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基于信息化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实践分析

楼刚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浙江  宁波315012

摘要:现代医疗事业发展对医院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而医疗设备采购作为其中重要一环,采购管理质量会直接影响医院正常运行。基于当前信息化技术不断应用下,医院应当结合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工作情况,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提高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效率和质量。对此,文章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网络,具体分析了基于信息化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方法,希望可以提高医疗设备采购质量,更好降低采购风险,助力医院良性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线上系统

引言:医院医疗质量水平高底会受到医疗设备的直接影响,尤其是现代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中,对医疗设备提出较多要求,必须满足各类医疗需求。随着医疗设备采购数量日渐增多,使得采购管理工作更为复杂,采购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需求,依托信息化技术和网络平台,构建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保证医疗设备资源合理分配,提高采购效率,有效避免采购风险,形成一套完善的采购流程,助力医院医疗工作顺利开展。可见,本文对信息化下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组建线上评审专家数据库

医院在运营发展中,涉及到较多设备,其中医疗设备的专业性更强、种类较多,并且更新迭代速度快,在价格方面有着较大差距。为此,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实施,需要经过院内评审论证后才能逐步落实,确保医疗设备采购符合实际需求,并且在价格、功能等方面有所保障。医院可以积极联合多领域专家,共同建立线上评审专家数据库,充分发挥专家专业性,领域深度及广度,使得线上评审评分系统可以助力医疗设备采购工作顺利开展[1]。比如医院涉及到大体量、多种类医疗设备采购时,需要先制定明确的年度计划,而后由多名专家进行线上评审、评分,对采购计划的必要性、可行性情况实施充分论证,综合考量各专家意见与评分,并结合医疗设备实际需求,根据医院预算标准,最终进行集体决策,保证各类资源合理配置,使得医疗设备采购技术编制合理有效,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

构建线上评审专家数据库,可以实现更为公开、透明的采购项目评分,有助于增强医疗设备立项环节评审公信力。与此同时,通过线上方式减少了以往纸质评分工作量,提高统计工作准确性,更好增强医院整体工作效率。此外,在专家综合分析、线上评审下,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对医疗设备实施综合性对比,保证医院可以采购到性价比高,符合医疗工作需求的设备。

二、搭建供应商线上报名系统

    医院在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立项后,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结合实际需求,对外公开医院拟采购项目内容,相关供应商可以通过网上平台进行线上报名。而后医院采购部门可以与信息部门建立合作,采取信息化方式使得供应商报名信息自动对应到相关项目中,为保证供应商符合项目要求,避免一些资质不够的供应商鱼龙混珠,医院采购部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供应商资格进行预审,主要审查内容就是网上报名供应商的销售资质、市场信誉、财务信息、专业及技术资格等,保证符合项目参与要求[2]。在线上报名系统应用下,医院可以进一步扩大招标范围,打破以往地域、人员等方面限制,获取更多供应商信息,并从中筛选符合需求、优质的供应商,并建立有效的合作,更好满足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需求。

三、完善供应商信息化管理及评价体系

   医院在医疗设备采购中,可以及时录入网上平台报名的供应商信息,同时也需广泛搜集对应需求的医疗设备供应商,组建完善的供应商数据库,并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供应商管理及评价体系,主要目的就是综合性评价、考核供应商,包括供应商信誉、产品价格、设备到货时间、售后服务满意度等内容,选择优势供应商。与此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及时剔除低信誉、失信供应商,同时发现供应商出现违规行为时,应当及时约谈、警告,情况严重者将不再继续合作,确保医院医疗设备采购安全性,保证质量,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医疗事故而给医院造成更大损失。

四、提高采购合同信息化管理水平

    引入信息化系统,医院在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中,应当逐步加强采购合同管理,促使其更加系统化、信息化。医院采购部选定项目供应商后,需要根据医院法律顾问审定过的合同范本,填报该供应商信息,同时在合同范本中准确填入中标项目名称、价格、数量、履约相关内容、质保售后等信息,并借助信息化系统自动检验,提高合同内容准确性。完成上述操作后,采购部门需要将合同推送到医疗设备验收工程师处,依据合同内容进一步细致化验收医疗设备,并在安装验收完成后,按合同约定支付相应的货款[3],构建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医疗设备采购质量,加强验收环节准确性、及时性,并根据具体需求制定设备采购预算计划,为医院下一年度此项工作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五、增强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可视化管理

在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中,为确保各个环节在把控中,应当加大力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可视化管理。对此,可以进一步细化采购流程:立项环节、确定采购需求、供应商报名、评审论证、订立采购合同、装机验收、入库、支付,当然各个医院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调整上述环节,而后在各个环节设定相关管理人员,保证工作实际情况可以随时了解、实时查看,进而确保医疗设备采购各个环节相互连接,相互提醒。在信息化系统作用下,可以对超时环节进行自动推送提醒,确保项目在某一环节停滞不前。在全流程可视化管理下,能够大幅度提高医疗设备采购工作效率,提高计划执行力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在运营发展中,必须保证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工作发挥作用,更好服务医院各项工作。通过本文对信息化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实践相关分析,不难发现,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用下,医院可以构建全流程可视化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模式,并对供应商、设备采购、采购合同等内容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提高医疗设备采购流程规范性,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医疗设备采购风险防范能力,使得医疗设备采购工作整体质量与效率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曾超凡.信息化管理平台用于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意义及实践[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04):158-160.

[2]周金灿. 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

[3] 杨玉洁, 毛阿燕, 邱五七,等. 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医院管理, 2022,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