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小学音乐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探讨

张燕

威海市温泉小学,山东省威海市,264200

摘要: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持续加快,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宽泛,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音乐知识积累以及音乐演唱水平,还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为其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课堂学习成效的有效增强提供有力的保障。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小学音乐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体验式教学

一、重视兴趣感染,促进课堂教学

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引导,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针对其兴趣喜好有目的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可以播放时下流行且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来引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也可以安排一些好学简单的舞蹈活动、临场发挥或别的的小表演,提升学生的学习愿望。老师要做到寓教于乐,利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地游戏中学习,让学生勇敢说话、勇敢做事并感到快乐。老师要创设情境,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亮光点,利用情绪的感染,使学生在情境体验式教学中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在讲授《蜗牛与黄鹂鸟》时,老师可以根据歌词大意编写对应的小小儿童剧,约请学生各自饰演蜗牛、黄鹂鸟等角色,利用创设蜗牛与黄鹂鸟互动的具体情境与学生的大胆表现和表演,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歌曲旋律,学唱歌曲的核心节奏,切实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创新音乐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音乐课情境体验式教学环节中,不但有歌曲表演,还包括了打击乐器伴奏、续说故事等等一些活动内容,打击乐器伴奏是让幼儿登台通过各种音乐开展歌曲的演绎,此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生来爱动手的习惯,与此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对演奏方法的自主创新。续说故事一般是由教师讲二分之一的故事,随后学生紧接着老师未说完的故事继续讲解,大部分学生知道现场发挥,丰富了歌曲的内容。

例如,在歌曲《小青蛙找家》中,教师教课时阐述了小青蛙如何找家这段故事,但只说其中一部分,余下的由小朋友们自行补全。根据这样的方式,学生们的想象能力获得了全方位发挥。此外,将各种乐器声、各音阶的敲击方式等相关技巧呈现给学生,随后,邀约学生登台演唱歌曲。尽管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可是在乐器选择上都有各自的主张,让幼儿全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演奏,可以让幼儿对歌曲实施不断创新,这不但全方位激发了小朋友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同时,自豪感溢于言表。

三、鼓励参加音乐活动增强情感渗透力

小学实施情境体验式音乐教育应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渗入,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倾听音乐的特有性与魅力,并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音乐老师在情境体验式教学里的作用至关重要,能够引导学生的音乐学习,并让学生慢慢加入音乐并感受音乐。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音乐教育质量以及实际效果,并且还能提升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供前提条件。

比如,在学唱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的过程当中,老师逐步向学生介绍了歌曲要表达的情感,音乐老师不妨先弹奏音乐,再让学生认知并体验整个节拍。这首歌曲节拍很明朗,构造很标准,节奏性较强,这对学生而言其实并不难。音乐老师能让学生猜想这首歌曲节拍,给学生提供沟通与探讨的可能,并且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唱歌。老师要保证小组中学生的能力在同一水准,便于学生可选演唱一部分歌曲。

四、开展节奏训练,提升课堂氛围

“节奏感训练”,也是一种器乐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教学方法,由奥尔夫提出的。将身体用作乐器,通过人们的固有节奏来移动,体验和发展更敏锐的人类节奏感。人类活动本身就是最丰富的节奏主题。从最简单的散步到日常生活中的表演,它包含许多用于教授动作节奏的材料。对于儿童来说,接受年龄的最佳时间是通过运动发展他们的直接感觉并体验节奏。由于身体的协调性,身心的彻底反应和表现,因此最适合在这个年龄结合运动进行节奏训练。

例如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老师可以使用该教学法,带领学生使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来制作伴随音乐作品的各种动作。常见的动作包括鼓掌,踩踏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进行身体伴奏,配合乐器教学。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和体验的反馈,而且是对他们创造能力的真实反映。

五、创设音乐情,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针对小学时期的教育,音乐是一门塑造学生基本素养的学科,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针对音乐作品的了解,促使学生感受到各个作品里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不过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针对音乐这种课程没有很好的引起重视,音乐的教学也只是将教材里的歌曲直接为学生开展播出,这样的方式就没有很好的激发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长此以往也只会导致学生音乐素养无法得到该有的提升。所以在如今新课改的大环境之中,提出了音乐的教学中应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法的有关方式。老师可以按照每首歌的差异构建出对应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更加深入音乐作品,在情境体验式的教学中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音乐作品里的情感表现。老师必须做到的就是构建有意思的情境,运用视频音频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此才能更好地的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健全学生的学习感受。

例如:在《猴子蒸糕》这一音乐作品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确定情境体验式教学法的关键性,老师就可以利用构建相应情境的方式,为学生叙述猴子与小狗之间的故事,播出可视化的ppt课件,来引导学生的思路得以活跃。音乐情境的了解之下感受到音乐作品中蕴涵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感受。

结语:总而言之,音乐是一科具备较强的艺术性的课程,蕴含着人的情感以及其转变,所以老师更应该在音乐课程中重视让学生依靠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去探索与发现音乐的艺术美,如此也可以增进学生和音乐间的距离,帮助其挖掘音乐的力量与奇妙,从而在真实了解音乐的含义时,合理掌握情感表现的精髓。老师就能通过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清楚的定位和明确,及时找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实施改进。

参考文献:

[1]贺月娥.小学音乐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000(002):213-214.

[2]郭岚.浅谈小学音乐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教育2019,25(07):132.

[3]陈玉霜.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中文科技数据库(引文版)社会科学,2019,4(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