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田园教育下的角色游戏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3

诗意田园教育下的角色游戏开展

马志慧

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中心幼儿园          257336

摘 要:秉承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农村、爱农民”“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的教育思想,努力挖掘田园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游戏所用,多方开发田园式角色游戏的内容,通过游戏主题的生成、玩具的制作、情节的指导以及家园共享等途径,让幼儿园接近田园的地气,归还幼儿游戏应有的本真,让其幼小的心灵洒上田园甘露,抹上泥土的芳香,让幼儿园幼儿玩本乡本土的田园式角色游戏。

关键词:幼儿;田园式角色游戏;实施策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农村、爱农民”“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等鲜活的教育思想,摒弃盲目追随或照搬城里幼儿园游戏做法,努力挖掘取之不竭的田园教育资源,从益智游戏、体育游戏、角色游戏等多方面开发田园式角色游戏的内容。以下我们共同探讨田园式幼儿角色游戏的理论依据及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一、诗意田园教育理论依据

1.自然教育理论 。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顺应自然。卢梭崇尚“归于自然”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应顺任天性的发展,“回归自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我们通过让幼儿与大自然亲近,适应儿童发展的天性,“亲历”田园, “亲近”田园,从而热爱田园,充分挖掘乡镇幼儿园所特有的教育资源让教育回归自然。

2.生活教育理论。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强调了教育离不开生活。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 不用死的书本。生活教育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这些理论基础上,我们利用“田园”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幼儿的感官,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作为幼儿理性活动的基础,让教育回归自然,回归“田园”。

3.活教育理论。陈鹤琴提倡“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既: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来进行幼儿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合理的,才是适合幼儿发展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以及大自然赐予的丰富材料,去开发幼儿智力,启迪幼儿创新。我们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挖掘田园资源,师幼一起手机田园材料,布置田园环境,师幼一起种植、养殖、观察、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做中学、玩中学。

 4.课程游戏化理论。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课程游戏化追求的是让幼儿园一日活动更加适合儿童,让孩子的活动更生动、丰富、有趣。通俗地说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我们的田园教育理念“自然、自由、自主”正是站在这样一个起点下,有效的将课程游戏化“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得以诠释,让幼儿园游戏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及兴趣与需要。

二、充分认识到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角色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之一,它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这也正是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所在。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幼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与模仿,有助于幼儿学习生活及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仿性,幼儿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模仿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老师提供了一个游戏场景,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节,能让幼儿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生活和社会。在内容健康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劳动者优良的品质、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他们的情感。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中,由于幼儿扮演角色而忘却了自我,能够逼真地表现所担当的角色的特性。比如在汽车游戏中,扮演售货员的幼儿要有礼貌地对待乘客,要认真售票、查票,还要提醒乘客给老年人和抱小孩的让座等等。这样幼儿便学习了关心他人、尊重长辈等好的思想行为。共同的游戏意愿还可将多个幼儿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发展幼儿相互交往的能力,消除隔阂,发展正常的交往关系。另一方面,鼓励幼儿放开手脚、大胆游戏,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十分必要,并且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三、丰富生活经验,生成田园式角色游戏主题

为了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田园资源,开发富有田园特色的游戏主题,我们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到海边看渔民滩涂养殖、捕鱼进港;到农家看大棚种植、粮食加工;到大街小巷看烧饼出炉、挂面加工,看自行车修理、眼镜修配,看家庭编织、缝纫加工……通过一次次地组织这样的外出参观活动,幼儿们一次次地与社区、自然亲近,个个跃跃欲试,争相效仿,就有了“田园农家”“出海捕鱼”“小镇修理”等话题的讨论,于是就生成了“农家乐”“渤海风情”“轰隆隆工业园”等系列游戏主题。

在参观了农家后,幼儿们津津乐道,特别对农家用灶烧饭、喂猪养蚕、加工坊加工粮食等劳动更是情有独钟、跃跃欲试。有几个幼儿在自由活动时,竟然将椅子一拼,围成长方形的猪圈,将脱下的衣服当围裙围在腰间,用长长的积塑棒当笤帚打扫猪圈,并自发地玩起了农家乐的游戏。幼儿的这些表现,正应验了“现实生活是角色游戏的源泉”这一句话。没有现实生活,就没有游戏。所以,根据年龄特点,丰富幼儿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对开展游戏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样幼儿才想玩、愿玩、会玩。

四、顺应与推动——唤醒儿童、支持儿童、角色扮演

(一)讨论游戏,自由规划

“农耕园”里有什么呀?”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表现农耕园里的建筑,幼儿通过农耕园的照片,认识农耕园的基本构造和区域的分布等。同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带孩子去身边的农场,亲身体验和观察。在观察体验后,大家共同讨论农耕园的组成部分,并对农耕园的分布、结构和需要材料进行简单规划。在认识建构坊平面图的基础上,小朋友对农耕园区域的设计进行讨论和修改,最后确定了农耕园的平面设计图。

(二)自主分工,个性计划

片段呈现:

“你想搭什么?和谁一起搭?用什么材料搭?需要用多少?”小朋友开始自主做计划了,乐乐和洋洋、苗苗走到笔者面前:“老师,我想和洋洋、苗苗一起搭小动物的房子。”笔者找来房子的图纸后说:“能把你们搭建的房子图先画出来吗?”乐乐拿来纸和记号笔开始设计,笔者问道:“洋洋,你能看懂苗苗画的什么吗?”洋洋得意得说到:“当然知道啦,这个长方形是我们需要的积木,数字就代表我们要用几块积木。”

情境分析:

游戏之前制定一份“计划”尤为重要。在孩子提出想搭小动物的房子时,教师抓住时机,找到真实的房子的图片,让孩子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房子的造型特点。在孩子的计划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观察到房子的特点,并且能预设自己所选材料的数量,这是幼儿空间知觉、抽象思维发展、数字运用的体现。同时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还引发幼儿同伴之间的讨论和协商,让幼儿学会接纳别人的意见,最重要的是帮助幼儿理解计划的真正意义,养成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要学会想一想的习惯。

(三)理解支持,追逐脚步

1.材料支持——“自给自足”的快乐

材料从哪里来呢?“搭建农耕园农场需要许多材料,我们怎样才能收集更多的材料呢?”由此小朋友展开了讨论。材料进了建构室,可是太多了,把我们建构空间都占用了,怎么办?收获快乐的小朋友越干越起劲,又开始马上行动,把材料推到了走廊,在走廊上设立了材料库。

2.经验支持——“让我们一起去看桥吧”

在建构前通过图片欣赏让幼儿更直观地感知桥的布局。带领幼儿参观生活中的小桥。在环境的布置上,增添建筑桥的细节图示,给予幼儿参考,用照片的形式呈现幼儿的活动过程,帮助其整理和回顾经验。

3.行动支持——“计划桌”的设立

在建构室门外我们设立了书写区,当孩子们需要二次计划时,可以在这里为他的建筑物命名,或是为保留到第二天的建筑物上贴上标签,当需要更改规划图时,幼儿可以随时到书写区完成,又或者这次完成的建筑物幼儿想把它画下来,这一区域都可以满足孩子们的这些需求。

(四)授之以渔,提升技能

片段呈现:

小哲和恬恬两人商量好,恬恬去做材料搬運师,小哲来做建筑师,只见恬恬拿来了几块方形积木,小哲把这些积木一块一块地竖起来用围合的方法为小牛的家搭建了四面墙,这时恬恬走过来说:“你怎么没有帮小牛的家做门呀,待会它怎么进去呢?”“对哦,我都忘记了。”小哲自言自语的说:“我帮小牛家的门做在哪里呢?”小哲试着尝试拿掉一块积木,恬恬说:“小牛身体比较大,这个门有点小,我们再拿掉一块吧!”于是小哲又拿了一块积木说:“好啦,好啦,小牛家做好了。”两个小朋友开心的笑了。

情境分析:

“给小牛留门”这说明幼儿的建构行为和建构思维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经验发生了碰撞,也说明他们根据实践情况匹配搭建的能力得到提升。在这次建构中幼儿体现出的现有水平是选择同一种材料进行简单的围合,这显然是小班的建构技能,在建构技能提升的同时可提供建构方法的图示,请大班哥哥姐姐参与到建构游戏中,以大带小的方式渗透建构技能,帮助幼儿提升建构技能。

五、广泛收集素材,制作田园式角色游戏玩具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为幼儿和知识之间搭起了桥梁,是幼儿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是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

农村有着丰富的田园物质资源,且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收集、整理与制作,通过采集、参观等活动鼓励幼儿参与收集,在活动区开展中发动家长参与提供,并根据幼儿年龄、游戏内容等特点,共同制作各类幼儿游戏材料或玩具。如将丝瓜、萝卜、山芋、蚕豆等插上火柴梗或小竹枝,做成各种有趣的动物;麦秆可拼搭成动物、房屋、机器人等。干燥的麦秆轻且浮力大,还能做成各种水上玩具;稻草可编织成蒲席,扎成稻草人,搓成绳,扎成桩,摆成迷宫……这些千姿百态的农村自然物都是幼儿游戏的极好素材,这就是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生成课程、田园教材。

六、科学组织指导,创设田园式角色游戏情节

没有对游戏的组织和指导,就不可能有教育性的游戏,也不能实现游戏化的教育。因此,指导游戏是一门艺术,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既不使游戏失去教育的意义,又不使幼儿失去对游戏的乐趣。教师既不可指手画脚,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根据实际,我们一般采取以下这些方法来指导幼儿游戏:

(1)无痕式指导。在游戏时,教师接近幼儿,并与他们用相同的游戏材料一起玩,貌似自顾自地游戏,不与幼儿交往,其实是与幼儿平行式游戏。这种无痕式的教育方法适宜于结构游戏,这种不打扰幼儿的指导方式常使幼儿更专注于游戏活动。

(2)合作式指导。教师以游戏者身份加入幼儿的游戏中,以商量的口吻偶尔指出问题,引导游戏。如教师询问小吃店:“你们店里有发酵馒头卖吗?”“我有刚进港的新鲜的虾和梭子蟹,你们店需要批发吗?”当发现建洋口阐的幼儿建好后只是在重复开闸关闸的动作,就以水电安装工的身份询问建闸工人:“你们这儿需要安装水电吗?”这样暗示幼儿扩大游戏范围,增加游戏内容,就使游戏情节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3)领导式指导。教师担任游戏中的某一重要角色,在此过程中进行示范,用行动和语言指导游戏。如教师可担任商店经理,指派你去进货我去卖东西他去盘货等。这样,进一步生成了情节,再适当增添有关游戏材料,往往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4)场外指导。教师处于游戏之外,使幼儿保持游戏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教师不担任游戏角色,而是适时解决幼儿提出的问题或发生的冲突,做好幼儿游戏的保障。

七、形成教育合力,共享田园式角色游戏的欢乐

开始曾有些家长有些顾虑,担心幼儿只顾了玩而耽搁了学习。如何做到幼儿园、家庭一体化,形成教育的合力?我们通过召开专题会向家长讲解游戏的作用、印发文稿介绍幼儿园游戏的方案、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游戏开放活动等途径来提高家长的认识,使广大家长真正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与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制作玩具、开展游戏的活动中来。为了让幼儿们也体味一下当年我们玩泥巴的乐趣,我们发出了玩泥巴的倡议,得到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家在农村的家长带来了和好的泥巴。我们来到操场,在地上铺上一块块的一次性桌毯,和幼儿们一起挖战壕,做子弹、建城堡、做泥灶、搓汤圆、捏泥人儿、挖蚂蚁洞……大家的脸上、手上都沾满了泥巴,但笑声却像潮水一般一阵阵漫过校园。家长无不感慨万千,幼儿园通过游戏给了幼儿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让他们也仿佛也回到了快乐的童年时代。

八、优化幼儿园室外教学的形式,提高教育活动的趣味性

在田园课程的教学体系当中进行室外的田园实践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同时,通过合适的课外实践,也可使得幼儿可以对于田园有关知识可以进一步的充分理解。除此以外,进行室外的田园实践还可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室外的田园实践活动,在对于室外田园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时,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游戏化教学形式的应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室外实践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以及效果。

在进行课外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基础性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进行植物的种植,在进行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时,教师也可将游戏的形式融入其中。比如在进行植物种植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将角色扮演游戏的模式融入到时间活动当中,让幼儿扮演植物的父母。从而有效地提高幼儿参加实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可有效地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观念。除此以外在对幼儿园当中高年龄段的幼儿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时,教师也可把幼儿设定为科学家的身份,让幼儿在进行实践的过程当中,对于植物生长的有关数据进行详细地记录。并且让幼儿对于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有关因素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室外实践活动教学时,应当积极地将游戏的形式应用之其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实践教育活动的效果以及质量。

游戏是帮助幼儿探索发现自然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实践行为的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田园课程的体系建设时,应当积极地将游戏教学的理念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田园教学资源从多元化的角度入手设计出更多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游戏化教学内容,从而构建起具有高质量的田园课程体系,通过多样化的田园课程教育活动实现对于幼儿的全面教育。

参考文献:

[1]李亚南.对小班幼儿自选游戏的指导[J].新课程,2021(3).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