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团化公司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3

关于集团化公司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的探讨

者香,工程师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

【摘 要】国企深化改革三年来,各地区基本形成了大型集成化的集团公司,已呈现多元化、多平台、多层级的管理特点,国有企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很难采用某行业的标准对所属子企业进行“一刀切”式的监督管理,本文从子企业职能定位、主营业务类型和业务相关性对企业安全管理进行分类;从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危害程度两个指标构建主体责任风险矩阵确定主体风险等级,监管责任根据监管职责数量和监管对象行业分类确定风险权重,然后根据被监管对象的主体风险平均值确定监管责任风险等级,最后由主体责任风险等级和监管责任风险等级构建企业安全风险等级矩阵,完成对集团公司及所属子企业安全管理分类分级,有助于集团公司因地制宜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充分利用好安全管理人力资源,节约管理成本,为后期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考核指标、奖惩标准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安全生产;分类分级;主体责任;监管责任;风险等级;矩阵

0引 言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指导下,经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各地区持续深入地落实“1+N”政策体系,初步完成本区域国企整合改革,已形成多元化、多平台、多层级集团化公司,其需要对接的行业主管部门较多,需要将不同行业主管部门对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部署和开展;由于安全工作是基础工作,一份文件里会呈现繁、杂、细、宽等特点,加之安全工作失职追责力度较大,很多安全人抱着“宁愿多要求而不是针对性”的心态习惯性将所有上级部门的文件通知要求直接转发给各子企业,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工作总结。这样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每天疲于应付,最后草草提交一个工作总结或报告,很难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为更高效抓好安全管理,集团化的公司急需对自己的所属子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分类部署相关工作,目前对国企的分类主要是基于国有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在和发展需要,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1-2];在安全生产领域,山东省基于根据行业类别、风险大小、安全生产状况和管理绩效,从安全监管的角度是否涉及高危行业把辖区内的人企业分类为I类企业、II类企业[3];但集团化的公司在对所属子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分类管理时,在考虑行业危险性的同时更需要基于“资源整合、专业管理”原则进行分类管理。

其次,自2016年《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指南》[4-5],提出开展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各行业都积极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建设工作,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已成为安全管理的必备手段,各单位基本都已具备一套风险量化评价分级的方法[6-8]。但是目前使用的风险量化评价方法多数是针对某一危险源或是事故类型,很难引用到一个实体企业进行量化分级。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对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两方面构建了风险矩阵[9],但该方法对企业当前的安全管理水平要求和基础数据的收集统计要求较高,且只考虑了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职责,未考虑到现实中有些企业除了履行好自身主体责任外还兼具监管的职责。为落实好目标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安全奖惩等安全管理系统工程,需要对子企业安全管理量化分级,制定相应量化考核指标[10]、奖惩标准,而不是主观的对所属子企业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级管理,消除基层管理人员的不满和不理解,进而各层级齐心协力共同推进集团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1公司安全管理分类指标体系

在“1+N”政策体系指导下,基本是1个集团公司来把方向、定政策、促改革,然后延伸出N个不同主营业务的公司,有些是平台公司,有些是实体经营公司,为了充分利用好集团资源,不同子企业的业务存在着互补、交叉等关系。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中,可以统筹考虑以下指标进行分类管理。

1.1企业职能定位

在集团化公司中,会延伸出一个集成的项目管理公司、经营投资公司、资本管理公司、产业基金公司、咨询服务类公司和一些工程公司。一般项目管理公司会代表集团公司对工程公司实施监督管理、指导、考核等职责,因此可以按照企业职能定位把这些存在监管与被监管的相关企业分为一个类别。

1.2主营业务类型

在安全生产领域会将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等归纳为高危行业,同时每个地区都会有像交通、水利、能源等一些行业主管部门,集团公司可以根据所属子企业是否是高危行业,是否涉及人员密集场所(比如物业管理),是否同属于一个行业主管部门管辖进行分类管理。

1.3业务相关性

集团公司中的每个子企业业务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资源互补、交叉、独立等现象,集团公司用不同的子企业构筑了一个行业的前期、实施、后期等全寿命周期业务,当然为了发展新业务,也会存在一些独立业务,所以在进行安全管理分类时,应充分考虑主业业务的相关性。

2企业安全管理分级量化体系

从各企业主体安全责任风险等级和安全监管责任风险等级两个维度来构建企业的安全管理风险等级。

2.1主体责任风险等级体系[9]

各单位作为独立法人主体,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主要承担因未履职到位而导致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带来的风险,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等级和事故带来后果的严重性等级确定其风险等级。

2.1.1 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

为确保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真实性;事故发生可能性分析主要从本企业或集团公司同类型业务历史事故发生概率方面进行。


1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Rz

指标

释义

分级

可能性

分级

历史事故发生概率(Q)

从过去N年此类型单位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的次数(频率)得出等级值。

过去2年发生过1次以上事故;或是由于工作性质经常长途驾车到施工现场。

很可能

5

过去5年发生过1次以上事故;或是由于工作性质经常长途驾车出差,但市区为主。

较可能

4

过去10年发生过1次以上事故;或是由于工作性质短期(不超过1天)驾车外出,以工地为主。

可能

3

过去10年以上发生过1次以上事故,或是由于工作性质短期(不超过1天)驾车外出,以市区为主。

较不可能

2

过去从未发生事故;或由于工作性质,基本不驾车出差。

基本不可能

1


2.1.2 事故后果严重性分析

事故后果严重性分析主要从事故导致人员死亡、受伤和经济损失方面进行,在实际运用取最严重的值。


2 事故后果严重性等级(M

分类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等级

描述

死亡人数(人)

受伤人数

(人)

经济损失

(万元)

5

很大

≥10

≥50

≥10000

4

3~9

16~49

5000~9999

3

一般

1~2

5~15

1000~4999

2

0

3~4

200~999

1

很小

0

≤2

≤199


2.1.3 主体责任风险评价

主体责任风险评价等级主要由发生可能性等级和后果严重性等级确定,按表3进行判定。


3 主体责任风险等级矩阵(Zf

风险等级

后果严重性等级(M)

1

2

3

4

5

发生可能性等级(Rz

1

2

3

4

5

注:I表示低风险;II表示中风险;III表示高风险;IV表示较高风险。V极高风险。


2.2监管责任风险等级[9]

考虑到很多公司现在都有子企业或是由于承担集团公司集成管理职责,故会延伸出安全监管责任风险,主要承担因未履职到位而导致被监管对象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带来的风险,按照监管责任权重进行确定。

2.2.1 监管责任风险权重

安全监管职责类型主要包括:(1)各级单位按照法定责任对子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监管职责;(2)作为现场成立的项目部,对所属项目的参建单位和现场的全面监管;(3)作为项目管理公司,对法人主体的项目公司进行安全监管;(4)作为专业委员会管理主任单位对成员单位的安全监管。其监管责任等级主要从单位承担的监管职责类型数目及是否包含高危行业监管进行评价。


4 监管职责风险等级权重(q

指标

释义

分级

风险

等级

风险值

监管职责风险权重(q)

监管职责等级

(J)

监管职责类型主要分为:

(1)各级单位按照法定责任对子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监管职责;

(2)作为现场成立的项目部,对所属项目的参建单位和现场的全面监管;

(3)作为项目管理公司,对法人主体的项目公司进行安全监管;

(4)作为专业委员会管理主任单位对成员单位的安全监管。

监管对象至少含有1个高危行业

特别重大

5

1.0

3个及以上监管职责类型

2个监管职责类型责,且1个高危行业。

较重大

4

0.8

2个监管职责类型责,且不包含高危行业。

重大

3

0.6

1个个监管职责类型责,且为高危行业。

较大

2

0.4

1个与个监管职责类型责,非高危行业

1

0.2


监管责任风险等级为:表4确定的监管职责风险权重与所有监管监管对象主体责任风险值的平均值,数值四舍五入取整数。

最后根据主体责任风险等级和监管责任风险

等级矩阵确定各单位的安全风险等级,可按表5进行判定。


5 各单位风险等级矩阵

风险等级

主体责任风险等级

监管责任风险等级

注:I表示低风险;II表示中风险;III表示高风险;IV表示较高风险。V极高风险。


3应用示例

集团公司A目前下属的二级单位有:项目管理

公司B、工程公司C、投资开发经营公司D、资本管理公司E、工程技术咨询公司F、项目公司3个

(G、H、I)、建设指挥部2个(J、K)。

为了充分利用各层级资源有事,集团公司A成立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和经营开发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两个专业委员会,两个专业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

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设在项目管理公司B,成员单位有项目管理公司B、工程公司C、项目公司3个(G、H、I)和建设指挥部2个(J、K)。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监督、考核集团公司A范围内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同时按照集团公司A战略部署,完成对项目公司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年度绩效考核管理。成员单位作为独立法人企业,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指导、监督、考核下依法独立开展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独立承担本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经营开发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设在投资开发经营公司D,成员单位有投资开发经营公司D、资本管理公司E。经营开发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监督、考核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员单位作为独立法人企业,在经营开发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指导、监督、考核下依法独立开展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独立承担本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工程技术咨询公司F在集团公司A的指导、监督、考核下依法独立开展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独立承担本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6 集团公司A及所属二级单位风险评定结果汇总表

序号

单位名称

过程风险等级

最后风险等级

备注

1

集团公司A

主体责任风险

中(II)

III

集团本部

监管责任风险(权重1.0)

监管企业风险平均值等级:极高(V)

2

项目管理公司B

主体责任风险

高(III)

IV

较高

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

监管责任风险(权重1.0)

监管企业风险平均值等级:极高(V)

3

工程公司C

主体责任风险:较高(IV)

无监管责任风险

IV

较高

4

项目公司(G、H、I)

主体责任风险:较高(IV)

无监管责任风险

IV

较高

5

建设指挥部(J、K)

主体责任风险:较高(IV)

无监管责任风险

IV

较高

6

投资开发经营公司D

主体责任风险

中(II)

II

经营开发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

监管责任风险(权重0.8)

监管企业风险平均值等级:较高(IV)

7

资本管理公司E

主体责任风险:低(I)

无监管责任风险

I

8

工程技术咨询有公司F

主体责任风险:高(III)

无监管责任风险

III

其他


4结论

(1)对集团化公司所属的子企业从职能定位、主营业务类型、业务相关性等方面进行安全管理分类,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及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需要,分类部署相关安全工作要求。

(2)对集团化公司及所属子企业主体安全责任风险等级和安全监管责任风险等级两个维度确定企业的安全管理风险级别。

(3)主体责任风险等级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危害程度构建风险矩阵,监管责任风险依据监管责任的数量和行业确定风险权重。

(4)对各层级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一是更有利于因地制宜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二是为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标准等提供基础的数据。


参 考 文 献

[1] 黄群慧.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论[J]. 经济研究, 2022年,第4期:4-11.

[2] 阎瑞雪.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早起探索历程[J]. 财经观察, 2021,10:47-49.

[3] 高文静. 先分类再分级 实施差异化驻点监督[N]. 中国应急管理报, 2022年5月17日第001版.

[4] 卞斌彬,黄玉庆,刘志坚,等,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2,32(增1):45-50.

[5]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Z].2016-04-29.

[6] 刘少君,尚媛,陈东. 基于等级评价和隐患治理的中车安全管理体系[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20,30(增1.:6-10.

[7] 张新建. 陈四楼煤矿“123456”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向[J]. 中州煤炭, 2020,42(2):14-19,24.

[8] 胡泊. 河南:明确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向[J]. 中国应急管理, 2020,,167(11):96.

[9] DB11/T 1478-20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S].

[10] 于睿.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设计[J]. 人力资源开发, 2021,5:89-90.

中图分类号:X92文献标志码:A   DOI10.16265/j.cnki.issn 1003-3033.202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