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1

高血压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高勇

崇州蜀州颈腰病医院  四川崇州  611230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可以增加许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中风等。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因此,及早治疗高血压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1.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在动脉血管中血液流动时所产生的压力超过了正常范围,导致心脏过度负荷,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家族遗传、高盐饮食、高脂饮食、肥胖、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早期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患病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增加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022年11月13日,首部《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3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80mmHg。

  1. 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以及降低因高血压导致的死亡率。通过控制血压水平,可以减轻心脏、脑部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负担,从而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

2.1急性期治疗

高血压危象(大于等于180/120mmHg)是高血压急性期的一种表现形式,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降低血压,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高血压危象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降低血压的同时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导致组织低灌注。

目前的治疗原则是在严密监测血压的情况下,将血压逐渐降至安全水平。一般建议第1小时平均动脉压下降不超过25%,在2-6小时内将血压逐渐降至160/110 mmHg左右,然后在24-48小时内将血压进一步降至正常水平。对于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硝普钠、硝酸甘油、尼卡地平或拉贝洛尔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并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以促进治疗效果的达成。

2.2 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是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当一般治疗超过4-12周,血压仍未将至目标水平或血压仍超过140/90mmHg的患者,应给予药物治疗。

2.3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利尿剂:可促进体内钠、水的排泄,减轻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常用的利尿剂有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和作用,降低血管紧张素引起的收缩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和心脏负担。ACEI和ARB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适用于合并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血管收缩,从而降低血压。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有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作用,降低心率和心排出量,从而降低血压。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种。

中枢作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阿司匹林、地高辛等。它们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定期复查和监测药物副作用等。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按时服药,并及时告知医生任何不适和药物反应。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

较小有效剂量起始治疗:开始治疗时应选用较小的有效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渐加量,以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同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

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24小时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应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物。

联合药物治疗:对于单药治疗效果不达标的患者,应进行联合药物治疗,可以采用自由联合或给予单片复方制剂等方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降压药物。

个体化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年龄、性别、疾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终身服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终身服药,因此需要考虑药物的成本效益比,选择最经济实惠的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