人优势,以帮助其树立信心。同时,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与其他教师积极交流、怕总结,对学生表现出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开展歌颂祖国、小组竞赛等活动,通过具体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德育熏陶的氛围,使其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转变教师角色,确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是无法分离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自己为楷模,树立良好的品德,让学生在效仿老师的同时,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逐步成长为具有高素质、高品格的人才。首先,在课堂上,老师要认真备课,对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在老师精心准备的课程中,体会到老师对专业的尊敬。在上课前,老师要对自己的服装进行适当的调整,给同学们做好榜样,让他们也穿上衣服。在课堂上,老师要做到充分考虑每个人,并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敬,进而使他们自觉地尊重老师。

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是一项核心内容,小学生很容易会为各种外界影响而形成不良观念与思想,因此班主任必须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前提。要结合小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发挥出榜样作用,创设好的班级氛围,借助于网络资源、趣味性活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为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顺海.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德育路径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8(8):228.

[2]张代波.“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德育路径探究[J].求知导刊,2022(7):98-100.

[3]林波.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路径[J].华夏教师,2021(35):21-22.

[4]赵静.巧用行知思想,让小学德育更走心[J].教育界,20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