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储运节能减排应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油品储运节能减排应用管理

李娜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炼油部 天津 300270

摘要: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由于储罐、管线和各种阀门的泄漏,产生了大量的油气,这些油气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对油气泄漏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近几年来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总结,结合目前油田公司油气储运工艺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控制和治理:加强管理、合理设计、改进工艺、应用新技术、加强培训。以上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油气的排放,降低油气损失。下面将对控制和治理油气泄漏的主要措施进行概述。

关键词:油品储运;节能减排;应用管理

1.加强管理,减少油气排放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为减少油气损失,应严格控制油气的输入量。根据环境和油品性质,应选择低挥发性油品。在控制油气输入量时,应根据储罐的环境条件和储罐的使用年限、油品的种类及密度来选择适当的储罐容积。

加强油气回收装置的运行管理,以减少油气损失。油气回收装置必须经过设计部门认可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才能投入运行。同时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加强油品储运过程中的设备维护管理,减少设备故障率,并加强油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改善管道保温状况、设置阻火器等,可降低油气损失。

油气在储运过程中的损失,除由原油自身所含的微量的气态、液态物质外,还包括油气在储运过程中由于其他原因所形成的“浮油”。

为了减少油气损失,应加强对输油管线和相关阀门、仪表的管理。对管线和阀门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定期检修油品管线,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做好日常巡检工作,及时发现管线破损或阀门泄漏等情况并处理。当油气管线、阀门等设备发生故障时,应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防止油气外泄。如果储罐与储罐间、储罐与输油泵间出现油气外泄时,应及时关闭输油管道阀门、停止输油泵运行、减少输油量等措施,以减少油气损失。

2.合理设计,优化管线布局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由于各种阀门、法兰、管件的泄漏,造成了大量的油气泄漏,使环境污染加重,增加了经济损失。因此,在油气储运工程设计时,应根据油品性质和油品的储罐高度,合理地选择阀门的型号和数量;根据设备的特性和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法兰连接方式;在管线布局时,要做到布局合理、紧凑、规范、美观,减少管线与地面的夹角。在布置管线时,要尽量减少与设备、建筑物等的距离。例如:在油气集输过程中,油品的输送管道通常是地上管线,由于各种阀门、法兰等处密封不严或易产生泄漏等原因造成油气泄漏。因此,在设计油气集输管道时,应尽量减少各种阀门的数量,使阀门尽量靠近管壁,并选择合适的阀门类型和数量。

在管线布局时,要避免与设备、建筑物等距离太近,以免造成空间上的浪费或产生干扰。

在设计管线时,应尽量避免平行布置管线和交叉布置管线,以免由于空间的浪费或干扰而产生泄漏。此外,还应在管道上设置防静电装置,并设置合理的坡度和弯头。

3.改进工艺,实现节能降耗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要实现节能降耗,首先应从工艺方面入手。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降低油气损耗,提高油气的利用率。如:采用高效节能的输油工艺,减少输油过程中的热损失;采用先进的油气回收技术,回收油气中的可燃气体和油品;采用先进的油气分离技术,实现油气分离后的回收利用。在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工艺方案。如:合理设计油罐高度;在罐区增设蒸汽加热系统;对罐区采取隔爆措施;选用低腐蚀材料等。

加强操作管理,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参数。如:控制油气混输比例、控制油流温度和压力、减少阀门开启次数、加强设备维护等。选择合理的操作方法,减少液位波动对油气损失的影响。如:在高、低液位时采用浮顶罐;在液位稳定时采用双浮筒罐等。降低油气损耗与其储存时间长短成正比。如:提高储罐的保温性能、采用低温储存或采用低温物流等。

合理调节和控制油气输送过程中的参数,减少能量损耗。如:采用液位计等仪表对储罐进行监控;定期进行注水,保持液位稳定;合理设置缓冲罐数量和容积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浮顶罐或蒸汽加热等方式代替储罐加热;对油品进行调质处理后再进入储罐储存。

4.应用新技术,强化节能减排

4.1油气回收技术

(1)油气回收技术是通过油气的回收利用,使大量的油气被回收利用,从而降低油气损耗,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油气回收技术主要包括密闭设备内油气回收技术、密闭设备外油气回收技术和密闭设备内无介质回收技术。(2)密闭设备内油气回收技术是通过在密闭设备内部加装机械密封,将设备内的油气进行分离,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密闭设备外油气回收技术是将储罐内的油气进行收集,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储罐外。

4.2浮顶罐储油技术

浮顶罐储油工艺是利用浮顶的自动开闭来实现对罐内原油的控制,在此过程中,利用浮顶和气液分离器及控制系统使油品分离并实现浮顶的自动开闭。这样就减少了开闭次数,减少了油花在罐壁上的结蜡现象,有利于提高油品质量。并且,采用浮顶可以节约罐顶空间,提高存储能力。

4.3离心分离法

离心分离法是将油品从高压气态转变成低压液态,通过泵把液体打入到离心分离器中进行分离。在离心分离器中加入了一些特殊物质,使油水能够在离心力作用下从高压气态转变成低压液态。这样就减少了油品与空气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了油品的损耗。

5.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油气储运工作涉及的环节多,技术要求高,设备设施相对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只有通过不断地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才能保证油气储运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加强全员教育培训。针对油气储运专业人员数量少、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少等实际情况,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将安全管理、消防知识、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知识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全面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要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再培训,使岗位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性能特点和操作要领。

加强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新员工进入油气储运系统后,要严格按照油气储运工程设计规范和《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要求进行上岗培训和考核。结合岗位实际,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环保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在油气储运过程中,为有效降低油气损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加强管理,合理设计,改进工艺,应用新技术,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石油石化企业要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的要求,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从发展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高度出发,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兼顾、综合考虑。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管理创新力度,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油气储运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德斌.刍议油品储运节能减排应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06):28-29.

[2]张海东,阮强,姜建国.简析油品储运节能减排应用管理[J].石化技术,2015,22(12):266.

[3]荣登科.油品储运节能减排应用管理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2(16):28.DOI:10.13751/j.cnki.kjyqy.2012.16.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