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曾文彬

432502198509030033

摘要:要想顺利地进行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合理地配置消防设施设备,健全并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对已经存在安全隐患和问题的消防设施设备,要进行及时的维护或者更换,确保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给高层建筑中的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进而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思考

1.案例分析

以某高层建筑位于城市中心位置,建筑高度174m,层高42层,是集居住、酒店、商场和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建筑,是该市的第一高楼。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该高层周围建设了众多裙房,裙房内主要有配电室、厨房、锅炉房、餐厅以及仓库等,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非常大。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特点及难点

2.1.高层建筑结构特点

形式多样,本工程项目及周边建筑群体的形式多样,分别有四方形、阶梯形以及塔形等;结构体系复杂,结构体系分别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及钢结构等;竖井、管道多,该建筑群体内设有电梯井、电缆井、竖井以及楼梯井等,一旦发生火灾,竖井和管道是火灾迅速蔓延的主要渠道之一;用电设备多,该建筑群体内设置了众多电气设备,例如,酒店中的中央空调、消防报警系统、照明系统、因特网以及自动窗帘等,且每栋楼内电缆线长度均达数万米以上;安全隐患大。该建筑群体层高42层,体积大、内部空间大,且是集居住、酒店、商场和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建筑,人员密集程度高,一旦发生火灾,十分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等重大安全事故。

2.2.火势猛烈、蔓延较快

高层建筑大多经过精心的装饰,室内装饰更加奢华。这类内部含有较多易燃物品,如窗帘,地毯等,因此,当高层建筑物起火时,火势更加凶猛,而且蔓延的速度也更快。在发生火灾时,楼梯、升降机和通风系统都有可能是火灾的传播通道。有研究表明,在火灾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它的烟雾扩散的速度一直维持在0.31m/s,而随着大火的蔓延,大火剧烈燃烧的时候,烟雾的水平扩散速度可达到0.50.8m/s,垂直扩散速度可达到34m/s,总体危害性比较严重。

2.3.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的特点是楼层高、占地面积大。一般在高层建筑失火时,除了消防电梯之外,所有的电梯均无法正常运行,居民需要通过疏散楼梯逃生,但在火灾中,居民处于恐慌状态,加之建筑结构复杂,居民人数众多,人员密集导致人群拥挤造成严重后果。相关资料表明,由于踩踏事件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件在我国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高层居民难以快速撤离至安全区,长期烟雾缭绕,极易造成居民在逃生过程中出现窒息现象,加大了消防救援的难度。

2.4.火灾扑救困难

登高途径少,在本工程项目中,如果位于38层住户内发生了火灾,消防人员可以利用消防直升机和举高消防车登高,当火势蔓延速度快、燃烧时间长,使用以上设施设备不安全时,消防人员只能借助内部楼梯登高,使得体力被大量消耗,既耽误了火灾的救援时间,又会给后续的作战能力带来一定影响;技术装备要求高,消防直升机和举高消防车是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专业装备,由于受施展空间和技术的局限性,举高消防车只能施救相应高度的被困人员,或者输送消防人员到达一定高度,而具备射水功能的消防车只能向相应高度的火灾窗口射水,如果高层建筑高度超过举高消防车的施救高度,难以实施救援;现场供水难度大,该项目中,消防给水设计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未能综合考虑特大火灾情况下火灾用水的需求。

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3.1.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健全与完善工程项目内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体系,通过宣传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落实防火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高层建筑物体的火灾隐患进行排查,加大对消防设施设备的维保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和丰富多彩的消防安全教育,对新入职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经过考试并取得上岗资格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真正将消防安全管理深入高层建筑的管理中。逐步提升高层建筑物体内所有居民的消防意识,促使其对基本的消防知识做到了然于胸,一旦发生火灾具备自救能力和迅速逃生的能力。注重和加强对居民的用电管理,定期对各个消防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通过宣传、教育或者发放消防安全手册等方式提升每一位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进而促使其能够掌握消防设施设备基本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

3.2.加强和改进消防安全制度

在本工程项目消防安全体系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防排烟系统、给水系统、消防设施设备、配电系统、周边自然环境以及电子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健全与完善消防安全体系,利用当下先进的计算机及科学技术构建集消防预警、处理和维护为一体的高效消防设施设备建设体系。加强和注重对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定符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消防设施设备维护方案,一旦发现异常设施设备的存在,必须及时维修或者更换,保证消防设施设备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3.合理配置消防设施设备

消防设施设备的配置应当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设备安装实施方案,保证每一种消防设施设备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严格控制消防设施设备的质量,坚决杜绝为了一己私利、节约成本而降低消防设施设备的选购标准和使用性能的行为,并且要保证消防设备安装数量与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相符。工现场消防设施设备安装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注重监测和监督,加大对消防设施设备采购和使用环节的管理,特别要加大对进入施工现场消防设施设备的试运行监测,保证其质量和效率。

3.4.注重防火分区分隔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亟待加强,提高消防安全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推进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保证其正常使用。首先,在超高层建筑火灾设计阶段,应加大对火灾区域的划分力度,确定火灾区域的有效划分范围。分隔区包括功能区、面积区、层间和井道分隔,对于大型和超大面积的超高层建筑来说,必须结合建筑物的实际状况,合理划分出不同的分隔区,从而保证该分区内的火势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人员疏散赢得足够的时间,进而保证各区域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比如,在功能区中,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向和不同的场所,来完成具有不同效果的分区,使其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使用的时候,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对于防火分隔,还需要对所需的材料进行更多的考虑,因为有些楼道中会有管道穿越楼层,因此在考虑材料的时候,要更多地关注材料的防火性,对于垂直管道,应该采用具有很强耐火能力的防火门和防火阀来进行分隔。比如,排水管道,电缆井等等。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给人群更多的疏散时间,同时,也可以尽量避免火势的快速蔓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灭火工作,使分隔起到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减缓火灾的蔓延,加强火灾分区的划分,防止火灾蔓延过快。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道路两旁的高层建筑快速崛起,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高层建筑具有楼层高、人口多、火灾隐患大等特征,而且它们大多数都建造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如果没有对它们进行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那么它们就会成为一个摆设,严重的话还会引发重大火灾。

参考文献

[1]辛雷.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今日消防,2022,7(09):59-61.

[2]李书剑.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多维思考[J].中国物业管理,2021,(08):24-25.

[3]巩晓黎.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门窗,2014,(0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