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的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的路径探索

徐芳

昆明市官渡区六甲街道永胜社区居委会,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在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旅游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将结合生态旅游地的情况详细分析,判断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路径的实践思路,希望发挥出参考价值,推动生态旅游业长远进步。

关键词: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路径

为更好的实现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该全面了解相关的概念,在深入解读和探索的环节,让生态旅游发挥出最大价值,带动国家经济稳步前进。可持续发展观是国家重点倡导的方针,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意义重大,通过积极落实相关行动,能够让子孙后代的生活需求得以满足,也能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1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重点是指在被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将自然景观当做重要主体,将区域内的人文、社会景观等加以利用,以此打造出特色旅游景致的旅游模式。游客可以在此过程中实现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真正的做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和热爱自然。生态旅游能够让经济、社会以及生态和谐共存,充分展示自然风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约束游客与开发商的行为时,让各方主体共同分担维护自然资源的成本,带动当地居民开展旅游业。生态旅游地重点涵盖着国家公园、森林公园以及风景名胜区等,其对原有的自然风貌加以保存,同时也能展示出独特的人文积淀和浓郁的风俗民情。现阶段,生态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成为了人们回归自然并开发可持续旅游的理想境地,属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带动人类社会进步、加快社会发展速度的有力途径。

二、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目标

在践行相应的方针政策时,应该明确具体目标,以此才能让相关行动扎实落实,更好的发挥出指引效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目标要结合自然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加以实践,这样才能凸显出具体效力,保证生态旅游可持续稳定前进2。现阶段,众多学者对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并探索,依照现阶段国家提出的先进思想展开了深入研究,但是相应的体系并未完全形成,还需通过系统化思想加以引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实际工作,促使着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步入正轨。第一,生态旅游地的多种资源应得到保护,只有维护好丰富性和完整性,才能呈现出最佳景观,让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第二,生态旅游地的开发要和当地经济协调一致,通过丰富的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展示出客流量的影响,推动多种产业竞相发展。

三、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原则

(一)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推动国家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属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方面所要遵循的实践方针。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将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并未受到关注,尽管经济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代价巨大,给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中,要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以此落实好具体行动,真正规划出开发和管理的模式,让提升经济效益、自然环境保护等同步推进,争取获得最佳的效益成果。

(二)导向原则

    在旅游业发展的进程中,区域经济和自然环境都能得到有效维护,采取何种方式让二者同步前进,成为了现阶段较为棘手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结合大数据技术能够分析出人们对旅游产品的偏好性,同时也可掌握好人们旅游消费的未来趋势,在此基础之上实现针对性开发,做好科学分析,让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更好的利用起来。在人们的文化认知日益提升时,旅游需求也不再限制于视觉冲击上,因此需要发挥区域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功能,让游客们真正体会浓厚的文化特色,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发展原则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旅游地,都能展示出自身特色和不足之处,在对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时,要将自身优势加以推广,还要从最大限度上弥补漏洞3。现代人在出行前都会做好攻略,针对于不同区域的劣势及优势加以对比,生态旅游地要从相应的角度展开分析,积极获取竞争优势,同时还要避免失误,通过创新性思维看待问题,寻找到解决方案,使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充分体现。在规划的环节,要遵循着扬长避短的发展原则,重视和当地民众的协作,在积极配合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旅游产业外包模式可以弥补旅游地的不足,但是也要提升监管力度,防范责任主体混淆的问题。

(四)差异原则

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特点,需要在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中践行因地制宜的原则,这样可以营造出适宜的旅游环境,也能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使旅游环境独树一帜,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其中。结合国家文件和社会思想等详细分析,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很有必要,旅游地要明确实际优势,对旅游地景观精心雕琢,以免人为破坏自然景观。

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的路径

(一)落实好前期评估

各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加之多种要素的直接影响,使得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受到影响,要做好前期评估,分析自然环境的实际恢复能力,确保相应的规划符合预期。在相关评估依据的支撑下,能够让相应的问题得到处理,还能完善具体方案,保证前期评估细节更加可靠,推进后续各项工作的扎实落实。

(二)重视多规合一

国家对于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给予了高度关注,主张在技术层面和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应重视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科学的处理让相应的问题得以方案,保证更好的实现产业振兴目标和城市更新目标4。需将生态旅游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通过落实好科学举措,实现创新发展规划,保证拓展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在项目实践中,要融入生态旅游理念,还要完善多种服务配套,使得游客体验更佳,享受到生态旅游服务。

(三)落实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现阶段重点关注的问题,要重视现阶段的开发和运行情况,选择合理措施加以实践,以保证具体的成果达到最佳。当前,国家旅游业的环境问题格外突出,游客们反映出诸多不文明行为,需要及时的采取管控方案,在根本上保障生态空间,使游客们的综合素养得到强化。可以在景区中设置出较多的垃圾桶,还要完善废物回收站等,以此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让相应的维护和管理有序推进。在生态旅游地的规划中,必须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还要遵循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规范各个实践举措,保证呈现出生态旅游地的自身价值,给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五、结语

    在生态旅游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新的时期受到广泛关注,相关服务模式也成为了热议焦点。需要重视生态旅游地的特殊性,通过可靠措施加以引导,让可持续发展目标圆满完成。在本文的详细分析中,了解到相关内涵和实践策略,希望发挥出一定的参考价值,推动生态旅游业稳步前进,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理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丽珍,许迪,吴艳林,赵玺景,汪艳如,李亚丽. 饮用水源保护区乡村产业与生态振兴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昆明市松华坝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例[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5.

[2]李子睿. 生态旅游承载力管理工具在我国森林公园的本土化应用比较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23,43(03):107-113.

[3]张优琪,吴沛桦,杨洪波,李玉杰,张晋东. 基于SWOT分析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生态旅游发展动态特征[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

[4]戴子涵.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 山西农经,2023,(08):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