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CRRT治疗中问题导向模式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心力衰竭患者CRRT治疗中问题导向模式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

丁娜飞 ,任虹通讯作者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接受问题导向模式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中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问题导向模式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接受问题导向模式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帮助改善自我护理能力,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心力衰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问题导向模式;认知行为护理;满意度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发展至终末期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心力衰竭属于其严重并发征的一种,一旦发生该类并发症,病情会迅速加剧进展,使患者的病死率水平升高[1-2]。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接受问题导向模式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中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问题导向模式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左侧肾脏病变6例,右侧肾脏病变24例;肾衰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5.3±0.4)个月;年龄41-76岁,平均(58.3±4.9)岁;心衰发病时间1-9个月,平均(2.5±0.6)个月;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左侧肾脏病变8例,右侧肾脏病变22例;患病时间1-18个月,平均(5.6±0.5)个月;年龄43-72岁,平均(58.1±4.6)岁;心衰发病时间1-9个月,平均(2.7±0.6)个月。两组研究对象,上述自然指标,组间数据比较,P>0.05,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得结果数据,均可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问题导向模式认知行为护理干预:(1)组建护理小组:护士长负责担任组长,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并进行模拟考核,合格之后可参加工作。(2)描述问题:透析前与患者沟通,倾听其心理感受,对认知偏差进行分析。(3)构建目标:根据相关问题制定干预目标,对认知偏差进行纠正,提高自我护理能力。(4) 干预计划制定与实施:在目标确定之后,与患者共同寻找解决方法,并以循证医学理论作为指导,制定干预计划:① 认知:以适当方式,将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介绍,帮助其重建认知,引导树立良好心态。② 行为:强调遵医嘱行为重要性,叮嘱患者注意保暖,给予饮食指导,补充锌、维生素,少食多餐。引导患者主动诉说心中困惑,耐心解释、安抚,讲解代表性案例,说明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鼓励家属为患者提供亲情支持,治疗期间保持高枕卧位,辅助吸氧。(5)反馈与随访:加强巡视,对患者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自我护理能力的重要性,出院后以微信方式,跟踪随访,对其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解,并予以解决。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1.4 自我护理能力评价方法

以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定,包括自我决策、自我减压、正性态度三方面,分值范围28-140分,分数低,则自我效能差[3]

1.5 数据处理方法

以SPSS22.0处理,P<0.05时,可认为,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2和t检验,并分别以,[n(%)]和(±s)表示。

2结果

两组护理后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护理前,组内比较P0.05。护理前组间比较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P0.05。见表1。

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分)

自我决策

自我减压

正性态度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22.62±2.95

31.73±6.50#

20.37±3.12

32.57±5.29#

21.86±3.08

30.56±4.25#

观察组

22.91±2.64

45.07±7.38*

20.95±3.76

43.09±4.65*

21.17±3.26

44.21±4.39*

t值

0.561

14.278

0.637

10.553

0.509

14.07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护理前比较*P<0.05

3讨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属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主要方式,可对多种炎性介质进行清除,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速度,但由于一些患者的认知有限,自我护理能力相对低下,身心状态在治疗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治疗积极性往往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需要着重加强该类患者的护理干预

[4-5]。通过本次研究可说明,心力衰竭患者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接受问题导向模式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帮助改善自我护理能力,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娜.基于问题导向的综合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1,32(3):60-61.

[2] 李星儒,张娜,冯新,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8): 146-147.
[3] 周卫民.普通血液透析与连续性血液透析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1,32(3): 23-24.

[4] 冯伟平,苏彦,张东成,等.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1):140-143.

[5] 任茂春,牟庆云,乔晓应.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