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工程管理中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

高娜

320602198911176522

摘要:当前,建筑业迅猛发展,使建筑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建筑行业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也面对新的机遇和新的考验,特别是建筑行业的经营管理。因此,为了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能够有效地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就必须针对项目采取合理的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管理和相关的优化方案,来加强项目的管理。所以,作为管理者,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必须根据项目的实际进程,确定最佳的计划,从而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率。

关键词:现场工程管理;原则;创新管理

引言

施工项目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降低造价、加速施工进度的关键。它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重要。在新的情况下,我们应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建设工程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一)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随着招投标合同机制的逐步市场化,建筑企业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意识也逐渐转变,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步增强。项目和施工单位责任不清,激励不足,约束松散,项目建设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工程建设工程的建设经营要不断进行改革,以满足建立起符合现代公司制度的需要。

(二)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要求

施工企业的过度竞争、相互挤兑和压价现象仍时有发生。在此情形下,承包商在合同签订时,由于合同条款的不公平,导致承包商在合同履行中处于不利地位。在项目施工中,由于设计和监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工关系,使得设计和监理之间的职责难以确定,从而造成了某些职能的错位。行业、区域的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很强。行业壁垒和地区壁垒是影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尽管建筑施工行业存在很多问题,但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行业的国际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亟待变革。

二、现场工程管理创新原则

(一)确保施工单位有效联系的原则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很多建筑工程都会涉及多个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之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对这两种矛盾的认识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会产生一些误差,为工程建设工作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要确保整个项目的建设可以按时、顺利地进行,并且可以对工程的质量、进度进行有效地控制,就必须要将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这就需要我们对现场施工管理展开有效的控制,并对其进行创新,以确保施工单位之间的有效联系。

(二)科学协调地方统一原则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论证、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与一个工程的可行性密切相关,而工程的可行性又与整个工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局部程序的正确处理以及与之对应的处理方式,与目前施工体系的建设等有关,都是现场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施工管理中,不仅牵涉项目的各个方面,而且与项目的实际情况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如何正确地处理好、协调好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对于提升项目的质量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三)坚持科学的采购工程质量管理原则

如何在工地上进行好的项目管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进度有很大的影响。要想控制好项目的质量,不仅要对项目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及时地认识,而且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监管制度,遵循科学的原则,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水平。

三、影响项目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人为干扰因素

这些干扰因素具体包括了决策失误,行为失误等,它们都是影响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管理和决策方面,它们的影响力更大。所以,对项目经理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要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指挥协调能力。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长,施工人员,质量安全人员,造价人员,材料人员必须具备诚信和能力,可以胜任自己的技术业务工作。对于严重失职和无能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补充和调整。

(二)物质干扰因素

同类型的材料在使用时,也会产生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的质量和造价。项目经理要指导材料部,按照材料的质量标准,按计划将材料分阶段分批运到工地。所提供的材料和半成品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质量合格证,比如出厂合格证,对材料供应商的信用水平和供应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核,防止出现采购回扣、以次充好等违规行为。

(三)机械设备的干扰因素

机械选型不当、供货不及时、运行中出现问题等会对正常施工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发生。这些问题与施工准备过程中的机械设备配置、电力设备的使用范围等有关,需要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制定相应的初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机械使用问题,要强化岗位责任制,要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解决掉,还要制定好机械使用的应急预案。

四、现场工程管理的具体创新措施

(一)引入绿色管理理念

提出了“绿色”的管理理念,即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既要关注效益、效率,又要关注环境友好。当前,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日趋严峻,工程管理人员应主动增强环保意识,注重在工程建设中的环保工作,将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将噪声,光污染等降到最低。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重视工程的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污染,实现业主、建设方和社会的双赢。

(二)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施工企业相关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要想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必须有制度保障。有些公司坚持“百年不变”的经营理念。他们的很多规章都是在很久以前就按照社会的形势和市场经济的状况而制定出来的,有的已经陈旧,有的不适合现在的市场状况。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不够完善、不能及时更新的问题。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体系能够推动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一个落后的施工管理体系则会对施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对项目管理的管理制度、招投标管理办法和工作监督考核办法、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和检测单位的奖惩制度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并且要将这些制度严格地贯彻落实。

(三)采用科学的方法,实行统一的工程质量管理

一般说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改进质量管理。一是要制定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对建筑企业的工作内容进行白纸黑字地规定,并对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进行分工。二是加强对工地施工安全状况的监测,构建一种以建设单位为主体,以监理为重点的高效安全管理体系,使施工事故降到最低,降到最低。

结束语

总之,当前的建筑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若出现了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不能有效识别、施工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要保证施工的效率与质量,还要将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以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参考文献

[1]杨世栋.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探讨[J].信息周刊,2020(9):1.

[2]许太宗.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对策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53-154.

[3]杨川.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砖瓦世界,2020(6):175.

[4]梁小文.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智能城市,2020,6(1):100-101.

[5]关礼,梁艳国.现场施工管理在路桥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实践微探[J].科技创新导报,2021,15(3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