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如何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1
/ 2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如何护理

杨玲

西部战区总医院 重症医学科 四川成都  610083

医院感染诱发的并发症会导致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加,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ICU所受收治的患者有着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病种多以及易并发感染等特点,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感染。ICU患者如图1所示。因ICU患者常开展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为细菌的入侵构建良好条件。多重耐药菌感染会导致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加,也会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多,为患者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加快患者恢复,避免多重耐药菌暴发。

图1 ICU患者

危险因素

目前,由于受到疾病谱的改变、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频繁进行侵入性操作等等影响,医院感染率出现不断提高。对于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效果会形成较大影响,将机体的负担增加。同时,对于患者家庭产生的经济压力也会增加。医院感染是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症状,机体形成的耐药菌会造成对患者治疗进程的一定影响,特别是通过细菌耐药衍生的超级细菌,也就是多重耐药菌。此为针对一种细菌所用的3种以及以上的抗菌药物形成的耐药反应,细菌对抗生素的抗体作用会提高,更甚至会导致院内感染发展成为爆发性感染,在短期内出现爆发情况,造成对其他患者安全的威胁。目前,在各科室中,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最高。出现此情况,是该科室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侵入性操作产生机体创伤,炎症因子释放增加,破坏机体内环境平衡。而且,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与长时间使用,患者身体中的耐药菌株会增加,无法达到预期治疗目标。

ICU多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

培训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对ICU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学习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加强其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视力度,强化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加强自我防控,也将外源性感染因素尽量减少。在临床中,应在ICU进行完善手卫生消毒设备的配置,包含洗手设施、速干消毒剂,需要全体工作人员严格依据手卫生的要求落实手卫生,严格掌握手卫生两前三后指针,并按规定做好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另外,护理人员应实现自身职业防护意识的强化,主动学习与探究流行病学防控的相应知识,学会菌株有关防控内容,将业务水准与专业素养提高。

深静脉置管护理:在对ICU患者置管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落实无菌操作原则,还要注意以下内容。在工作中,应实现对穿刺部位的合理选择,注意穿刺位置的局部皮肤,保证其完整,并无皮损、红肿情况。如果产生液体渗漏、血渍情况,应及时对无菌敷料进行更换。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若是产生发热,应分析是否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可以采血培养送检,如果医生怀疑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应留取外周血及导管血,再取导管尖端送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应每日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尽早拔管,避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规范无菌操作:在工作中,应加强培训无菌观念,加强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也提醒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严格落实手卫生。对于ICU人员所应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禁止重复使用。而对于可多次应用的器械设备,应由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实现对相应器械设备的统一回收、消毒,灭菌。保证将器械再一次应用时具有正常功能,也能够满足无菌操作的需求。

采取隔离措施:如果ICU的患者人数较多,不能每个人都进行独立病房的配备,需要在患者间利用适合方法隔离,加大床间距。当患者进入ICU后,应马上开展细菌培养,当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马上进行对患者的单间隔离,如果没有条件进行单间隔离的,应做好床旁隔离,如果多重耐药菌为同种细菌耐药,可以挨着安置,不宜将不同细菌耐药的相邻安置。并且,需要医生下医嘱提醒为接触传播,并在床单元悬挂接触隔离的相关标识,每班进行交接班,如果多重耐药菌患者外出检查或者转科,也应该给对方科室提醒此患者为多重耐药菌患者,应做好隔离措施。多重耐药菌患者换下的床单被服等应用黄色垃圾袋备注,不宜和普通患者的混放。加强对患者床单元及周围物表的擦拭消毒,每天至少两次,多重耐药菌患者出院或转科后,应加强终末消毒。

重视卫生消毒:在ICU中,应配备足够的口罩、手套、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所有物品专人专用,避免交叉使用。设备使用后,均需擦拭消毒备用。对于医疗区域中的清洁,每一天都应由专人使用消毒液进行对物体表面的擦拭,达到中等消毒标准。疾控科应定期组织进行空气培养、物品环境采样、医务人员洗手后采样,确保达到规定标准。对一次性使用管道,应定期更换。另外,每天开窗通风,每天定时进行空气消毒,使其达到规定指标。在ICU中,需使用带盖医疗废物桶,在将垃圾处理中应密闭运送,以免产生对外部环境的污染。

合理运用抗生素:医生需全方面实现对患者病情的评估,科学进行对抗生素的选择,也将药物的剂量合理把控。护理人员应依据医嘱要求定时定量为患者遵医嘱给药。在患者用药期间,应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如有应及时报告医生,在饮食方面,应使患者按照少食多餐原则进食,建议患者食用高热量、高蛋白以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尽可能地不采取肠内肠外营养方法,减少对患者的有创操作,使患者的机体抵抗力提高,减少对抗生素的应用。

有创操作护理:患者在开展有创操作中,如,吸痰、气管切开等,应以其生命体征稳定为根本前提,将床头进行高度的调整,帮助患者保持半卧位,在吸痰中需要对负压合理控制,以免由于负压过大造成对患者支气管黏膜的损伤。在进行对胃管的留置中,应观察胃液变化情况,将胃肠压力降低,结合胃中物质残留情况分析,将抽吸次数控制。在每天工作中,应结合患者情况科学评估各个管道应用的必要性,尽早为患者拔管,将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ICU作为感染发生率高的科室,患者年龄高、住院时间长、有创操作等都会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产生。因此,需从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操作等多方面着手,强化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置管,重视环境、物表消毒,严格落实手卫生,延缓或杜绝细菌耐药,降低医院感染,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也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