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的连续护理效果及对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2
/ 2

【摘要】目的:探析艾滋病患者的连续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对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 方法:将2020年1月到12月我院的5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睡眠质量在干预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实施连续护理,患者的自护能力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艾滋病;连续护理;效果;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睡眠质量

艾滋病属于一种常见的传染疾病,其会对人体产生巨大危害,其多因为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所致。艾滋病会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使得患者的免疫功能丧失。发生艾滋病之后,患者容易感染其他相关疾病,并容易有恶性肿瘤,病死率相对较高。艾滋病病毒在人体潜伏期一般是8年到9年。病毒在潜伏期之内,患者可能无症状。发病之后,有持续发烧以及盗汗等,影响患者的睡眠与生活质量,需要对艾滋病实施科学治疗及相关护理[1-2]。连续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在不同疾病的治疗中获得良好应用效果。本次2020年1月到12月我院的5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分析2020年1月到12月我院的5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20年1月到12月我院的5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护理,每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范围21-82岁,年龄均值51.50岁,高中以上8例、初中以上10例、大专以上7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范围21-83岁,年龄均值51.96岁,高中以上9例、初中以上11例、大专以上5例。两组基本资料可对比(P>0.05)。纳入标准:资料完整的艾滋病患者;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的艾滋病患者;意识模糊患者;合并肝肾以及心脏等器质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常规护理需要对患者实施艾滋病的口头指导,使其了解用药内容以及饮食情况,保证其饮食的科学性。

观察组:连续护理。首先需要建立连续护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并积极落实护理方案。还需建立属于患者本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并记录护理相关信息与疾病情况,之后完善护理档案内容。鼓励艾滋病患者积极参与护理过程。护理人员还需要发放与连续护理相关的教育与指导资料,并逐一进行解释,争取患者家属配合。然后,护理人员需要懂得相关心理咨询知识,并在护理过程中对有不良情绪患者实施必要情绪疏导,通过互动以及放松疗法,使得患者获得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服务。提醒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本人用药以及饮食过程的监督,纠正其错误操作。最后,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以及跟踪护理,将随访结果上报,集中讨论患者在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是前两者占比之和。生活质量评估以SF-36量表为依据,评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自护能力评估以ESCA量表为依据,评分范围0-172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的自护能力越好。睡眠质量评估以PSQI 量表为基础,范围0-21分,评分与睡眠质量成反比。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pacer.gif±s)、计数资料行t检验、c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护理效果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25

15(60.00)

9(36.00)

1(4.00)

24(96.00)

17(68.00)

8(32.00)

0

25(100.00)

对照组

25

5(20.00)

12(48.00)

8(32.00)

17(68.00)

5(20.00)

12(48.00)

8(32.00)

17(68.00)

c2




6.640





9.524

P




0.010





0.002

2.2两组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观察组艾滋病患者的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在干预前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

表2两组艾滋病患者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spacer.gif±s,分)



睡眠质量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观察组

25

18.30±0.63

4.02±0.75

72.895

0.001

52.63±10.30

140.32±21.63

18.301

0.001

50.39±10.48

90.98±5.63

17.060

0.001

对照组

25

18.34±0.39

12.63±0.99

26.831

0.001

52.78±14.30

85.30±10.30

9.226

0.001

50.48±10.77

70.20±2.30

0.953

0.001

t


0.270

34.331



0.043

11.483



0.030

17.084



P


0.788

0.001



0.966

0.001



0.976

0.001



3讨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数年或是更长潜伏期会发病,患者可能因为自身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多种其他疾病,甚至存在肺炎以及肠炎感染,需要对其实施及时治疗以及护理,避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常规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的实施,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护理效果有限[3-4]。连续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关注患者从发病到治疗、护理的细节,护理措施落实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情绪疏导、健康宣教等,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并结合家属的配合,了解患者在护理中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连续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且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被提升[5]

综上所述,艾滋病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自护能力明显改善,且提高整体护理效果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郑国华.连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6):1176-1178.

[2]梁丽娜.连续护理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2):120-121.

[3]肖燕灵,韦芳.连续护理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3):356-357.

[4]王翠兰.连续护理干预对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2(9):217-218.

[5]徐丽霞,蔡艳,王晓波.连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6(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