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发育的动力与困境及其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2

家庭农场发育的动力与困境及其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

杨玉用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农业生产综合服务队;山东 东平 271500

摘要: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一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既具有普通农户生产经营的特征,同时也具备乡村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的特点,是一种有效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新形势。但在家庭农场发育过程中,其仍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本文重点聚焦促进家庭农场发育的动力及其面对的困难,从中探究实现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要素,旨在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农场;发展动力;发展困境;可持续发展机制

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现代化农业已经进入急速发展阶段,党中央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鼓励农业农村创新生产经营体制,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鼓励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并从土地流转、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等方式提高我国农业农业的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家庭农场作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一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家庭承包责任制度的优越性,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成本,从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角度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对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需要引起地方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1 家庭农场的发育概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已经逐渐由传统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逐渐转变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社会化分工体系。且随着我国农业商业化水平提升及农村青年劳动力缺失,“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缩短城乡经济差异,抓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保障粮食安全。党中央、政府部门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向,为农业农村经济水平提升、生产结构优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新时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发展中的贡献逐渐突出,家庭农产作为其中之一,也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家庭农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是农业创新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其在具体经营中具有一定的规模,主要是依靠家庭成员作为主要的劳动力,且已完成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经营单位,这种模式逐渐的转变了国企我国农业生产中粗放式、分散化、规模小的传统农业生产,有效的实现了对农村闲置土地的高效利用,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

2 家庭农场的发展动力

2.1 推进乡村土地流转效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农村分散的主要形态,其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经济价值,解决温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经济发展差距增大,大量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农村现有劳动力的主要人群为老人、妇女及青少儿童,这些年龄层偏低或偏高的劳动力并不能很好的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且对新兴农业技术从思想观念、操作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适应的情况[1]。而新时期,大部分乡村为了更好的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制度,这也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当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主要依托土地流转,形成成片区、规模化的集中土地,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推进乡村土地流转效率做出来更多贡献。

2.2 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飞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的趋于完善主要是依托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公共服务机构主导开展工作,扩大多元化、社会化的市场主体,进而打造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规模化。这种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不单指在农业种养殖中的服务,而是延伸到涵盖农业生产、加工、存储、物流、销售、管理等各方面。家庭农场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为公共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添砖加瓦,使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的便捷化、多元化从整体上得到提升。

2.3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我国政府财政、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财政部门对农业资金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成立大量的农业专项资金支撑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仅2004-2013年,中央政府连续9年发布以“三农”为主体的一号文件,由此可见我国对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决心和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地方资本的介入和政府财政的支持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至今支撑。同时,在我国部分地区,为了更好的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平衡发展,纷纷发布有关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政策、意见,并通过补贴、扶持等方式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且补贴力度、政策倾斜等都有着极大的投入,这种政府主导、社会资金投入的方式有效的推进了地方家庭农场的发展。而家庭农场的飞速发展也反哺于地方财政收益,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家庭农场的发展困境

3.1 融资困难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未全面完成,部分地区该环节较为薄弱,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逐年提升,部分家庭农场在发展中都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庭农场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市相比差异性较为明显,而土地产权制度也对土地抵押贷款产生了制约性,金融机构为了避免农业贷款的金融风险,并未或很少制定以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针对性融资服务。

3.2 农业保险制度尚不健全

近些年,虽然我国农业保险政策已经在乡村地区得到一定的落实,但整体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灾害认定上仍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当家庭农场在经营中遇到自然灾害时,经营者能够获取的赔偿金额非常少,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家庭农场发展的风险,让部分经营者望而却步。

4 家庭农场可持续机制构建

4.1 认定机制

鉴于我国家庭农场经营体制在乡村发展中仍处于初期阶段,政府及科研学者对其界定、认定标准、注册方式、经停范围等都有着很多不明晰的地方,这也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部门需要从上层开始为地方家庭农场发展制定具体政策,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策,通过因地制宜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制定和调整促进当地家庭农场发展的具体措施,从乡村人才、土地规模、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家庭农场动态准入、推出、激励机制,避免出现家庭农场产品同质化竞争。同时,制定家庭农场年度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对下一年度的政府财政补贴、续约工作有着辅助作用,以此来为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政策的保障。

4.2 扶持管理机制

(1)土地是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政府需要从乡村土地经营使用权的角度出发,对家庭农场的土地使用权、调配全、社会护服务体系等进行完善和调整,提升政策灵活性,对优质经营主体进行采取优先支持,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支撑。同时,搭建地方土地流转正规化交流平台,对家庭农场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土地支撑。

(2)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各金融机构在农村基层的农信贷款网点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提升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制度,有效解决家庭农产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同时,改善农村创业环境,鼓励返乡年轻大学生、企业家参与到乡村家庭农场建设发展中,政府乡村创业部门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乡村创业指导意见及扶持管理政策,从而促进家庭农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李俏.我国家庭农场发育的动力与困境及其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5):55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