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研究

韩广锁

身份证号码:41090119770212201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尤其是对于城镇化建设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对土地资源需求量更大,如何开展高质量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规划就是当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城镇化改革的主要方法,还需引起重视。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土地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1 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重要性

土地作为人民生活及生活的关键资源,既发挥着人类繁衍、生存场所的作用,且可为各类生产建设活动提供开展基础,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问题不断凸显出来,对我国自然环境和耕地质量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想要在符合城市化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便需要实现高质量、科学的土地利用综合规划及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存在不可再生性,在国家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类建设活动数量迅速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大幅提升,经由综合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可实现对土地资源更好地利用和管理。

2 土地资源管理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策略

2.1 加强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若想有效确保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极易引发资源浪费等问题产生。由此,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重视,并提升针对土地资源的管控质量和科学性,基于综合性角度进行土地及城镇发展规划设计,细化考量各耕地保有量的管控标准,针对差异区域和种类的用地,在有效保护农田的基础上,对非农业活动但涉及农地占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管控,突出集约节约用地理念。政府及有关部门可考量通过价格手段开展土地调控,经由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的征收,激发集约利用积极性。同时,确保城市土地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科学化开展城市用地布局操作,大幅提升对土地的利用效率。

想要达到增加土地利用率的目的,还要重视定期开展普查操作,以明确现阶段的存量建设用地量,设计出能够实现存量资源的盘活规划及方案,优化自身理念,遵循集约节约利用原则,针对建设用地及耕地开展合理布局,确保在顺利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操作的基础上,可实现对建设用地的有效控制,调整土地利用布局,突出建设用地优势。此外,要降低耕地占用率,避免耕地面积持续缩减。针对利用率较低,和一些限制的土地,要开展科学规划,尽量盘活,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可行性规划,深入挖掘建设用地的潜力。对于利用率不高的城镇土地,要基于用途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落实。

2.2 优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素质会直接影响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基于当今时代背景下,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对土地资源利用及管理的正确认识,不重视自身工作,理念思想较为陈旧,且专业能力缺乏,对一些新型的知识也知之甚少,对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均产生了不良影响,难以发挥工作实效性。所以,想要优化管理工作整体质量,便要基于管理人员角度入手,从多个方面加以考量,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实现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优化。

各相关单位应重视并积极引导各管理人员参与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了解和学习各种新型的技术和理论等,有效发挥自身工作实效性,强化土地管理整体质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此外,土地资源对国家发展可发挥关键影响,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期间,要注重开展科学、可行的目标设计和规划操作,确保土地利用综合规划有效性。对应管理部门要全面了解现阶段的土地流转状况,细化研究和探讨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利用法律等手段,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3 融入评估机制

融入有效的评估机制,并充分发挥其实效性,可更好地更好地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由此,想要更有效地开展土地资源利用及管理,便要促使优化资源规划操作充分发挥作用,重视评估机制的科学探索和融入。当今时代背景下,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修订期间,要充分考量前期的土地资源实际管控及利用状况,针对现阶段土地资源实际情况开展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确保后期开展的各项管理及规划操作均能够顺利开展,强化规划整体的科学性和目的性,提升土地规划及管控整体实效性。

2.4 发挥监督管控实效性

不论是针对社会经济还是城市建设来讲,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均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确保所开展的各项土地资源管理都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实现对土地的科学利用。

第一,要基于综合性的角度,针对土地资源开展整体、科学的规划,发挥土地管理实际作用,缓解土地使用和城市建设的矛盾,推动两者的协调统一。

第二,对应的管理部门,要正视土地资源管理,并对其提起应有重视,细化分配自身权责,提高责任意识,保证各项监督管控工作均能充分发挥作用。土地资源供给期间,应细化权责,严格要求,确保供给合理性,以集中管理为目的,保证土地利用的科学性。

第三,强化用地审查实效性和严谨性,针对审查期间发现的各类缺陷和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且要确保治理的针对性。此外,管理部门要重视优化和细化审批要求及标准,严格遵循规定考察标准,进行用地工程考察,坚决抵制各类违规用地行为,科学、有效地开展各环节审批操作,旨在有效提升我国土地利用有效性和整体效率。

2.5 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首先,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当前土地资源管理成效,以此为依据,强化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开展大规模的农田建设工作,通过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加快西部生态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完善土地建设规划。并且还需注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尤其建设农业灌溉水源、排水、灌溉输配水等基础设施,全面整理农业用地,改善耕地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其次,应全面整合土地资源,优化设置基本农田结构布局,形成集中连片的农田格局。对于已被破坏的土地资源与生态脆弱区域,当地部门还应综合农田与新农村建设方案,开展山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工作,通过融合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加快农田生态景观的建设步伐。最后应不断完善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在整合基本农田后,相关部门还应重点建设机井、农田灌溉等设施,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节水措施,全面建设防护工程,减少水土流失,保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升运营规模。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在进行土地管理相关操作期间,切勿直接照搬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要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科学、严谨地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注重优化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旨在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土地资源管控及土地利用实效性,有助于推动国家经济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选选,章磊,项锦雯. 基于CIPP模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22,28(05):175-178.

[2]林坚,孙诗桐,刘芳圣. 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2年展望——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分报告[J].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03):116-126.

[3]史俊杰.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J].建材发展导向,2021(10):4-6.

[4]谢晚君.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08):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