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栽的保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论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栽的保活技术

陈晓琼

445122198406132721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树是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园林绿色工程建设期间,必须采取有效的大树移栽管理技术,合理的控制大树生长所需的水分、营养、光照等因素,提高大树移栽的成活率,创造一个美丽的城市生活环境。因此,研究分析大树移栽管理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大树移栽;保活技术

引言

大树移栽在很多园林绿化项目实施中存在盲目性,在技术方面还不够全面,未能有效掌握大树移栽必备条件的情况下,就进行施工,急于求成的行为不仅不能有效提高绿化、美化效果,反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移植前树种的选择、移栽季节的确定,起苗时注重原生土球的作用、切根面辅涂封口漆,移栽时辅助以生根粉等药物、水分供需平衡,移栽后水肥养护等技术环节对移栽存活率的影响进行了评述,为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提供借鉴。

1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栽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树木移植已成为城市景观工程的热点。树木移植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必备技能之一,可以凸显绿化工程师的技术水平。时至今日,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树木移栽技术开始大规模应用于园林绿化。树木移植的主要对象是胸径大于或等于10cm的树木,这要求树种处于发育完全或基本形成的状态。树体生长旺盛,树枝健康,根系浅,真实生长再生能力强,没有病虫害的困扰。在我国园林绿化工程中,树木移植技术的应用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加强技术技能,改进施工方法。一是树木移植的主要对象定型,树木较老,移植工作人员忽视了其再生能力,导致部分树木死亡或枯萎。二是树木移栽工作中,工作人员对树冠的处理工作还不到位,导致一些树木生长不好。第三,由于人力有限,树木移植工作需要机械操作,容易对树根造成损伤。二、根系是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直接影响树木的活力。

2园林绿化工程中大树移栽的保活技术措施

2.1大树移植前保活措施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苗木资源,保证树木成活率,需要在移栽前进行合理科学的移栽前存活措施,选择优良的苗木品种,进行一定的根茎修剪处理,加强根系活力,以保证后续移栽成活率。在移栽苗的选择上,应选择胸径在30 cm以下的非珍贵苗,往往这类苗正处于生长发育繁茂期,移栽成活率较高,慢苗期较短。然而,胸高直径在30 ~ 100 cm之间的树木通常年龄过大,根系分布广泛,导致移植成本高,成功率低。因此,不鼓励移植这种树木。还可以选择区域苗圃生产的成品苗,根系发达,成本低,后期生长条件好,有利于提高绿化工程的实施效果。移栽前应遵循近似生境原则和树木势平衡原则。近似生境原则是指移栽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应优于原生地,包括光照、温湿度、土壤特性等条件,以保证移栽树木的生长潜力。树木潜能平衡的原则是保证树木移栽前、中、后期水分和营养的平衡。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根系的吸收根会受到严重破坏,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能力会明显不足,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因此,移植的树木往往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缓慢苗期。同时,根据不同的树种类型,慢苗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因此,在整个移植过程中,要注意树木的水分和营养。移栽后,树木应美观科学地修剪和摘叶,并补充水分和肥料。

2.2挖穴施肥消毒

按比大树土球直径大20-30cm的空间挖移栽孔,在孔底加入分解后的有机肥。用土壤消毒杀菌剂、根粉、根病康和树木移栽营养液混合均匀地散布在整个移栽点。园林绿化养护药物,最好是系统用药,不是单一用药效果会更好。例如,单独使用生根剂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生根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单独使用针液营养液也能及时为树身提供营养和水分,但不难发现,到了后期,尤其是夏季,原本生长良好的树木会突然干枯死亡。原因是一次性使用营养液或注射器激活液,可以及时刺激花蕾和枝干生长出来。但是,如果任由树叶和树枝过早地长出来,根系不长出来,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总养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树木的总养分需求,容易造成树体内营养不平衡,造成树芽死亡。此外,如果只使用生根剂而不使用抗根腐病药物,对易生根、耐水的树木有好处,但对不易生根、耐水的树木容易引起根腐病。无论使用多么好的生根剂,根腐病都会消失。因此,对于新移植树木的养护,必须系统地进行,才能更好地保证成活率。并改善药效,疏通导管和维管束,促进药物吸收和药效发挥,使树体恢复活力。如果有病虫害,根据不同的病虫害,及时选择不同的药物,对症治疗,才能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

2.3大树移栽施工策略

目前在我国园林绿化工程中,树木移植采用的主要方法分别是土球移植和裸根移植。根据搬运方式的不同,土球树移栽可分为夹板、棕绳和裸土三种搬运方式。由于树木移栽成本较高,在移栽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树木原有形态不变,不得修剪或改变树木原有结构。在有土球的树木移栽中,土球的大小与树木成活率有较高的相关性。对于常青树来说,大的土球会限制它们的生长速度。而大土球对主根发达的树木生长有促进作用,能促进主根对水分的吸收。落叶树种土球的直径根据其胸高处的直径来确定。一般来说,落叶树种的土球直径为胸高直径的6 ~ 8倍,在这个范围内的土球直径更适合生长。挖掘大树时,施工人员首先要用支撑杆支撑和加固树干,将影响挖掘的树枝捆扎起来,清除树木表面的浮土,使其露出表层根系。以树干为圆心,半径为地球球的大小,用工具向外挖。一旦到达土球的指定高度,就可以停止挖掘。移栽时,可以用苔藓、包袋等强壮的树枝进行包裹处理,从而避免树木水分流失造成死亡,保护树木的生命。树移植成功后,用三角支架支撑,防止树因风等问题倾斜或倾倒。同时,浇足够的水给树补充水分。

2.4大树移栽之后的养护管理

树木移植后,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移植工作都完成了。应进行细致的养护管理,减少树木叶片的蒸腾作用,减缓水分流失。本项目采用疏枝、摘叶的方法来控制叶片的蒸腾作用。为了减缓水分的流失,减去1/2的枝叶,用草绳包裹树干,防止水分从树干孔中蒸发。此外,大树定期喷养护。修剪后的树枝应及时涂上防腐剂,以免伤口腐烂或病虫害。叶子绿色有光泽,枝干水分充足,颜色正常,眼珠饱满或发芽的枝干正常,这时可以进行常规养护。叶子变绿而失去光泽,树枝干燥,芽眼或嫩枝枯萎,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土壤干燥应立即浇水,土壤不能进行叶面,树杆周围环境喷水。留多枝干可适当抽干部分枝叶,水分充足,枯黄,落叶,应及时排水。在树木移栽点周围筑土堰,高度控制在15 ~ 20cm之间,脚踩牢固,避免浇水时漏水问题。移栽时,第一次浇水应在24小时内灌透,使树根与周围土壤紧密接触。3天后第二次倒水,7至10天后第三次倒水。在此期间,树木应通过设置支撑物的方式固定,避免吹倒树木和在风中倾斜树木。本项目选择井字框架支架的四个角,以保证树木的稳定性。

结语

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大树移栽是一项消耗大且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大树的再生能力比幼龄树要弱得多,成活率低,养护难度也远远大于树龄小的树。本文就有关大树移栽的成活率低、保活措施及施工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目的是更好地提高大树移栽质量和成活率,促进风景园林建设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游海.浅谈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植的利弊[J].新农村(黑龙江),2019(7):149-150.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9(1):146-150.

[3]杨志德.园林工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3):3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