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图在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雷达图在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张海艳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恢复室  ,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探究雷达图在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我麻醉恢复室收治的患者17000例,根据时间将2021年1月-6月,7月-12月不同时间段收治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雷达图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患者恢复室护理风险管理中使用雷达图,能降低患者风险事故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雷达图;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管理

手术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主要医疗技术,麻醉是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麻醉恢复室是保障患者和术后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场所,能迅速发现和处理围麻醉期患者的病情变化,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1]。由于麻醉恢复室中多为危重患者,护理工作需求量大,极易导致护理不周全、用药错误、病情发现不及时等一些列风险事故[2]。本文探讨了雷达图应用于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先报到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全麻患者8000例作为实验组,2021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全麻患者900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4893例,女3107例,年龄为1-75岁,平均年龄(39.18±10.27)岁;对照组中,男4329例,女4671例,年龄为2-77岁,平均年龄(38.65±9.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类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在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下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雷达图模式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将整个麻醉恢复室做为一个整体,通过逐级划分对护理模式进行规整,即以患者为中心对麻醉恢复室进行区域划分,根据患者的ASA分级、手术类型、患者年龄、患者身体状态以及病症严重程度进行区域划分。护士长组织成立区域管理小组,要求每个区域有一位经验丰富的麻醉护理人员,再由该护理人员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通过区域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区域内通过加强病情监护,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对患者手术后神志、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综合评估,提高危险预见性,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并做好急救工作;对应区域内备齐急救用药及仪器,将所需物品进行位置固定管理,保证物品不杂乱,容易拿取,对仪器药物进行不定期检查,保证急救药物、仪器的有效期、数量和功能;做好区域内不良事件的预防,患者手术麻醉未醒时会有意识模糊、躁动不安的情况,可能出现跌倒坠床或自行拔出导管的危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及时对患者进行行为约束,做好各种导管的固定工作,加强巡视;根据雷达图管理模式,小组长不定期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了解每个区域内的短板,总结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3观察指标

通过患者在处于麻醉时期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满意度评分标准为:满意90分及以上,基本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以下。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

据表1数据显示,实验组的风险事故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两组风险事故发生概率[n,(%)]

组别

例数

并发症

设备损坏

病情变化

巡视不到位

护理用品质量

发生率

实验组

8000

278

195

157

231

168

1029(12.9%)

对照组

9000

392

298

239

343

245

1517(16.9%)

χ2

-

8.674

11.479

8.941

11.074

6.918

53.033

P

-

0.003

0.001

0.003

0.001

0.009

0.00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据表2 数据结果显示,患者对实验组的护理模式更为满意,满意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8000

5617

1759

624

7376(92.2%)

对照组

9000

5432

2761

807

8193(91.0%)

χ2

-

180.86

163.86

7.477

7.477

P

-

0.001

0.001

0.006

0.006

3、讨论

麻醉恢复期护理是围麻醉期护理的重要环节,相关资料显示,术后24小时内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因此麻醉恢复室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尤为重要,由于恢复室内患者流量大,病情错综复杂,普通的护理管理模式存在较多的隐患问题,根据风险问题存在方面对其进行区域划分,通过管理小组对区域的管理来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3]

雷达图是以三个同心圆为整体,将圆圈划分为不同区域,每个区域都以患者风险管理为核心,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管理,依据手术类型、患者身体情况等进行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达到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本次研究显示,通过雷达图的区域化管理能够减少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设备损坏的发生率,降低药品使用差错发生率,时刻监护患者病情变化,降低巡视不到位的情况,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患和谐关系,促进患者康复[4]

综上所述,雷达图应用于麻醉恢复室风险管理中能取得巨大收益效果,能大大减少恢复室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护理过程井然有序,增加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矛盾冲突,促进医院经济发展,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国民.麻醉恢复室梭型排班方案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9):92-93.

[2]谢岚,温济金.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后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0):145-146.

[3]罗琴.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0):111-112.

[4]庄莉.麻醉恢复室病人院内转运安全的护理及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