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结局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药学干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结局评价

高凯丽

穆棱市中医院   157500

【摘要】目的 研究药学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于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间收治的COPD患者中选取87例为研究对象,依照白蓝小球法划入两组,即A组43例与B组44例。常规干预用于A组,药学干预用于B组。统计两组 干预结局。结果 A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81.40%,明显小于B组的95.46%(P<0.05)。A组干预后的药物不良事件率11.63%,明显高于B组的2.27%(P<0.05)。结论 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药学干预,确保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提高治疗效果。也有效预防了患者的用药不良事件,提高用药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学干预;治疗结局

COPD是临床常见疾病,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持续性影响。有相关调查指出[1],我国40岁以上人群约有8.2%的COPD患者。由于此类患者病程较长、复发风险大,需长期坚持服药治疗。而受到药品种类、用药频率的影响,此类患者存在众多不合理用药、用药不良反应等事件,影响治疗效果。据相关报道显示[2],为COPD患者实施临床药学干预,利于保障治疗效果,尽快控制病情。药学干预的目的在于建立全面、完善的药学管理路径,提高用药合理性,改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研究药学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于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间收治的COPD患者中选取87例为研究对象,依照白蓝小球法划入两组,即A组43例与B组44例。A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34-77岁,平均(56.18±3.29)岁。B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32-78岁,平均(55.92±3.34)岁。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常规干预用于A组,结合患者病情,开展对症治疗。介绍药物服用方式、注意事项,叮嘱按时服药。药学干预用于B组,分为:①制定药学干预路径:医师耐心询问患者病情,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药学监护计划,制作详细的药历。询问患者对COPD的认知,介绍用药时间、剂量。②关注用药情况: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实际情况,结合用药表现开展药学干预。评估患者用药情况,统计服药方法、顺序、剂量及不良反应。结合实际反馈情况,正确指导患者,降低用药副作用。③药学随访:患者在出院前,医师也应制定药学随访计划。调查患者用药依从性,一旦发生用药偏差,应及时纠正。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2)统计两组干预后的药物不良事件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比、分析数据。用t检验计量资料(±s),以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明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

A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81.40%,明显小于B组的95.46%(P<0.05)。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临床疗效

A组

43

19

16

8

81.40

B组

44

24

18

2

95.46

X2

3.809

P值

<0.05

2.2两组干预后的药物不良事件率

A组干预后的药物不良事件率11.63%,明显高于B组的2.27%(P<0.05)。数据详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的药物不良事件率(n,%)

组别

例数

不良事件例数

不良事件率

A组

43

5

11.63

B组

44

1

2.27

X2

4.357

P值

<0.05

3.讨论

COPD是常见疾病,病情一般呈进行性发展,是一种不完全可逆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逐渐损害患者正常呼吸功能、肺功能,明显降低其生活质量。有相关报道显示[3],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遗传等,均是诱发COPD的重要因素。目前,药物是治疗COPD的有效方式,可以较好的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对于COPD患者而言,用药直接关乎病情控制效果。合理、科学服药,有利于保障治疗效果[4]。因此,应为COPD患者加强药学干预与指导,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科学临床路径。要求医师、药师、营养师等人员相互配合,保障用药安全、效果[5]。在具体药学干预工作中,药师也应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加强与各个医护人员的合作,共同为患者服务,提高用药安全,预防不良事件。要求药师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本次研究显示,A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81.40%,明显小于B组的95.46%(P<0.05)。结果提示,药学干预的合理应用,确保了患者的服药安全、效果。叮嘱患者不能擅自增加、减少剂量。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予以正确配伍,可有效改善治疗结局。此外,A组干预后的药物不良事件率11.63%,明显高于B组的2.27%(P<0.05)。数据指明,药学干预预防了COPD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事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引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提高用药依从性、耐受性。此外,药学干预也应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指导。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平稳情绪,对改善服药效果也有一定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药学干预,确保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提高治疗效果。也有效预防了患者的用药不良事件,提高用药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毛晓雨, 万秋容, 黄雅莲,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失能老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2,21(09):51-52.

[2]马文军,董杰,李雯.临床药师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使用吸入制剂的药学干预作用[J].河北医药, 2021,43(14):46-47.

[3]庞婕,吴晓雯,孙莹,等.药学监护路径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医药导报,2021,15(11):40-41.

[4]黄莹, 黄进,董子青,等. 桑菊清解汤治疗痰热蕴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12(28):26-27.

[5]马月,丁艳艳,李宸宇,等. 综合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吸入用药影响[J]. 中国病案, 2021,22(0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