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一案:“探秘小拖把”中的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一童一案:“探秘小拖把”中的成长

肖朝芳

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这就需要我们以包容的态度理解每个孩子的不一样,提供更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课程方案一童一案,正是秉承因人施教教育思想,遵循“面向全体 面向人人”理念,针对农村园看不见每个具体儿童的问题,以“看见看懂看好”全体、一类、一个儿童中以共性化或个性化课程方案适宜支持每个儿童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看见儿童,发现儿童的主动需要

收拾整理的音乐响起,美工区的孩子们忙乎起来,皮皮一不小心把颜料弄到了地上和桌上,小朋友们都热心地围拢过来,有的拿抹布,有的找废旧报纸,还有的抽来纸巾,都想帮忙打扫“战场”,都想把地面和桌子擦干净。当幼儿发现地面和桌面都弄到了颜料,就知道需要清理干净,这时大家就会讨论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比较好。皮皮说:“我觉得要用拖把才能拖干净地上的水和颜料。”点点说“吸水的都可以”。遇到问题,他们或积极讨论,或发表建议,或想方设法。

看见幼儿的活动,倾听幼儿的想法,当我们发现幼儿探索打扫地面的劳动工具的兴趣与需要时,我们以趣激趣,有趣的“探秘小拖把”的活动开始啦!

二、看懂儿童,共情儿童的生命状态

每个儿童都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调查、测量、实验、操作等,鼓励幼儿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孩子们始终保持着对小拖把探究的兴趣、对劳动的高度热情。

1.体验中瞄准劳动工具。一边打扫,皮皮和身边的同伴讨论着:“我的抹布能很快擦掉颜料”“面纸和湿巾纸一起擦,也很快!”“废旧报纸也能吸掉颜料”。尝试了几次地面还是脏脏的,皮皮说:“我看到阿姨用拖把可以把地拖得特别干净。我也想试一试。”他们找来三种拖把:海绵拖把、干拖把、湿拖把,用哪种更好呢?

2.尝试中发现工具特质。皮皮说:“我觉得湿拖把能拖干净。”其他小朋友提出了不同意见,于是他们一一试过三种拖把,发现了不同拖把的性能:干拖把比较轻能拿得动,但是干拖把不能拖净已干的颜料;湿拖把有点重,拖在地上会留下水印,能拖走颜料,但是颜料多的时候,需要清洗好几次;海绵拖把吸水很强,但是还有颜料会粘着拖把上,再拖时又会弄到地砖上等。

为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教师读懂了孩子困惑后,则“顺势而为”,与孩子站在一起,面对孩子们的猜测与想法,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实践,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看好儿童,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

相信孩子,多给予肯定与支持。在尝试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拖把柄太长了,自己不够高,力气也不大,拿不动也不好用。于是,“我有我的小拖把”创想制作在他们的讨论中诞生了。

1.什么布合适。“什么样的布适合做拖把头?”孩子们循着自己的想法展开了行动!一看:看大拖把用的什么布?为什么用这样的布?二找:去布艺坊里找找适合的布。三试:进行擦地、清洗与拧干实验,尝试发现最适合的布料。他们通过验证不同材料的吸水性、轻便度、易挤干的程度等问题进行了新一轮的讨论与尝试。

在寻找布料和实验的过程中,大家发现棉质的布料比较吸水,更易把地面上的水渍和污渍擦干净。于是大家考虑,将棉质布料剪成长条做成拖把头。在剪裁的过程中,皮皮运用尺子、固定布条、桌面固定间距比对等方法保证布条的长度一致。从自发性的游戏中表现出他们的经验与理解,在共同参与探索有趣事物的同时获得经验的递升。

2.拖把柄怎么做。“适宜的拖把柄在哪里?”平时的工作坊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一些简单材料的用途,很快就有人想到用木工坊和翠竹坊里的木条和竹子锯一下就可以用作拖把柄。幼儿根据自己的身高、手的大小和力气等不断比试着:太粗的竹子或木棍我们的手拿不下;太短的也不好用,太长的手柄会戳到旁边的人,还有点危险……在观察、比较与体验中,他想到了保育老师拖地的场景,并主动请保育员拖一拖、看一看,发现大人用的拖把柄高度只到老师的胸前位置。

于是,每个孩子不断比对着自己的身高,知道要保持直立状态测量,再用记号笔做上标记,然后用锯子对齐了慢慢锯下来。此时,他们发现,不同身高的孩子最后用的手柄长度是不一样的,越高的孩子用的柄长一些。

3.头柄怎么连。万事俱备,只差组合啦。大家一起在资源库里找到了皮筋、细钢丝和麻绳。在尝试中,他们发现皮筋有弹性需要拉紧后再绑不牢固,钢丝不好拧紧需要借助老虎钳有点费劲,麻绳好捆一些但是不太会打结需要老师帮忙。于是,他们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打结的方法。大家在看一看、比一比、学一学中,感知并体验了扎绳打结、倒绑等的制作方法。

当孩子产生做拖把的意愿时,老师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让他们通过比较、实地探究、结合自身已有经验去发现。孩子们在寻找布料、拖把柄的过程中巩固使用剪刀的技能,探究做小拖把过程中得到更多探索的机会,提升已有经验。

4.怎样才能拖地更干净呢?于是,孩子们就认真地观察保育老师的拖地方法:往一个方向拖;转圈拖;顽固污渍用力定点拖。他们开始尝试自主打扫教室,发现往一个方向拖,不用走回头路,还能保证每个地方都拖到;转圈拖可以把地上的碎垃圾聚一团方便清理;定点用力拖,能把黏在地上的脏东西擦干净。

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拖把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在观察与对比中还获得了劳动素养和粗浅的劳动技能,更加懂得了爱护劳动成果。大家将制作的小拖把投入到生活区中,很多孩子还会主动加入到值日生帮助保育员拖地的行列中,获得劳动的乐趣与成就感。

看见是起始点:看得见儿童,才能关注每个鲜活个体;看懂是关键点:真正认识一童,才能找得到“一案”;看好是生长点: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才能适宜合拍地以一案支持好一童。孩子们在打扫地面颜料中发现问题,寻找适合的工具“拖把”,在寻找制作新型拖把材料,共同合作制做拖把、探索劳动方法中获得了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的多元发展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