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9
/ 2

试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

张树燕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第一中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   0162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加之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发挥美术教学在传统文化呈现及传播上的优势,促进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成为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力方向。基于此,文章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先是阐述了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而后就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提出多项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体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文化;渗透融合;继承发扬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而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创新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应该从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体系,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首先,传统文化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资源。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美术元素和形式,如绘画、雕塑、书法、篆刻、陶瓷、刺绣、剪纸、民间工艺等,这些都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资源。通过学习和欣赏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美术视野和知识,丰富自己的美术语言和表现,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和能力。

其次,传统文化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源泉。传统文化中蕴含了深厚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如对自然、人生、道德等方面的观察、感悟、表达和追求,这些都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源泉。通过学习和欣赏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美学意识和审美情趣,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和品位,增强自己的美学创造力和创新力。

最后,传统文化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特色,如对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反映、记录、批判和赞颂,这些都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通过学习和欣赏传统文化,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增进自己对祖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策略

2.1深挖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识、科技成就、特色技艺等载体形式,为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自豪感。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作为教学内容,例如中国画、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这样的选择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欲望。其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和艺术家,通过图像展示、视频欣赏等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介绍明代画家文徵明的作品和他对中国画的贡献,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传统文化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社会背景、文化内涵等。例如,在讲解中国画时,可以介绍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意境追求和传统绘画技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2.2夯实校本课程,促进传统文化理解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教育目标、师生特点和社区环境,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要求,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可以为初中美术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也可以为初中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和参与性。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校本课程的优势,设计和开展有针对性和特色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主动参与。             

例如,可以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设计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各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服饰、艺术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同时让学生体验各个民族的音乐、舞蹈、美食、手工等方面的风情和魅力。通过主题式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尊重感。

2.3开展实践活动,优化学生学习体验

实践活动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参与创造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的特色技艺、民间艺术、节日习俗等内容,设计和组织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具体实施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相关的展览和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参观中国画展览、传统工艺品展览等活动,学生可以与传统文化的真实物品和艺术作品进行互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感。此外,在展览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品,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欣赏和理解。学生还可以通过与展览馆内专业人士的交流,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技巧,拓宽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视野。

二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和体验。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村落、传统工艺作坊等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传承。在实地考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特点,了解其中的工艺技法和文化符号。同时,学生还可以亲自参与传统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泥塑、刺绣等,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是,学校可以组织传统文化创作比赛和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创作和表达。例如,举办传统文化绘画、手工制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在比赛和展示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

2.4完善教学评价,加速知识内化速度

教学评价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建立科学合理、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注重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结合,注重形式评价和内容评价的结合的方式,加速学生知识内化速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一方面,要积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形式和方式是教学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应该根据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特点,结合美术教育的形式和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可以包括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以此来充分考查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各方面表现,避免片面性和偏颇性。

另一方面,要注重及时反馈、指导改进。教师应该根据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和问题,结合美术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指导改进。另外,教师还要表扬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取得的进步和成就,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和信心,促进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不断提高。

结语

总之,将传统文化渗透和继承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是一项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夯实校本课程建设、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以及完善教学评价等策略,构建全新的美术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多元思维,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时代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种天高.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学周刊,2022

[2] 蔡海燕.在初中美术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教育界,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