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黄文屏

汕头市新溪第一中学 515041

摘要:尤其对z的时期,身体和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这一阶段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非常重要,有助于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就初中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以及德育教育中的心理疏导进行深入论述分析,进一步认识到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促进初中阶段的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初中生;

对于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最为教师需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以及对于学生的实际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设心理健康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有助于进一步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质量,最为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心理诉求,有助于充分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能够大幅提升实际的德育教育,进一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整体学习质量。

一、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在落实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制定比较适合的德育教育方式,在中学德育教育中人文关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

在现阶段初中的德育教育中,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是现代德育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此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尊严、兴趣等,

作为教师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感受到生命体的平等对待,尤其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融入人文关怀,可以从实际的生活学习出发,进一步发现学生的优缺点,进而做到因材施教。在实际德育教育落实过程中,需要教师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道德认知,提升人文关怀教育质量[1]

(二)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

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中,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进一步帮助初中生培养健康的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是需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在实际教育落实过程中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领悟能力以及教育成果,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自我改进的过程。实际的教育目标不同,因此,对于人文关怀的具体标准也不同,最为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进一步帮助初中学生建立对于道德的认识,进一步促进现代教育发展,重视学生本身的发展变化。

例如,在初中学生组织演讲比赛或者辩论会时,在类似的活动中,就需进行人文关怀,进一步建立德育教育主体架构,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目标理念,有助于促进初中德育教育水平[2]

(三)进一步挖掘人文内容,提升初中教育质量

对于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需要在每个学科中推广应用,要求初中教师要学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人文关怀内容,进一步提升课堂的人文气息,进一步展示人文关怀价值。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古诗词内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人文关怀,进一步更深层次地领悟其中内涵,帮助学生形成思想观念的内在转化,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道德行为。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尤其是对于人文关怀的内容需要加强落实,可以通过作文写作的形式,加强和学生的情感沟通,并且在对作文评价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进行人文信息的传递。

二、德育教育中的心理疏导

在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心理疏导是建立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之上,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教育作用,在实际的心理疏导过程中,需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学生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的心理疏导方式,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及时引导,有助于提升实际的教育效果[3]

(一)潜移默化地走入学生内心世界

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并且反馈于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初中教育的合理化、自然化。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丰富师生的内在情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心理疏导的效果,实现多元化的教育理念。

例如,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日常学习生活比较敏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就需要注意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如,日常学习生活比较活跃,属于班中的积极分子,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并且给予孩子足够的学习成长空间,适当的鼓励孩子进行发挥,但是需要注意不能越界,对于这类孩子在实际驾驭过程中,不能过多地约束,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沟通交流,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渗透,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合作,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有效交流合作,提升学生的心理疏导质量

[4]

(二)合理运用心理调适

作为初中阶段的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心理调适,进一步梳理学生学习生活心态,有助于实现初中教育目标,在此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应用心理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调整,避免学生走极端化的人格道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落实发展,初中阶段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德育教育水平,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上不断改革,通过进行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以及德育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初中学生的德育水平,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聂文鹏. 初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讨[J]. 学周刊,2023,(07):87-90.

[2]公丕芹.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0):120-122.

[3]吴宝山. 激励策略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8):110-112.

[4]包能书. 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措施分析[J]. 科幻画报,2022,(05):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