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三全育人”方式方法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三全育人”方式方法实践研究

杨勇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市 224005)

摘要:“三全育人”工作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主张,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的实践创新。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三全育人”工作仍面临思想定位尚不明晰和长效机制亟待完善的现实困顿。基于此,提出加强主体意识,全面达成育人共识;革新办学理念,强化思政过程育人;加大领导宣传,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实践路径,希冀对塑造全方位育人格局、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三全育人”;现实桎梏

一、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三全育人工作的价值意蕴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职院校高度重视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人员的“主力军”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1]。“三全育人”模式作为“立德树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尤为要求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具体包括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党政领导干部、辅导员等。同时,也要求积极调动外界力量,如政府、家长、社会团体等,为“立德树人”提供强劲支持。其中,“全程育人”是指把“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贯穿于整个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以学生成长为核心,构建一个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可持续的贯穿式育人链,通过紧密联系各育人主体,推动育人资源在内部和外部良性循环发展。就高职院校这一层面来看,“立德树人”是一项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和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任务,不仅强调培养的阶段性,还特别注重体现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全方位育人”注重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纵向与横向、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概而言之,“三全育人”就是要在“培养什么人”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以整体谋划与系统行动来达到“如何培养人”的目的。

(二)体现教育类型的实践创新

高职院校是实施类型教育的主要阵地,具体培养目标就是可视化人才[2]。因此,面向新时期,高职院校要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把“三全育人”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三全育人”是一种体现高职教育类型特点的实践创新,实际包含课堂教学、课外交流、课外活动、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不同方面,具有生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并且,“三全育人”能够将工匠精神因素嵌入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传承与弘扬。就职业教育这一层面而言,实施“三全育人”,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良好品质。“类型定位”是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的实践出发点,以明确职业教育的主体职责为基础,不仅能够动员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全体人员,推动企业和学校的协同育人[3],还可以利用激励和考核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塑造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职业教育网络。

二、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三全育人工作的现实桎梏

(一)思想定位尚不明晰

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和技能人才。然而,对于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而言,职业教育却是一种以“学一技”、“得一技之长”为目标、以“学技”为着力点、以“修德”为着力点的学生,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职业选择。目前,尽管高职院校党委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但是,部分专业课教师仍然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放在学生专业能力上,即部分教师认为这才是学生就业的根本,尚未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说明的是,市场主体对职业学校毕业生会实施差异化考核标准。具体而言,部分单位非常重视应届生的动手能力,会考察应届生在学校所学到的各项操作技能,以及取得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也有部分单位较为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认为毕业生的技能稍微弱一点不要紧,可以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但良好道德修养、团结合作精神、谦虚好学的态度等优良品质是优秀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品质。概而言之,深入高职教育领域,不同育人主体与单位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程度与评估标准存在显著差异,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三全育人”过程中面临着全新挑战。

(二)长效机制亟待完善

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亟需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但必须承认的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基层组织都将“三全育人”视为一个阶段性的任务,习惯于一鼓作气,创造出一些“亮点”、“品牌”,尚未形成一个长期的、规划和部署,以及系统性工作体系。由于“全员育人”的观念还没有形成,职业学校教师的育人积极性普遍不足,如果不加强组织行为,并通过制度来巩固。那么,“三全育人”的积极性就会减弱。此外,鉴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多采用“2.5+0.5”或“2+1”的学制[4],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在企业实习。这种教学方式与学校的教育环境脱节,使得教育的持续性和长效性很难保持,教育的质量也很难保证。因此,由于缺乏基层组织推动“三全育人”的机制,教师对“三全育人”的积极性不强,以及学制的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长效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三全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主体意识,全面达成育人共识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高校党委要把好“牛鼻子”,守好“三全育人”这个关键环节,认真学习上级关于“三全育人”的方针和政策,深入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关于“三全育人”的重要指示,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对广大教师的引导作用。高职院校可利用“三会一课”和党日活动等形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人人有责”责任感。与此同时,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业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加强,通过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加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全体教职工可以利用参加支部学习、教研室活动、部门教职工理论学习或个自己的工作岗位,挖掘育人元素。例如,主讲教师从“课程育人”的视角,致力于做好“课程思政”;从资助育人、管理育人等角度出发,辅导员、班主任要在做好“扶智与扶志”、挖掘学生表象问题背后思想根源问题、加强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价值引领等方面下功夫。除此之外,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要从服务育人的视角出发,努力以自身服务态度及高超服务水准感染、影响学生。从科研育人这一角度而言,科研人员应致力于在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研究热情、培养学生敢于攻坚克难精神品质等方面做出努力。

(二)革新办学理念,强化思政过程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指以达到某种思想道德目标为主要目标,将教育对象作为主体的一种教育活动。高职院校的办学原则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部分校企合作办学的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符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要求。学校育人要从大学生的入门教育入手,注重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高职院校应对学生展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人生发展计划,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夯实坚实基础。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开展爱校、敬业、爱国、奉献等相关活动,培养学生为社会所用。

(三)加大领导宣传,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情,也是全校教职工的职责。只有全体教职工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气氛,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大力宣传“三全育人”这一全过程的德育工作。具体而言,深入到高职院校工作体系,应做到: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上下密切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等,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还应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学校的领导小组考核中,进行全面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胡筱萌.工作搜寻理论视域下轨道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6-72.

[2]徐珍珍,邵建东,孙凤敏.“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双高”院校人才引进政策文本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3(6):61-66.

[3]平和光,郝卓君,孟凯.新时代新奋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21(33):24- 31.

[4]本刊编辑部.鲁昕:“860万”意味着什么[J].职业技术教育,2009(24):24-36.【基金课题】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四史”学习教育成效提升研究》2021SJB1043

【基金课题】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专项研究课题《“五措并举”构建高职院基层党组织育人体系研究》DJ2022B020

作者简介:杨勇,1982.8.16;男,河北廊坊人,硕士,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党建与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