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吸气屏气,这种放疗又快又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深吸气屏气,这种放疗又快又准

刘欢

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肿瘤科 618000

近些年来,放疗技术获取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放疗是临床中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常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为最大限度实现对患者正常机体组织的保护,精确放疗逐渐成为放疗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保证放疗的精准性,最大限度发挥其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但精确放疗实际应用中依然面对一些难题,在对患者实施放疗时,肝、肺、乳腺等身体重要器官,伴随人体的呼吸运动而出现位置上的改变,这种位置上的改变,增加了精确放疗的难度,使肿瘤靶区出现较大偏差,甚至部分肿瘤与靶区之间发生脱离。若是医生对肿瘤靶区相应的外放边界进行扩大,便会导致一些良性组织受到放射线的照射。为使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放疗呼吸控制技术应运而生,其中深吸气屏气技术便是一种比较主要的呼吸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放疗治疗工作的开展中,且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一、肿瘤的放射治疗

肿瘤的放射治疗是应用放射线对在肿瘤进行治疗的一种局部治疗手段。所使用的放射线主要有放射线同位素产生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以及各种类型x射线治疗机或是加速器所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数和其他粒子束等。占据70%左右的癌症患者在对癌症进行治疗期间均需要采用放射治疗方法,其中40%左右的癌症患者能够通过放疗得到根治。放疗治疗方法在肿瘤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地位日渐凸显,已经成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比较主要的一种疾病治疗方法。尽管放射疗法应用至今仅仅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然而该项技术的发展较快。在CT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助力下,当前临床中所应用的放疗技术已经从二维放疗逐渐发展至三维放疗、四维放疗,针对放疗剂量的分配亦从点剂量发展至体积剂量的分配,以及体积剂量分配中的剂量调强。当前主流的放疗技术主要有立体定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两种技术。其中,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主要有三维适形放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主要有X刀、伽马刀及射波刀,主要特点是三维、集束、小野,可进行大剂量照射,要求更高的定位精度,靶区之外剂量的衰减更快。

二、什么是深吸气屏气

深吸气屏气技术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呼吸运动控制方法,具体应用中,对患者提出一定要求,让其在治疗前进行深呼吸,医生在使用直线加速器照射时,患者保持屏气状态直至放疗治疗结束。患者深度吸气过程中,胸腔与肺体积有所扩大,心脏便会向右下方位置发生移动,这一移动过程的发生,不但加大了放疗靶区与心脏相互间的距离,同时可以降低肺组织相应的照射密度。另外,因患者在深吸气屏气过程中,胸廓呼吸相应的动度基本为零,因此这时使用加速器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由于自由呼吸移动所导致靶区移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使得疾病治疗精准程度得到有效提高。尽管该项技术的应用无法被照射的肿瘤保持绝对静止状态,然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运动幅度,降低放疗期间呼吸运动给治疗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经临床实践表明,比较患者自由呼吸与治疗中采用深吸气屏气技术两种状态下患者放疗情况,深吸气屏气技术可以有效缩小靶区相应的外放边界,明显提高了肿瘤患者放疗治疗工作开展的精准性。相关研究显示,利用深吸气屏气技术后放疗总剂量为69.4-87.9%Gy,同时明显缩小了患者机体正常组织受到照射相应的体积,相较于自由呼吸状况下采用同样治疗方法结果而言,正常组织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并未出现一个患者由于急性放射性损伤等相关并发症问题而导致放疗被迫中断。应用深吸气屏气技术的不足在于要求患者保持较长的屏气时间,在对患者进行放疗治疗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保持约1分钟的屏气时间。若是患者肺部呼吸功能相对不是十分健全,该项技术的实施便存在一定困难性,主要是由于功能残气量的不足,促使部分患者无法坚持较长时间的屏气状态。所以,深吸气屏气技术仅仅适合应用于肺部功能相对较为健全的患者,并非适合应用于全部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

三、为什么简单的呼吸也要训练

深吸气和屏气两个动作看似比较简单、随意,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若是在患者进行放疗治疗期间想要运用该项技术,患者不但应于放疗治疗工作开展之前进行训练,还需要治疗期间予以极高的配合度,保持充分的耐心与充足的体力。

具体治疗工作的开展中,也常常会有患者提问:“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两个动作还需要进行训练?我们平时在进行肺部CT检查时不也需要利用该项技术吗?”事实上,这两个动作看似简单,然而实际做起来对于患者的肺活量与屏气能力是一种考验,患者通常难以有效控制自身的呼吸幅度。

训练过程中,首先患者应使背部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在治疗床上采用平躺的姿势,双手上举以后实施呼吸训练,采取胸式呼吸的方式,嘴唇保持闭合,吸气过程中胸廓呈现为起伏变化,不可挺胸抬背,深吸一口气后憋住,中途不可进行呼吸,首先憋5秒的时间,渐渐延长屏气时间至超过20秒。

这仅仅是训练的过程,尚且不是十分轻松,且患者在进行放疗治疗期间,不免会出现精神紧张的状况,且一次屏气时间至少需要保持25秒,平静呼吸后还需要反复进行屏气。若是不预先进行训练,贸然应用该项技术不但会给最终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四、深吸气屏气技术的应用对患者有哪些好处

首先,降低误差。应用深吸气屏气技术,可以显著减小患者头脚、前后方向相应位移摆位所产生的误差,促使靶区外放边界的范围缩小1-3毫米,可以明显减小对机体正常组织照射的体积。其次,降低给身体器官造成威胁而引起并发症的发生率。深吸气屏气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的风险并不限于放疗治疗给患者心脏造成的损伤。放射性肺炎是患者进行放疗治疗过程中或是放疗治疗结束以后所产生的一种急性或是急性肺损伤,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将会给患者的疾病治疗进展及其预后造成影响。相关研究显示,应用深吸气屏气技术,患者肺充气,促使其绝对体积有所增大,可减少照射肺体积相应的百分比,促使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所下降,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最后,利于治疗验证。锥形束CT是当前最好的三维成像验证方法,然而常规锥形束CT主要是针对肿瘤运动的平均图像,同自由呼吸状态下的常规定位CT时相难以保持一致。影像质量相对较差,针对直径较小、运动幅度大的肿瘤可能无法显影,所以配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深吸气屏气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小甚至消除呼吸运动带来的影响,若是进行单次长时间的屏气,或是多次屏气行锥形束CT检查,相应的影像质量将会获取显著提高,可以显著减少配准导致的误差。

临床中,乳腺癌放疗患者常常应用深吸气屏气技术,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放疗治疗期间均适合应用该项技术呢?答案是否定的。深吸气屏气技术在临床中主要应用于左侧乳腺癌患者,但当前已有相关专业人士提出,今后该项技术将会渐渐应用于右侧乳腺癌放疗治疗工作的开展。针对以下人群不建议应用深吸气屏气技术:首先,习惯腹式呼吸(吸气过程中,胸腔保持不动,腹部隆起),或是呼吸幅度相对较小的患者。其次,肺部功能相对偏差,憋气时间无法达到30秒的患者。最后,年龄相对较大,存在听力障碍问题的患者(由于在对患者进行放疗治疗期间,需要听从医师的指挥,若是存在听力障碍问题,将无法实现有效配合)。

伴随深吸气屏气技术的逐渐发展及其在临床放疗中的广泛运用,今后放疗“伤心”等情况也将会渐渐有所减少。但深吸气屏气技术针对放疗整体流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要求相对较高,实施深吸气屏气技术需要由定位前的呼吸训练、定位、计划设计直到最终的治疗,均需保障高质量控制。所以,当前并非所有医院均可以实施深吸气屏气技术。若是患者具有治疗意向,可以向当地三甲医院或是教学医院进行相关情况的咨询,以对技术的应用具有较为充分的了解,确保可以获取更为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