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分析

于晓燕

安徽省临泉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临泉236400

摘要:畜牧业中生猪养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模化猪场经营过程中的保育猪养殖是重要的环节,若是粗放养殖就会导致幼猪易染病,对猪群发育速度造成影响,降低经济效益,因此,研究保育猪养殖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保育猪的生理特点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技术要点

引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对猪肉产品的需求量也在进一步增加,这为我国养猪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但饲料价格的升高使养殖成本大幅上升,生猪规模化养殖已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保育猪养殖是规模化猪场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所以养殖人员应严格按照保育猪养殖的各项要求,运用科学的技术提高生猪养殖效益。

一、重视保育舍管理

(一)保育舍准备

保育舍的准备是仔猪入舍前的重要工作,养殖者应做到清理保育舍,检查门窗、水槽、温度计等设备的配备情况,对出现问题的设备及时更换或维修[1]。引入发酵床等先进的设备,降低保育舍异味,及时处理粪污,并对地面、墙面、料槽、水槽等区域进行冲刷和消毒,育舍内可用甲醛熏蒸消毒,并保障空气流通两日后温度维持在28-30℃、湿度70%以下再入舍。

(二)温湿度控制

幼猪入舍后,养殖者应关注室温和湿度,保障环境的舒适程度,避免由于温、湿度控制不当,造成仔猪发病,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室外气温较低,保育舍的温度和湿度也会受到影响,仔猪入舍后容易产生应激的情况,使其抵抗力下降,发病后大面积的传播。因此,要根据季节的变换以及仔猪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温湿度,通常刚入舍的温度维持在30℃左右,每周下调3℃,最终维持在24℃。养殖人员需要在舍内放置湿度计,以便及时掌握具体的温湿度情况。在夜间温度低于20℃时,要采用保温灯等装置提高温度;若夏季温度超出30℃时,需要及时通风或采用风扇等设备降温,为仔猪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三)通风控制

保育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养殖者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及时做好通风工作,提升舍内的氧气含量,避免粉尘、细菌滋生等问题导致仔猪发病[2]。比如,在夏季温度高时,保育舍应保障全天通风,或是借助风扇换气,使舍内的氨气等污染气体排出,减少对仔猪呼吸道的影响;在冬季温度低时,应把控好换气的时间,可在午间温度高的时间通风,其他时间或降雪天气都要紧闭门窗,避免温度的骤降使仔猪发病。

二、加强饲料管理

(一)提升饲料质量

保育猪的生长速度较快,所消耗的饲料量也较大,为满足仔猪的生长需求,应保障饲料的质量,所以规模化养猪场的管理人员应重视饲料的选材,从正规渠道购买保育饲料,并且检查生产日期和饲料质量。养殖者可在喂食饲料的同时搭配自配料,保障仔猪的营养均衡,这一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配比方式,选择优质的原料,例如:玉米63%、豆粕24%、葡萄糖2%、鱼粉、麦麸等材料。不得使用母猪或种猪的饲料喂养仔猪。对贮存的饲料及时检查,发现变质的情况第一时间销毁,禁止用发霉的饲料喂养保育猪。

(二)满足营养均衡

保育猪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做到营养均衡,才能提升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3]。仔猪的饲料营养应满足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等成分的摄入,例如能量饲料可选择玉米、小麦等;蛋白质可选用鱼粉、豆粕等;氨基酸可选择蛋氨酸等,再根据仔猪的具体生长情况适当地增加微量元素、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等成分,确保饲料的适口性和吸收性。养殖人员需要根据仔猪的日龄和具体的生长情况确定每日的饲料投放量,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要注意预防摄入量过高引起的腹泻。

(三)合理饲喂

保育猪通常会群体进食,其断奶后初期饲喂应保障食槽的充足,避免由于抢食而互相啃咬。仔猪断奶后每天喂食3次,首次喂食可在木板上放置饲料,便于仔猪进食,后期可逐渐转为饲料槽中喂食,应保障槽内的饲料密度,避免断层而造成仔猪争食。养殖者要根据仔猪的个体情况控制换料的节点,生长健硕的仔猪可优先换料,生长较弱的则延迟换料,换料应考虑到保育猪的适应性,逐步进行,避免突然换料产生应激。

三、病防治技术

(一)定期驱虫

保育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寄生虫病会对其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在仔猪的体表或体内都容易产生寄生虫,争抢其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的毒素对其健康造成威胁。所以,规模化养猪场工作者应加强定期驱虫工作,根据保育阶段仔猪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驱虫计划,避免寄生虫病的蔓延。通常仔猪的体重在30斤时可做一次驱虫,可选择的驱虫药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应根据仔猪的体重差异把控药量,从而达到最佳驱虫效果。以内驱虫药阿维菌素为例,养殖者可在饲料中混拌,剂量控制在0.2mg/kg;体外驱虫可采用12.5%双甲眯乳剂兑水,均匀喷在仔猪体表,消灭表层的寄生虫。此外,仔猪服用内驱药后产生的粪便,应及时处理,可统一堆积发酵采用高温灭活,防止仔猪二次感染寄生虫,有效切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二)猪群保健

保育猪在防治疫病过程中,保健工作占据重要的作用,经过保健可有效增强其抵抗力,避免疫病的产生和扩散。因此,规模化养猪场的工作人员,应有意识的对仔猪实行保健工作。根据常见的疫病预设具体的保健计划,确保仔猪的生长发育。例如保育环节常发生胃肠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实际上,保育猪在进入保育舍4周内常发生腹泻,这主要是由于换料或换群造成的应激,保育人员可在饲料中拌氟哌酸等药剂,预防仔猪的应激反应。而针对呼吸道疾病,需要在每吨饲料中拌入电解多维1000g等药剂,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在保健过程中还可以配合中药来达到保健效果。例如:黄氏多糖,具有清热解毒的药效,拌在仔猪的饮用水中,可有效提升其免疫力,使断奶、换群等情况的应激可能降到最低,避免仔猪的胃肠道疾病发生。

(三)疫苗免疫

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预防疫病最高效、经济的手段是接种疫苗。管理人员应增强疫苗接种意识,认识到疫苗免疫的重要作用。根据常发生的疫病,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科学制定免疫计划。在保育猪达到接种日龄时,重点接种预防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等疫苗。应从正规渠道购买疫苗,保障疫苗的质量,发生疫苗过期、破损或变质等情况应立即停用。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宜为保育猪接种疫苗:断奶、转群等情况;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两周内;服用抗生素的两周内;使用免疫抑制剂两周内的情况等。接种疫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接种时间,可选择在早晨为仔猪接种,以便后续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其不良反应。根据不同疫苗要求的方法科学接种,合理把控药剂量,对接种完毕的保育猪隔离并做好标识,避免重复接种或漏接的情况发生。禁止用一个针头接种多个仔猪,做到一猪一针头,避免相互感染。接种后的轻度不良反应是正常情况,保育工作者应做好观察工作,通常在一天后不良反应就会缓解。若发生部分仔猪不良反应加重,应及时采用注射肾上腺素等救治手段。此外,规模化猪场应定时进行免疫抗体检验,发生仔猪抗体失效的情况应及时接种,避免疫病的发生和大面积扩散,有效提升疫病的防控效率。

结束语:整体而言,规模化猪场的保育过程应受到养殖人员的充分重视,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养殖技术,并根据仔猪的个体发育特点采用合理的养殖手段。定期驱虫并及时做好仔猪疫苗免疫工作,将疫病的传播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注重饲料的营养配比,为保育猪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保育猪的养殖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22(19):100-102.

[2]胡波,胡伦伟.保育猪饲养技术与疾病防治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10):66-67.

[3]雒望宁,贺永龙.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1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