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院感染管理在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新形势下医院感染管理在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李彦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事关医疗安全、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发展。有效的感控管理机制能大大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在新冠疫情流行形势下加强对医院感染工作的控制,建立医院全员参与感控组织体系、风险评估效果评价追责机制,健全医院感染监测、预警及快速处理信息化管理机制。通过对各种问题的有效整改,能够帮助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感染控制;作用

一、医院感染管理在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从新冠疫情爆发,到如今常态化抗疫形势下,院感管理是贯穿整个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医院感染管理涉及的医学知识甚广,需要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储备。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医院负责人报告。对医院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医疗废物的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对医院感染暴发时间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件进行审核。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院长交办的其他工作。一个医院的运行,离不开医院感染管理科,因为医院开展的各项工作,必须有制度约束;有了制度,还要看落实情况,效果检验评估及反馈,然后监督整改,不断完善,以保障患者安全,保障医院良性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就是保障医院这颗卫星良性运行的监控中心。

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1、重视程度不足。医院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对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很并没有形成严格管理监督意识。在重点的医院感染部门,比如妇产科和外科,从科室的清洗医疗器械以及消毒灭菌方面,医院甚至不具备这样的消毒设备及技术,在全程实施操作的时候并没有相关消毒管理医务人员的介入和干预,促使整体医院的医护职责十分混乱,缺少管理明确性。

2、消毒设施方面的不足。消毒剂使用具有不规范性。而且在消毒剂配置时未进行消毒剂的浓度监测,完成消毒之后也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效果监测,给患者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医院的洗手设施也十分简陋,洗手步骤过于简单,对于皂液的使用也和卫生要求之间不相符,很难达到医疗卫生基本要求。导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手卫生指征不知晓,患者更加不会注重自己手卫生的问题。

3、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有待提升。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比较差,针对一些具有传染性的患者,他们没有执行标准预防加额外预防的措施,甚至不戴口罩和手套就接触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之后也不注重自我隔离,进而加大了对医院中其他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部分基层医院内的医务人员都没有标准预防的意识,并缺少专业的防护知识,消毒专业知识储备不充足,对于清洁消毒方面的了解程度以及相关常识掌握都十分缺乏,医务人员自身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水准有待提升。

三、医院感染管理在感染控制工作中的整改对策

1、建立感染控制的长效机制和追责机制。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机制的通知》,健全全员参与感控及问责追责制度,医院实行感控管理长效机制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高度重视,临床科室执行力提升。建立全员参与感控质量长效工作机制和严格的效果评价追踪追责机制,是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举措。

2、充分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统筹管理。实行长效机制后,运用医院管理一体化平台和感染管理监测系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实时监测、警示干预、可追踪溯源。利用电子信息化技术,通过视频实时监控、回馈查阅,结合院感专职人员现场观察可以获取准确数据,使得感控督查方式更加客观。感染综合防控措施的闭环管理,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新冠疫情背景下,感控工作从质和量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多元化统筹,分层分级分重点建立良好感控体系,增强医务人员感控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创新培训方法,制定评估方案、构建考核追踪体系,优化信息流程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最有效方法。

3、不断健全并完善感染管理体系。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起步较晚,每一次感控的巨大进步与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把感控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近些年来,医疗机构感控意识日益增强,感控知识掌握程度和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医院感染率逐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然而一直以来感控管理方法仍较分散,尚未形成系统化体系。建立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合理配置院感专职人员,充分发挥院感专业人员科学防控的优势迫在眉睫,需要社会、医院层面更加重视与支持。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省联防联控机制政策要求,实施长效机制研究,进一步探索创新管理方法,发展感控专业,确保感控质量持续改进。

4、提升医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整体的监督管理力度。医疗机构内的行政监督需要有效加强,让制度落到实处,特别是针对基层医院内的综合重要部门消毒灭菌工作更加需要给予严格检查,并且定期针对医院内的环境和消毒灭菌物品等展开深入监测,同时组织检查考核,针对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做到及时反馈并给予处理,方便加强医院感染的相关管理工作,这样才可以充分提高基层医院内部的整体医疗水准,进而有效加强基层医院的形象以及行业内竞争力。

5、提升医院内部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有很多医疗机构的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比较低下,而且他们也不是专业的感染管理人员,缺少相关管理知识,使其在工作过程之中出现未监测或不知晓等现象。所以,医疗机构需要切实加强对于医务人员整体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他们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内的医院感染工作整体管理水准。此外,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教育提高广大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感染的知识培训,同时,对非医护人员也要进行教育,如病房内达到的配餐员、卫生员、护工。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

6、严格落实监测制度。根据感染管理有关规定,每个科室都要制定出定期、定时消毒监测制度,感染科按照一类、二类、三类环境,每月进行1次空气细菌培养、检测室内空气菌落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监测每月一次;紫外线灯的监测每季度一次,对不合格的紫外线灯立即更换。控制医院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引起重视,它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也体现医院管理水平。

结束语

总之,由于当前全球环境污染的加剧,各种罕见的感染性疾病和新的病种接踵而来,尤其是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爆发和流行,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新形势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俊阳.三级网络管理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5):133-135.

[2]杨和伟,林海.上海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21(23):247-249.

[3]苏丽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J].齐鲁护理杂志.2022(19):480-481.

[4]王海平.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体系中医院感染管理的作用[J].求医问药.2019(22):53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