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畜牧兽医管理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加强畜牧兽医管理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裴国柱

梨树县小城子镇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站  136515

摘要:若要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做好畜牧兽医管理工作是最关键的前提条件,因为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优劣。科学的畜牧兽医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反之则会有碍于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甚至还会起到负面影响作用。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畜牧兽医;增强管理

社会大发展的同时,畜牧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虽然动物疫病是一直存在的,但在动物发病过程中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难度加大,这就要求防疫人员必须严格对待。当前,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畜牧业是否能够良性发展,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本文就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需加强畜牧兽医管理做出以下论述。

一、动物疫病发生的新特点

1.1动物疫病种类较多 危害较大

目前来说,我国动物疫病的流行新特点是种类多、危害大。近些年发生的动物疫病,比如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牛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而引起这些疫病病原的细菌或病毒等毒株种类繁多,发生的病情原因复杂,且潜伏期较长,很难被发现。动物在染疫病后症状较为严重,极易导致动物群体死亡。近年来,随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推进,一些科学有效的防疫措施应运而生并应用到各养殖场,在疫病防疫上,有效地抑制了病原传播。但对于那些病毒、细菌等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致病体,在消杀上有一定难度。由于动物饲养规模较大,对于疫病防控水平的要求也大幅提高,这给我国畜牧业的顺利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1.2病原繁殖速度快 防治难度大

动物疫病的病原繁殖速度较快,且在繁殖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异,也就是发生基因突变,而变异后的病原繁殖和传播速度会加倍增长,这样就较容易发生大规模的疫情暴发,对畜牧业及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畜牧产品进出口贸易也在大幅增加,而全球畜牧产品的流通也会加快疫病传播速度,加大了我国疫病防控工作压力。对于突发性的动物疫病,需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与治疗措施,保证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

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不足

2.1动物养殖户管理水平较低

一些规模小、养殖专业水平不高的养殖场,饲养管理水平欠缺,

没有接受过养殖学习以及防疫等专业技术培训,养殖专业理论知识欠缺,出现养殖方法不合理、检疫措施不科学等现象的发生,导致疫病的传播。有些养殖户在进行动物养殖时,不重视疫病的检测与预防,不重视动物生存环境,而养殖环境卫生的不达标,为病原滋生、繁殖提供了温床,为疫病传播提供了条件。养殖户对畜类缺乏科学安全的管理,严重危害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2疫病防控观念欠缺

有些养殖户忽视动物防疫,且没有防疫观念,对重要疫病净化意识不强,在养殖过程中,没能进行严格消毒,持有侥幸心理,就算有消毒与防疫条件,也不进行严格消毒,没能切断疫病传播途径,也不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使畜牧养殖存在大规模暴发疫病的隐患,等疫病发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晚。

2.3疫病处理方式不科学

养殖人员缺乏科学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就无法采用科学的疫病处理方法,单凭个人经验进行处理,给动物喂药,也不知晓发病原因以及病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只根据表象盲目用药,如果是疫病便无法根治病原,更无法阻止疫病的传播。不科学的疫病治疗方式,非但不能改善动物病情,还会导致疫病蔓延,加大传播性,给畜牧业的安全发展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2.4疫病防控专业人员欠缺

许多养殖场缺乏疫病防控专业人员或专业兽医,不但不能医治动物疾病,也无法制定有效的动物防疫规则和动物突发疫病时的应急方案,动物疫病防控专业人员的缺乏,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难以在动物疫病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强化畜牧兽医管理 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3.1加强组织领导 责任落实到人

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首先应以政府为主,全面支持并参与领导

管理,以强劲手段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只有政府重视,才有可能展开大规模的防控工作,也才能够使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并且还需责任到人,加强防控力度,上级领导与下级管理人员都需担起重任,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出现责任人不作为,则要进行追责。政府高度重视,领导组织协调,专业人员进行防控,以科学、高效地行事作风,打好动物疫病防控攻坚战,拉动畜牧业经济稳步上升。

3.2加大疫病防控经费投入力度

畜牧业的发展,影响着总体经济的发展,要想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就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给予工作的有效推进。落后的防疫消毒设备有碍于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应将区域内各地动物疫病防控经费纳入财政支出,并加大支持力度,为建成科学、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疫病防控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一方面要确保经费的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必须要专款专用。

3.3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建立并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关键,也是有据可依的必要保证,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以及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复杂而艰巨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从一个配套健全的防控体系开始,一个健全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但能够及时发现和监测到动物疫病的发生与传播,能够对动物疫病进行精准判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还能够及时阻止动物疫病的大规模扩散与暴发,对疫病进行强有力的抑制,将动物疫病传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因此,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对于控制疫病来说尤其重要,各方都应从根本上重视起来。

3.4做好疫病防控宣传 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动物疫病防控效果的优劣,不但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还需要行业内部健全的防控体系作为依托,同时还有群众强烈的防范意识,只有多方共同重视,才能把疫病防控工作做到位。如果群众防控意识薄弱,就有可能会做出违背动物防疫的错误行为、或者有悖于防疫法律法规的举动。比如,逃避动物检疫、进行非法动物养殖及生产。因此,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才能使整个社会形成防控动物疫情的良好氛围与动物养殖业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于国家畜牧业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若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需从加强畜牧兽医管理工作开始,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推动行业发展进度,为畜牧业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余进辉.加强畜牧兽医管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J].畜禽业,

2018,29(5):67-68.

[2] 栗卫东,李科.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湖北畜牧

兽医,2015(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