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分析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对策

许祎

重庆市万州区武陵初级中学  404199

摘要:通过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频率分析总结出,大概有70%以上的卫生事件都与学校相关,与学校相关的突发事件源头最多的就是关于传染病问题。学校是一个封闭的场所,人群接触较为密切,因此也是传染病高发的重要场所。学校传染病卫生事件除了与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相关之外,也会受到健康教育,机制、体制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家长、学生以及学校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想要降低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频率,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现状,建立出与其相关的防控机制体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同时做好学生的检查体检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关键词:传染病;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传染渠道;预防对策

前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质内涵就是指,给公众健康、安全以及社会造成较为严重损害的、并且是突发性的重大职业中毒和食物中毒,以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传染疾病疫情,以及对其他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危险及影响的重要事件。针对我国而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率相对于其他场所要高出很多,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对学生的身体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会对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产生根本影响。

一、影响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

(一)应急队伍力量薄弱

    在传染病预防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我国应遵循逐级响应按归属地管理等原则。当学校一旦出现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首先应将此问题上报到学校所处的地区,然后由地区上报到市级,省级等一系列部门,但是通过对当前我国学校以及各地区的疾控机构的传染病预防现状分析总结出,各地区疾控中心流行病科从事传染病管理以及预防的相关专业人士的数量较少,整个应急队伍的力量较为薄弱,因此一旦学校出现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常常出现应急不及时、无法及时解决疫情等一系列现象。传染病以及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从业人士较少,就会对感染者救治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传染病原在学校中快速蔓延[1]

(二)师生传染病防治意识薄弱

    虽然当前我国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公共卫生课,但是通过对学生的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度调查发现,学生对于传染病的了解程度较低,在传染病防治宣传过程中学生的参加积极性较差,也无法配合学校真正的做到参与到传染病防治宣传中去,教师对于传染病的认识度也不够全面,就导致学生一旦出现传染病没有进行及时的隔离救治,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几率。

(三)传染病防控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卫生监督部门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标准以及学生的健康质量,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与落实,没有建立严格的防控机制以及防控策略。很多地区的卫生防疫部门在对学生卫生健康以及学校的卫生健康检查过程中,只是为了敷衍了事,多数情况下只是按照流程办事,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以及学生是否带有感染源,因此就导致学生自我感染传染病后而不知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卫生监督部门也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进行了干预,从而导致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无法全面落实,传染病等一系列问题无法解决。

二、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保障各项措施落实

    通过对以上问题分析,总结出要想对传染病进行防治,并且降低传染病的发生频率,首先学生家长与教师都应提升对传染病的重视度,将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成长、家长工作与生活以及教师授课中的重要课程内容,利用多样化的宣传策略,宣传传染病的危害以及影响性,从而提升社会各界人士对于传染病的重视。学校可以利用宣传单,宣传栏,专题报告等一系列形式提高家长,教师以及学生的认知程度,强化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从而降低传染病的发生频率,最终达到杜绝传染病发生的目的。

(二)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机制

    由于学校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较为高发的场所,因此各级政府应针对此问题提升重视度。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学校的当前现状,建立出完善且全面的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机制,同时应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加强管理机构的建立,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提供保护。预防机制以及管理机构的建立,各级政府应指派专门的领导人员进行负责把控,同时应加强各地教育以及行政卫生部门的参与度,保证传染病预防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各地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现状,合理地建立公安,财政,新闻,教育以及卫生多个部门的协调互通,坚决将传染病预防工作落实到实处,强调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性和持久性[2]

(三)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当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应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当发现学生携带传染病毒后,应及时进行隔离。应严格落实学生晨检工作,做好学生的定时体检,避免传染源在学生之间传播散布。

通过对一系列传染病的特征分析,总结出很多传染病都是来源于一系列的昆虫、害虫等动物,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老鼠,害虫等一系列带有病毒病菌的动物的消杀,切断传染源的传播途径。由于传染病生物学特征和种类较为多样,因此学校还应定时的对学校以及学生教室、宿舍环境进行消毒,降低传染源的传播。

除此之外,为了降低传染病发生频率,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现状以及学生的身体质量提升疫苗的接种率,帮助学生建立坚固的免疫屏障。通过对当前我国传染病疫苗的效果以及接种人员的普遍表现分析,在学生未成年之时,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可达到80%左右,这就说明加强易感人群的流感疫苗的接种,能够对流感病毒产生较强的抵御作用,如果接种人数达到90%以上,那么就会对传染病形成一个坚固的免疫屏障,降低传染病的发生概率,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结论:通过文章所例举的问题以及制定出的相对应的策略,总结出学校应对学生做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以及宣传工作,同时应切断传染源,保障学生和公共卫生的安全。各地政府应做好应急预案处理以及管理规范工作,当发现传染病患者时应及时对其进行隔离,做好相应记录,然后密接人员应及时进行检测,避免传染病进一步扩散,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指数。
参考文献

[1] 孙荣彬. 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及对策分析[J]. 医药前沿,2021,11(32):188-189,192.

[2] 孙琼. 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及对策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21(1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