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高差处理方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风景园林高差处理方式研究

姚玲玲

身份证号:460030198705246028

摘  要

景观设计中,场地现状存在的高差是整体设计中不可忽视的现状条件。当然,在现在为了丰富景观设计,创造自然生活场景或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景观设计概念,通过堆坡人为创造高差,满足植物生产所需覆土厚度也常常存在与景观设计中。高差处理分为地上高差处理及地下高差处理。在景观设计中,地下的高差处理影响到场地排水是否通畅。地上高差处理则与人们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处理好高差也是一个设计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高差处理;景观设计;功能

1、高差与人的相互影响

自然环境存在的高差影响到人类农业生产、居住、交通出行、娱乐健身。农业生产中,平地种水稻、山地种小麦、玉米,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而梯田则是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平原的道路笔直平整、民居规整布局,以聚居为主,山区则道路蜿蜒起伏、民居依山而建,以散居为主。而高架桥、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而水力发电站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在娱乐方面,老人活动以平整场地为主,从事太极、舞蹈、下棋、唱歌等活动,年轻人喜好广泛,极限、攀研、跑步,需要的场地类型不一。而儿童场地中攀爬、沙坑、滑梯几乎是儿童活动场地的标配。利用自然存在高差进行活动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而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劳动,使得自然环境适合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征服。人类对自然环境存在高差适应、改造、利用,也影响了人类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如水库的修建,将深山峡谷变成了高山平湖,梯田的修建将山坡改造成波光粼粼的梯田。

2、高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高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与人为。地球经历了46亿年的漫长发育,形成如今江海湖泊、盆地高原、平原峡谷,地貌多种多样,风光壮观的、秀丽的、多彩的样样齐全。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水流、地壳活动、板块运动,都是塑造地球地形地貌的原因。

人类社会活动中,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以此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人类修建水库、建造高楼、架设路桥、修梯田或是造假山、堆地形,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不同的手段,适应因高差造成的影响。

3、高差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设计师根据场地凸起与低洼,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从古至今,利用高差进行造园的实例繁多。场地的现状地貌决定了园林的表理。如意大利,因境内多山地和丘陵,意大利园林以台地园林为主。从竖向空间来分析,台地园是依山势而开辟的几层方正平坦的台地,与梯田有异曲同工之妙。建筑常设在庄园的最高处,作为控制全园的主体,显得十分雄伟壮观,给人以崇高敬畏之感。

在我国古典建筑园林中,利用建筑基座拔高建筑高度,使其宏伟壮观,是常见手法之一。乾隆皇帝通过挖池填山,建造了著名皇家园林颐和园,将原来昆明湖的水域面积扩大四倍,挖出的淤泥堆积在原来的翁山上形成后来的万寿山。通过叠山理水,颐和园有了出具模型的地貌,为后续的造园设计提供了基础。在我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中,一马平川从来不是理想的造园场地。即使一马平川,造园师们也能通过挖池蓄水,填筑假山创造高差。古典园林中无一不是有“山”有“水”。

美国著名建筑“流水别墅”,由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设计。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赖特将建筑与溪流融入一体,也是得益于现状高差带来的地理优势。

如有高差便顺应高差,如无高差便创造高差。

4、高差处理的重要性及原则

在景观设计行业中,流行着一句话:“一处景观设计的好坏,关键在于是否积水。”由此可见,高差处理的成败决定着整个设计的好坏。高差给景观带来层次美、韵律感,

场地中的高差问题关系着雨水排放、收集、蓄积、人们出行、活动及安全。

然而,解决高差问题,不是一味的填土或是挖土,应遵循以下原则:功能优先,造景并重;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填挖结合,土方平衡。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满足功能的需求下,重点考虑经济性,其次才是美观性。据此在高差处理中尽量利用现状高差,能不改变则不改变。如根据功能要求必须改变时,也应当尽量做到土方平衡。

5、高差处理方式

人类在自然中只是沧海一粟,相对于改造自然,更多的是适应自然寻求人类长远的发展。人类也在社会长期发展中,利用智慧、工具、劳动在小范围中改造自然环境,使之更适合生产生活。

在景观设计中,根据场地的现状,对其进行高差处理。高差处理的方式按照景观特性可以分为硬景方式、软景方式及组合方式。硬景方式有台阶、种植池、挡土墙、假山、放坡、桥梁等形式,软景方式主要是地形放坡、植物及跌水、瀑布等形式,组合方式即是将软景与硬景组合应用。

5.1硬景方式

台阶、放坡、桥梁等处理方式一般是解决高差的同时满足交通功能。台阶、放坡一般应用在场地为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形。在坡度较少时可通过放坡解决高差,同时能满足排水功能。在坡度较大时通过台阶解决高差,若需要满足无障碍通行功能,则同时设置坡度较大的无障碍坡道。桥梁一般应用在两侧高、中间低或通过障碍如景观水系的情形。景观设计中桥梁的形式有平桥、拱桥、吊桥、栈桥等类型。障碍的宽度决定桥的类型,如宽度小可使用平桥或拱桥、宽度大则可以使用吊桥及栈桥。桥梁在满足交通连接的功能需求下,不同的形式本身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种植池、挡土墙、假山一般应用在无需满足交通功能,而是纯粹解决高差问题。种植池一般应用在高差不大,景观要求高而空间不算局促的情况。挡土墙应用较为广泛,能应用于不同的高差的情形。高度较大更是可以设计多级挡土墙以解决高差问题。通常较大高差的情况下,挡土墙与安全护栏结合,解决高差的同时避免安全隐患。通过假山解决高差的情形不常用,假山本身便是一处特色景观节点,一般只在小范围中且景观效果要求高的情形中使用。

5.2软景方式

在空间大、坡度不算很大且不需满足交通功能的场地中,通常使用地形放坡解决高差问题。地形放坡是解决高差的常用方式,其特点是经济、美观,搭配植物种植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地形改造本身便是创造景观的一种方式,地形放坡对于植物设计营造起伏参差的效果可谓锦上添花。

在景观设计中,通常需要营造私密、半私密的空间,此时可以通过地形、植物种植的方式来满足私密性的需求。如泳池,泳池周边通过围墙、绿篱等方式围合可达到私密性的需求。

通过跌水、瀑布来处理高差的方式一般应用在主要景观节点,景观效果好,引人注意,但是经济性不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常见,也不推荐使用。

5.3组合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将不同的高差处理方式组合起来应用。根据高差的大小、高差面的长度及是否有交通需求,来确定组合的方式。比如,高差大、高差面长且需满足交通功能,则使用挡土墙结合台阶的方式,也可增加种植池三种方式组合或是跌级种植池与台阶组合的方式。

结语:

场地高差是满足排水功能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是坡度过大对人们的出行、活动及安全也有着极大的不便。因此根据场地进行合宜的高差处理就显得极为重要。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功能需求,考虑经济性,同时美观也至关重要,景观设计应创造适宜人居的环境,考虑功能性、经济性、美观性,更多的是注重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张晓晨.台地景观实践——银丰花园[J].低温建筑技术,2012

[2]张益.山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高差处理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

[3]娄川.马宝海.浅析挡土墙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要点[J].科技文档,2016

[4]梁宣禄.园林设计中景观效果与建筑结构关系的相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

[5]王婷婷.城市水体景观的设计应用研究[D].建南京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