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道路雨污水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探讨城市道路雨污水施工技术

李秉桦

佛山市高明区城乡排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500

摘要:我国城市化建设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在一些城市经常遭遇连续性强降雨袭击,发生了明显的内涝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也对城市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城市的排水设计不达标、排水能力有限所导致。因此,为迎合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各个城市都在完善其基础设施,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内涝治理,以构建崭新的城市排水体系。但由于每个城市都有其特殊性,内涝治理与雨污分流改造方面的技术各有不同,为提高改造与治理水平,应强化技术管理。

关键词:雨污管网建设;可持续发展视域;雨污分流处理

引言

一般情况下,市政工程雨污分流管网工程在实际布设之前,需要提前分析城市规划,保证把管道敷设在城市道路两侧。雨污分流管网包含检查井以及雨水井等多个组成部分,雨污排水系统的建设可以促进城市道路排水效果的全面性提升,保障城市正常运转。通过雨污分流管网的建设,可以把雨水和城市污水进行分开排放,雨水排放到城市河流中,并把城市生活污水运输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同时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以便对城市环境进行有效性改善。

1雨污分流改造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城市排水系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雨污水管网混接的现象,这种情况在老旧城区中比较突出,在排水系统改建以及旧城改造等工程中普遍需要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除此之外,不少城市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会选择主动对城市的合流管网系统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从而在源头上改善城市水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少城市在进行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的过程中,涉及到新建雨污水管道、建筑合流立管改造等技术措施的使用时,在技术和施工方面会遇到一些问题。一是要考虑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研究表明由于大气沉降物、地面垃圾、车辆排放以及冲刷侵蚀等情况导致污染物混入雨水中,在降雨形成的初期径流中往往携带有大量污染物,初期雨水的水质污染程度普遍接近于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甚至其水中某些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要超过城市污水。这样具有较大污染性的初期雨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水体当中,显然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水环境污染,这是城市雨污分流改造的排水体制选择中需要关注的技术问题。二是在雨污分流改造中要解决安排新增管道位置的问题,因为城市街道路面下面的空间基本都已经被各种专业管线占据,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再有增建管道的地下空间位置。不仅如此,在改造施工时还需要开挖路面,这会对原有管线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在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予以重点关注并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行解决。

2 城市雨污分流改造的技术措施

2.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为了提升市政工程雨污分流排水网管施工质量,需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组建专门的调查小组,并深入施工现场展开实地勘察作业,以便对当地的土质样品进行采样送检,从而了解施工地段的土质特点,为后续施工创建良好条件,同时还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查阅历史施工记录,与管线管理人员展开深度探讨,了解施工现状,避免对管线造成破坏;此外,还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了解,掌握具体的施工工序,从而确保施工效果,减少事故问题的发生几率;要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对工程位置进行明确,避免出现施工偏差问题。

2.2对建筑原有的雨污合流立管进行改造

在目前的城市排水管网体系中,城市建筑物大部分都设有排水立管,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雨水立管穿过生活阳台,造成洗衣机污水流入雨水立管的问题,这种情况在雨污分流管改造中需要解决。可以通过更改建筑排水系统结构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规范排水立管的使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立管进行改造实现雨水分流的效果与作用,避免市政排水系统改造后雨水管道还需设置截污管。这样既能够降低合流排水系统的改造难度,又能够减少由于排水系统改造不彻底造成的污染问题。比如,对于城中村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可以新建建筑排水立管和改建雨水立管、地面散流排放,截断原有合流排水立管,通过新建雨水立管直接与内街路面进行连接。将原有排水立管改为专门用于排放污水,并且将它直接与化粪池连接。总体来看,改造建筑雨污合流立管可以有效提高排水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大大减小了排水系统不完善带来的水源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不良地质处理

管道安装后,地基承载力需达100kPa以上,但在此工程项目中,沿线部分路段的地质条件不佳,有淤泥质土等不良土质,强度低、承载力小,难以满足安全需求,基坑开挖持续实施时,开挖对地基有扰动,承载力持续下降。由于地基条件达不到标准,管道上部分的回填作业中,不均匀沉降难以避免。因此,在此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应从承载力、管道沉降变形等方面,做好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以提高承载力。针对本工程项目的不良地质,抛石挤淤法、碎石换填法比较有效。首先,抛石挤淤法,可大大提高地基承载力,利用该种工艺开展现场处理时,施工流程简单、操作便捷,由于这一方法的特殊性,现场遇到软弱、淤泥基础深度在4m以内的沟槽、基坑作业中均能保障地基承载力与安全性。但抛石挤淤法中骨料为关键材料,为凸显该材料的性能优势,施工中所采用的抛石粒径应≥300mm,即使其中有粒径<300mm的骨料,需注意用量控制,用量不得超过总量的20%。抛石挤淤法施工时沟槽支撑是关键任务,选择支撑工艺时应考虑淤泥层深度,以保障沟槽支撑体系的合理性,达到稳定边坡的作用;石块抛填,按照分层要求抛填,注意控制抛填厚度。其次,碎石换填法的地基加固效果也相对理想,在具体的施工中,需挖除软基,使用级配碎石加以换填,确保基坑、沟槽的承载性能可以符合施工要求。在进行碎石换填作业时,要把工程建设场地的所有软基全部予以挖除,因此在此方面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且需要耗费较长的施工周期。

2.4促进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在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改造中,可根据地形、部分蓄水构筑物等特殊情况改造雨水管网,使雨水作为可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新建雨水管道可与改造区湿地、池塘、低洼地、水库等有效连通,增加城市排水系统中雨水主干管的长度。这样,新建的雨水管道可以发挥蓄水和调节作用,加快雨水的排放和处理,解决夏季、雨季城市道路内涝问题。同时还可利用雨水灌溉花草树木,增加景观区水量,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的不断优化,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5沟槽回填

在市政工程雨污分流管道施工中,针对沟槽回填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按照相关标准,夯实管道两旁的材料,并将管道调整到固定的位置。其次,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按照管线方向填筑操作,不仅要匀速填筑,还要控制填筑密度。再次,在正式回填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存在的杂物和垃圾彻底的清除。最后,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控制回填土水分。如果将石屑作为回填材料,则需要认真检查顶部位置是否存在土块冻结问题,防止管道性能受到影响。

结语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和旧城区的升级改造,雨污分流已经成为城市更新改造和提升城市品质的一项重要内容。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对城市污水处理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城市的排水畅通,能够促进雨水的综合循环利用,并减少溢流污染河流水体的现象,有利于城市建设水平及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剑锋.雨污分流应因地制宜[J].水利科技与经济,2021,17(11):33-34.

[2]胡明华.雨污分流对城市污水处理的意义[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0):46+60.

[3]赵阳阳,李博强.浅谈阳泉矿区河流排污系统雨污分流设计思路[J].能源环境保护,2019,33(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