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能替代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论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能替代技术

尹艺霏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 250000

摘要: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推广,电力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如何更好地消纳大规模新能源。电能替代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不同形式的能源转化和传输,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靠性。本文通过分析新能源消纳发展现状,探讨其在新能源消纳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电能替代技术;应用

一、引言

近年来,新能源的不可控性和间歇性使得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更好地消纳大规模新能源,成为当前电力系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电能替代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不同形式的能源转化和传输,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靠性。

、新能源消纳发展现状

为使中国能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应把对环境问题的控制作为首要任务。政府在环保上也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逐渐关闭高耗能、高污染的小企业,对大企业实行暂停整顿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大污染排放和能耗,持续减少企业生产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企业的整改只是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开始推广清洁能源,取代高污染的化石能源。并且这些能源已经逐步的被普及应用。电力生产也有很大的改变,过去的电力生产主要依赖于火力发电厂,而目前新的电力生产技术正在逐步普及[1]。中国的水电技术已经发展很多年,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新型能源。此外,在中国有很多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方,有很多的风力发电设施和太阳能发电装置,它们可以把自然中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转换成日常生活中的电能,这样既可以减少燃煤和天然气的消耗,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电能替代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多能互补技术的应用

多能互补技术通过将不同能源的优势进行整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其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多能互补储能技术。多能互补储能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多种能源进行储能,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能量需求。例如,当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不足以满足负载需求时,可以利用储能技术将剩余能量进行储存,以便在需求高峰时释放能量。此外,多能互补储能技术还可以通过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对能量的有效分配和管理,提高储能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二是,多能互补发电技术。多能互补发电技术是指利用多种能源进行发电,以提高发电效率和稳定性。例如,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进行组合,可以平衡不同时间段的发电量波动,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2]。此外,多能互补发电技术还可以通过利用新型能源技术(如海洋能、生物质能等)进行协同发电,实现能源的全面利用和降低成本。多能互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进一步推动电能替代技术的发展。

(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消纳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化监控。智能化监控是指利用传感器、智能算法等技术对新能源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及实现对能源系统的智能预警和预测。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能源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智能化调度。智能化调度是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能源系统进行智能化调度和优化,以实现最优化能量的分配和利用。例如,在储能系统中,通过智能算法对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电网负荷等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然后智能调度储能系统的放电和充电,以便在不同时间段内合理利用能源。三是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是指利用智能化技术对新能源消纳系统进行精细化控制,实现电网的智能化协调和管理。例如,在微电网系统中,通过智能算法对各种能源进行动态调度和优化,使得各种能源之间的协调达到最优状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稳定性。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纳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可持续发展。

(三)储能技术的应用

储能技术是电能替代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能够实现对电能的储存和释放,提高电能替代技术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开发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储能技术,同时提高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储能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平滑可再生能源输出。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这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挑战。利用储能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的多余电量储存起来,以供不足时使用,从而平滑可再生能源的输出。例如,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通过储能系统将白天光伏发电的多余电量储存下来,供晚上或云雨天使用。②调节电力系统负荷。储能技术还可以用于调节电力系统的负荷。当电力系统负荷过重时,储能系统可以向系统中注入电力,缓解负荷压力。当负荷较轻时,储能系统可以将多余电力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波动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③灾难备用电源。储能技术还可以作为电力系统的灾难备用电源。在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电网故障等)发生时,储能系统可以及时为电力系统提供备用电源,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例如,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储能系统可以作为紧急备用电源,维持电力系统的运行。总之,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利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储能技术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结论: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能替代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能源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能替代技术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元化和智能化,包括多能互补技术、智能化技术、储能技术和绿色数字化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电能替代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的转型升级。在未来的发展中,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成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于婷.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能替代技术[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3):313-314+318.

[2]仲逸,沈甜甜.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能替代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