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角度分析师范生就业问题—— 以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教育经济学角度分析师范生就业问题—— 以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为例

黄琪琳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53022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多数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暨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也能涌现出许多新兴教育行业,不仅仅是传统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就业需求,新的工种、新的教育岗位也拥有众多就业机会。师范类学生在将来就业岗位上选择则更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性。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师范生;就业

一、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就业现状

根据广西教育部门近日发布《2022届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广西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 38.3万人,这些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1.65%。从各学科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在 500 人以上的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前三位的学科为理学、教育学、工学。可见教育类专业依旧保持好的就业前景。以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数据来看,截至 2022 年 10月 31 日止,实际毕业人数为 3020 人,其中师范类学生毕业人数为 2519 人,从事教育类行业的人数为1342人,占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人数的 53.28%。此行业类别还不包含与教育相关的私营机构或自主从事教育服务行业。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也多数会选择专业相关的教育职业,教育类职业的分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行业,如市场上许多的艺培机构,其归属为私营企业,许多毕业生也流向了这类型的企业单位。总之,目前广西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良好。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序号

就业单位行业

人数

比例

1

农、林、牧、渔业

7

0.28%

2

采矿业

2

0.08%

3

制造业

20

0.79%

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0

0.00%

5

建筑业

24

0.95%

6

批发和零售业

104

4.13%

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7

0.28%

8

住宿和餐饮业

20

0.79%

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4

1.35%

10

金融业

7

0.28%

11

房地产业

14

0.56%

1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0

2.78%

1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

0.16%

1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

0.16%

1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31

1.23%

16

教育

1342

53.28%

17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

0.75%

1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0

3.97%

1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1

1.63%

20

国际组织

0

0.00%

21

军队

28

1.11%

22

待就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

641

25.45%

师范类毕业生总数

2519

100.00%

(表1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2022年师范毕业生就业行业情况)


二、教育经济学角度分析就业情况

(一)人力资本理论对就业的影响

人力资本需求与大学生自适的差距从各国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来看,经济发展、教育、职业以及工作收入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20 世纪 60 年代,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文中指出,人力资本对于经济的增长是远大于物质资本的提升,与劳动力数量相比,人力资本则是教育的最大程度的体现。这种资本源于正规学校教育、业余培训、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并且,强调正规教育与在职培训在人力资本提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明显,人力资本的提升是与教育 投资有着直接关系的,劳动力市场之中充满竞争,在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流动。同时,个体在工作岗位的获得与能力的体现,也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程度的接受情况。显然,教育对个体而言,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对社会而言,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当代,多数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暨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也能涌现出许多新兴教育行业,不仅仅是传统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就业需求,新的工种、新的教育岗位也拥有众多就业机会。师范类学生在将来就业岗位上选择则更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性。

(二)同伴效应对就业选择的影响

同伴效应指学生同伴对学生个体学业成就的影响。师范生就业单位、就业岗位的选择,受其同伴影响,也可套用此理论。在从事教育类的毕业生中,同地区同单位的情况也很多。他们多是一起寻找就业岗位,结伴而行,相互影响。有的毕业生可能就业意向不在教育行业,但其周围同学都纷纷踏入教育行业的工作岗位,则带动自己选择该行业。

(三)市场结构对就业机会的影响

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结构类型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而师范类院校更像是形成一种垄断。虽然如今社会,教师教育工作行业大部分无需师范类专业毕业,仅需持有专业教师资格证即可任教,但师范类院校毕业生还是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具有明显优势。经过调研,公办用人单位在选择教师时,多考虑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其他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因此,师范类院校在此市场结构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优势,此毕业生们就业情况较为良好,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也较高。

三、小结

通过对师范类毕业生进行教育经济方向的分析可知,就目前社会情况而言,师范生有较好的就业前景与就业机会。但作为高校,还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改进:1.应根据社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2.要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服务。不仅城市就业岗位多,基层教育也需要人才去提供支持。当今我们的社会发展不均衡,导致农村和城镇教育资源倾斜严重,县城乡村条件苦,城市生活成本压力大,这也成为毕业生就业选择时的难题。因此需要高校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实现毕业生个人的发展、服务岗位的发展。3.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创新创业。虽然师范类就业前景可观,但竞争压力也不小,师范类毕业生也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转变为自主创业的技术保障,创造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戚晓薇.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再认识与教育干预探究——以教育经济学为基本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84-86.

[2]吴迪.大学生就业:愿景与现实——教育经济学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4(04):135-139.

[3]史仁民.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结构分析[J].商业时代,2007(05):92-93.

[4]杨晓雪.从教育经济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问题[J].纺织服装教育,2017,32(03):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