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综合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基坑支护施工综合技术

段翔,温宏宇,陈永军,王铎,顾福民

(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成都)

摘要: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之中,冠梁施工技术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冠梁成型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项目后续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针对钢筋混凝土支护桩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对其施工技术要点的阐述来分析如何在此基础上开展冠梁施工技术。

关键词: 支护桩 冠梁 混凝土 桩头剔除  


引      言

一直以来,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与深基坑相关的施工技术广泛受到工程师们的关注。无论是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者是地下室三层以上,都意味着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不小,所以对施工工程技术的要求很高。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大对深基坑的管理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减少事故的发生,既要保障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又要给施工单位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1本工程项目概况

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约17015㎡,建筑面积约9800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8000㎡,地下建筑面积约32000㎡,高度为60m,容积率4.0。

2 钢筋混凝土支护桩施工技术

2.1施工准备

2.1.1技术准备

1、施工测量人员做好现场放线定位,并及时向监理单位报验;

2、完善施工所需填报资料,包括开工申请表、机械设备验收单、材料检验表;

3、按规范要求对各种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标定,特别是围护桩成孔设备大臂探伤检测;

4、技术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项目部将施工方案中的工期,施工进度横道图、地层剖面图、排水布置图、场区平面图、岗位职责表等有关图表,布置于办公区明显位置;

6、组织相关方对深基坑作业进行开工条件的验收。

2.1.2施工现场准备

1、探明地下障碍物及各种管线,及时协助改迁;

2、临建布置完成,施工用水引至现场,选好排水口及布置好施工用电设备及线缆;

3、做好设备进场验收、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设备停放、材料堆放场地要合理规划。

3围护结构施工

3.1.1旋挖机施工

1、施工场地准备

施工前需先清除桩位位置的地下障碍物,修建必要的临时道路以满足钻机进场要求,同时对场地内杂物及淤泥清除干净,并平整、夯实,以防钻机发生不均匀沉陷。

2、桩位放样

根据本工地的实际桩位清空我们要按“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进行桩基的位置放样,采取同排桩位跳开施工这样可以进行统筹施工,不至于延误下一个施工工序。进行钻孔的标高放样时,应及时对放样的标高进行复核。采用全站仪准确放样给桩点的位置,使其误差在规范要求内。

3、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时,要事先检查钻机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进行钻机施工前的调试,保证钻机工作正常。在桩位处若场地较软,则铺设钢板,保证钻机工作时平稳不下沉。保证桩位附近平整,把钻机开到桩位旁,钻头的尖端正对桩位标注点。钻机就位后检查回转半径是否有障碍物影响回转。

4、埋设护筒

钻孔前设置坚固、不漏水的钢护筒,护筒高度根据现场土类型确认,一般高度为3m,回填土区域等需增加护筒高度,钢护筒壁厚δ =15㎜,直径比设计桩径大200mm,顶面高出施工地面约300mm。挖埋护筒时坑底应做好整平,然后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把孔位中心位置标于坑底,再把护筒吊放进坑内,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用十字线定在护筒顶部或底部,然后移动护筒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位置重合,同时用水平尺或锤球检查,使护筒竖直。此后即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地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夯填土时要防止护筒偏斜。

5、旋挖机成孔

旋挖机就位前应对旋挖机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旋挖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就位核对好中心后,然后开始钻孔,在护筒底处应低压慢速钻进,钻至护筒底下1.0m左右后开始正常钻进。

在钻进过程中旋挖机不能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钻孔进行前,司钻人员必须先熟悉地质状况,从而确定所处地层,调整钻进参数,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的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

6、第一次清孔

钻至设计标高时用带有活门的筒形钻清理沉渣,即一次清孔。

7、成孔检验

钻孔清孔完毕后钢筋笼安装之前,在技术员自检(包括孔径(允许偏差:±50mm)、孔深和垂直度(允许偏差:0.5%),桩位指标测试等,作好钻进施工记录)合格的基础上,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3.1.2钢筋笼加工及吊装

1、进场钢筋有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试验人员现场取样进行复试,并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约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有见证取样复试。

2、平整钢筋笼加工场地。钢筋进场后保留标牌,按规格分别堆放整齐,下部用墩台垫高,防止污染和锈蚀。

3、钢筋笼加工时,钢筋笼主筋连接采用螺纹套筒连接。

4、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自检、隐检和交接检,内容包括钢筋外观、品种、型号、规格,套筒丝扣、宽度、厚度、有无咬肉、表面平整等,钢筋笼的主筋间距(±10mm)、加劲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和长度(±100mm)等,并作好记录。报请监理建筑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吊装。

5、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50mm,采用垫块作为导向钢筋保护层,沿钢筋笼周围布置纵向间距2m,放置在主筋上。

6、检验合格后的钢筋笼应按规格编号分层平放。

3.1.3钢筋笼吊装

1、钢筋笼吊装采用25T汽车吊。钢筋笼起吊时,钢筋笼采用第2加强筋处起吊。

2、对吊点部位加强焊接,确保吊装稳固。吊放时,先吊直、扶稳,保证不弯曲、扭转。对准孔位后,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

3、用水平仪测量护筒顶高程,确保钢筋笼顶端到达设计标高。

4、钢筋笼须下到孔底,如局部出现孔深超钻的情况,可暂将钢筋笼悬吊,向孔内填入一定量碎石,然后浇注混凝土。

5、安装钢筋笼:桩的钢筋骨架一次制作,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租用吊车放入孔内。钢筋骨架的长度和接头,必须检查,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确认。钢筋骨架顶面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骨架上浮。

6、钢筋笼安装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即下导管灌注商品混凝土,导管采用φ250钢导管,并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保证接头良好。灌桩注混凝土采用1.2m3的浇注漏斗,配备1.5m3的集料斗储备首批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在18~22cm,并掺加外加剂起缓凝作用。开始灌注前,导管底至孔底留出25~40cm的空间。首批混凝土开始灌注后,导管下埋深可达2m。正常灌注过程中,要经常测量混凝土顶面标高保持导管埋深在2~6m范围。灌注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并做好混凝土施工记录。当灌注混凝土高出桩顶设计标高0.5m,拔出导管。

4冠梁施工

支护桩施工完毕后开始分段进行桩顶冠梁施工,采用无齿锯环切桩头,并用錾子剔出桩头钢筋,桩头剔除平整,支护桩面清理干净。将桩头破至设计标高,然后进行低应变检测,检测合格后施工冠梁。

5结      语

综上所述,在深基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做好冠梁施工技术非常重要,高质量的冠梁施工技术既可以有效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又对节约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还要充分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际平,江小亮,王尧,李超刚,刘鑫,邱正清,陈华,魏磊,凌建军.冠梁和支护桩凿除绿色施工综合技术[A].《施工技术(中英文)》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全国工程建设行业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施工技术(中英文)》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技术编辑部,2022:438-440

[2]武永梅.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22,41(08):74-77.

[3]李宗智.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桩技术应用策略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3,(06):51-53.

[4]陈立.某工程旋挖钻孔灌注支护桩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22,12(08):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