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影响

顾福平

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卫生院214117

【摘要】目的 探讨为社区慢性病患者提供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90例社区慢性病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服务干预)与观察组(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生活质量、社会支持与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明显要比参照组优(P<0.05)。结论 在护理干预社区慢性病患者过程中,采取药学服务干预措施,能够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指导,让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依从性;药学服务干预

在临床上,慢性病程较长,治疗速度较慢,需要长期服药。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往往因为不了解药品,不注意用药,从而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生活质量差[1]。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和新型的医疗服务方式的不断完善,临床药师在患者的治疗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医院药房在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方式[2]。目前已经有关于药物服务患者的遵从性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高血压患者,而且只针对患者的遵从。为此,本研究探讨了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90例社区慢性病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每组各45例;参照组:25例男,20例女;年龄:40-78岁,均值(57.64±8.27)岁;观察组:26例男,19例女;年龄:41-79岁,均值(57.78±8.31)岁;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药物的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学护理干预,具体方法是:①药学干预准备。首先,按患者的就医顺序,建立患者的病历,并将患者的基本状况等进行分类和管理。建立介入机制,包括副主任药师2人,主管药师2人,副主任药师1人。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训练,使其了解各种干预方式和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预测训练。制定干预方案,编制干预资料,包括制定患者个性化用药方案、药物咨询、用药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监控等。②开展药品知识普及工作。在社区中,护士应向患者和家人进行有关患者病情的知识、用药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宣传和解释,使患者更加重视用药,消除对用药的误区,使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长期用药。③建立科学、规范的药物使用管理体系。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和社会关系,制定个体化、科学化的用药方案。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服用,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依从性,降低患者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漏服或减少使用剂量,影响治疗效果。④药物干预的实施,视患者的个人情况,分为上门干预和在家干预。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专门的手术室里做手术。对那些行动不方便的患者,干预团队会派人上门进行干预。第一次介入时,给予患者一份介入指南,然后在介入过程中,主动告知患者使用的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患者家属和家属也要介入。一周两次,30-60分钟,共8周。⑤定期跟踪患者,对患者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回答、指导,并根据疗效进行相应的调整。⑥除了药物护理外,还应加强膳食指导,加强体育锻炼,以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抗生活质量、社会支持与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研究资料。

2 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与依从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分组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

社会支持

治疗依从率

参照组

45

71.64±3.65

32.58±2.26

36(80.00)

观察组

45

82.37±3.19

42.74±2.82

43(95.56)

t/x2

14.849

18.859

5.075

P

0.000

0.000

0.024

3 讨论

慢性病是一种不会传染、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疾病的统称。常见的疾病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 COPD、精神异常等。其病程较长,病因复杂,对健康造成损害,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但是由于药物治疗的时间比较长,在药物使用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高,烦躁、焦虑、消极情绪比较多,对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

临床药学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由被动给药转变为积极的参与,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和遵从的目的。其目标是让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将其应用于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学知识的普及,以促进患者对用药的认识和遵从

[4]。科学、规范地使用药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疗效;定期复查,合理的使用药物,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周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药学服务干预的具体实践是,药师不能只凭处方,要到病房、社区直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通过加强对患者的药物指导,可以降低患者在使用中的错误和副作用,从而达到合理用药和提高疗效。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于患者的遵医行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干预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

社会与家庭的支持,帮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强化对患者及家属的关怀、陪伴人员行为干预和主动、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促进患者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手段。本次调研发现:临床药物服务开展之后,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其中,家属的态度、情感与认知方面影响最大。长期慢性患者,因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正常改变,易引起焦虑、抑郁和其他负面情绪。经临床用药,生命品质各维度评分显著提高。这说明了药物可以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药物护理是否遵从,是决定医疗行为及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因素之一,而药物治疗则是控制或预防各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6]。为此,开展了社区慢性病患者的药物护理干预,其临床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总之,在慢性病患者中,要充分发挥社区的职能,进行临床药物服务干预,不仅可以增加患者的家庭支持,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容,方宗君,卞蓉民,陈虹,祝娅.以家庭医生工作室为主体的药学服务管理对社区慢性病的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6):175-176.

[2]袁菱,杨青,李爽,蔡宁,沈巍.社区药学服务站开展慢性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的服务实践[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6):198-201+211.

[3]张永辉,王以新,魏国义,程雯,王雷.社区慢性病患者药学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2020,33(13):140-141.

[4]邹洁.药学干预在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5):191-192.

[5]万晓峰.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的影响作用分析[J].海峡药学,2020,32(2):169-170.

[6]马骉.药学干预在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