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设备可靠性检验检测工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仪表设备可靠性检验检测工作的探讨

辛建军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00

摘要:仪表作为工业控制的感官,其可靠性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起重要作用,是衡量其质量的核心指标,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仪表设备可靠性检验检测工作。

关键词:仪表设备;可靠性;检验检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改革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发展水平与国际水平越来越接轨,一些行业的技术能力甚至与国际水平相当。然而,国内仪表设备仍受到国际生产的同等级、高精度仪表设备的严重冲击。尤其是大型仪器仪表和中高端机械设备的影响更深远,重点仍是仪表设备的可靠性问题,这促使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尤其要关注产品的可靠性。因此,企业要建立仪表设备可靠性保障体系,还要重视产品可靠性的检验检测,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竞争力。

一、建立仪表设备可靠性保障体系

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与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就一般而言,产品可靠性越高,则可认为其工作时间越长,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规定要求概率越大,需采用科学的指标来度量产品可靠性。

1、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体系。①制定质量控制手册,以管理和控制体系的现状是否符合质量方针和目标要求,是否适应确定的新目标,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改进。②制定程序控制文件,保护设备生产技术秘密及所有权。③制定生产作业指导书,由质量负责人对仪器设备的生产流程进行管控,确保生产中各项指标负责人做到责任到人。④建立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与管理人员素质,增强员工可靠性管理认识,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网络及规章制度。生产中每个节点都有相应负责人,每一流程都应在考核后才交付给下一流程,技术资料经核实后归档保存,做到指标分离、责任到人。

2、可靠性设计与分析。仪表设备设计人员通过比较、测量、试验具有类似质量特性的多个外协零部件,并比较其质量、数据结果和价格,全面评定生产中中间、最终产品可靠性设计。

3、制造过程的可靠性控制。生产设计者需在设计生产中外购零部件,需试验验证其重要技术指标或质量特性,不能只追求高精度但高价格的进口工艺零部件,要实际考虑企业生产成本,可选择具有高性价比及高可靠性的国产工艺零部件。

4、可靠性评估分析和测试。①软件工程师根据课题任务书要求进行软件设计,程序模拟运行无误后,硬件工程师进行硬件设计。通过分析评估,设计最经济适用的硬件模块,以实现产品的优化设计。②应在产品生产的预备期及运行期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测试;产品样机参数、软件技术资料、相关技术文档与测试数据应记录并存档。③对于测试后续工作,应进行项目总结、经验案例分析、写出可靠性指标分析报告。报告应能反映产品技术状况,定量反映产品制造特性、运行及故障检修,并记录存档,以便于测试、维护或售后查询。

二、仪表设备的检测和检测程序

随着高科技创新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仪表设备计量检测设备越来越智能化,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也越来越趋于完善。

1、前期预备。在进入检测前,检验检测人员必须通过查看及审阅仪器设备的设计、施工图纸、现行有效标准(国家与行业标准、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等相)及相关文件,全面了解检测项目的有关情况,

2、方法的规范化。在仪表设备的前期调查中,应了解并掌握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根据产品的技术件或测试程序条件,结合产品质量特性所属行业的现行有效标准化规范,通过物理、化学或其他智能化技术手段及方法,观察、试验测量采集数据,以验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检验检测方法规范化程序应包括检验检测中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可靠性测试设备等,这些测试设备的准确度及精确度等级直接关系到检验检测采集数据的准确度等级,从而影响仪表设备可靠性的判断。

3、人员的专业性技术。在检验检测方法规范化基础上,检测人员作为检验检测工作的主体,在检测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检测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法制与技术性强的工作,要求检验检测人员充分掌握与所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相关的专业技术技能及操作技能。

a.全面掌握计量法律法规相关知识。检验检测人员应通过培训考核认定或考试评定,以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通过相关能力培训,对其本职工作进行资质考核,并按相关法规及规范在规定范围内从事检验检测技术工作。

b.认真遵守计量检测法制管理要求。恪守职业道德,确保测量数据及相关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保存、维护和使用检测设备,使其保持良好的数据状态。

c.检验检测人员应能胜任仪表设备的检测工作,能根据产品要求选择试验方法,并根据规程规范、技术文件、产品验收技术指标,确定检测测量项目及送检样品数量。其中,批次产品还需根据仪器设备质量特性确定抽样检验方案。

d.检验检测人员自身素质较最重要。检验检测人员要全面贯彻第三方检测机构公平公正原则,不徇私、不舞弊,坚守工作职责,坚决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原则,严厉打击检验检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总之,从检验检测人员收到企业仪表设备的检验检测需求,到完成检验检测工作并出具仪表设备检验检测报告止,每一流程都应有相应确认单,每个节点的完成都应有相应负责人及技术检查核验员确认签字。

4、管理制度。检测机构检测中的所有活动都应诚实、公正,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约束检测机构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制定《检测机构程序文件》,由机构负责人实施并监督管理。制定《保证公正性程序》,对委托人提交的相关技术资料应进行记录、保存及保密,直至委托人取走。制定《保护客户机密和所有权程序》,维护客户(或委托人)权益,对送检样品的技术性能资料及知识产权保密处理。制定《质量监督程序》,以确保机构所有人员活动的标准化及检测检验工作的可靠性,防止不合格检测工作的发生及扩大。

制定《人员岗位职责程序》,规定各检测人员质量职责和权限,保证质量体系的实施。制定《文件控制程序》,保证机构管理体系文件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文件的及时更新和现时有效性,防止误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制定《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保证机构存放在计算机中的数据的完整性及文件的保密性。制定《人员岗位责任程序》,明确各检验员质量职责及权限,确保质量体系的实施。制定《文件控制程序》,以确保组织的管理体系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文件的及时更新及当前有效性,防止误用无效或作废文件。制定《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确保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完整性及文件的保密性。

程序文件主要用于人员管理、送检产品技术保密制度、检验检测安全作业等管理制度。

三、总结

一方面,企业应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行业中努力创新和提高产品技术。另一方面,检验机构还存在检验检测规范文件不完善、管理制度监管漏洞、人员监管不力等问题;新产品、新领域的技术规范测试标准仍需完善,应不定期组织各行业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专家修订或制定现行有效的标准规范;检测人员应时刻关注行业最新趋势,参加行业规程培训并进行不定期考核评定,提高自身业务知识及道德素养,还需向相关行业老专家虚心请教,从经验实践中吸取教训;要逐步建立健全培养、约束、激励、发挥人才的检验检测管理制度。

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为经济实力竞争,而经济竞争直接体现在科技竞争上。我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其科技能力仍需奋勇直追。检验检测不仅关系到科技进步,也关系到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只有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制度、人员制度、技术规范、技术储备、检测标准越来越完善,才能更有效地检验检测产品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连威.仪器仪表可靠性分析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6,11(0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