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患者安全的护理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8
/ 2

【摘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就医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是站在患者安全的角度上,对如何保障患者安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护理人员开展患者安全实践管理活动提供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患者安全;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引言:确保患者安全既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基础,更是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护理质量指的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过程与规律,通过对护理质量各个要素进行相应的协调和控制,严格按照福利服务的标准和要求,满足服务对象提出的个性化护理服务。

1患者安全的护理质量管理应用

1.1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应用

护理管理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应用,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减少了用药错误情况的发生率。药物治疗既是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离不开多个不同部门的共同配合,而在这其中护士的个人行为和意识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出现了不安全用药行为或忽略了用药环境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护理的质量。所以,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该审计认识到硬件与环境对护理人员个人状态产生的影响,减少不安全用药行为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且高效的护理服务。作为护理管理人员来说,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该深刻认识到改善用药环境,减少不安全用药行为发生频率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与服务水平,制定完善的患者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从完善用药流程和制度、规范质量监管、有效沟通、优化用药环境等几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完善的患者安全护理质量管理氛围,为广大患者安全就医提供全方位服务。(2)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主要应用于急诊科患者安全护理管理中。只有制定规范化的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机制,才能有效降低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3)压疮、跌倒预防。跌倒和压疮不仅是患者安全护理过程中发生频率最多的不良事件之一,更是衡量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所以为了切实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就医,护理人员必须根据入院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为患者提供安全且优质的护理服务。

1.2护士职业暴露预防的应用

职业暴露是影响医护人员发展以及产生危害最大的因素之一。相关部门经过深度调查发现,大约有超过50%以上的医护人员都曾经发生过职业暴露,部分地区的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70%。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乙型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血源性疾病传播的范围,对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比如,手术室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高发地点,医护人员在手术室中频繁传递医疗器械,接触缝合针的过程中,难免会被锐器所伤,为了有效防止手术室针刺伤的发生率,相关部门必须制定规范性的措施,规范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优化手术室临床环境,强化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管理工作的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3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医护人员个人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是造成患者安全护理管理失误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技能水平、工作负荷、人力资源分配等都是引发患者安全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的关键因素。所以,医疗服务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患者安全护理工作的要求,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技能教育培训的力度,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流程以及医疗器械的操作,才能在有效降低报警失误发生率的基础上,减轻护理人员的警报疲劳感,提高患者安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水平。如果医护人员发现医疗器械存在潜在故障隐患,必须及时通过失效模式以及效应分析等分析确定医疗器械的故障隐患等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完整的医疗器械故障隐患等级评估模型,判断医疗器械是否满足患者安全服务质量管理的要求,为患者营造安全治疗的环境。

1.4护理安全管理其他方面应用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医院内部组织的安全培训、临床护理教学、缓解医疗纠纷、急诊安全、控制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等各方面的知识。就当前医护人员掌握的患者安全护理知识不足、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医疗器械使用与维护管理不到位、病区环境潜在安全隐患较大等相关问题,医院应该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文化知识培训的力度,才能在促进医护人员安全认知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强化护理人员的患者安全护理管理意识,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随着患者安全护理管理制度在急诊安全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患者入院后在急诊科滞留的时间明显缩短,急诊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如果围绕风险管理理论,深度挖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用药行为风险隐患时,护理人员应该以相关理论知识框架为依托,建立完整的NICU患儿用药系统风险评价模型,将软硬件风险、环境风险、风险管理、忽视风险等指标纳入其中,监测可能发生的系统风险,不但有效降低了用药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率,同时为其他类型的患者安全护理用药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2护理安全管理信息化发展前景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针对医疗卫生行业投入的持续增大,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目前为止,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已经从最早起的单机单用户应用阶段,以财务、药品、管理为中心,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临床业务支持与电子病历应用方向发展。医院内部在开展患者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时,应该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途径,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体系的优势,深化改革现行医疗卫生体制,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随着政府部门对区域卫生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相关部门也逐步加大了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推广应用的力度,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集成共享技术,严格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将跨医疗卫生行业与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服务机构、社区以及其他卫生机构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构建区域协同医疗公共服务集成平台与运行机制,才能在实现不同医疗服务几周之间资源最大化利用目标的同时,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区域协同护理信息化产业服务平台,作为区域协同医疗区域卫生服务平台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医疗服务机构之间共享医疗服务信息资源提供了便利。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信息化护理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现状的分析,建立科学、统一且规范的取样协同信息化护理安全预警与防范机制,不仅满足了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互通共享的要求,提高了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满足了广大患者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促进了医疗服务信息化护理安全管理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就医,护理工作人员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新患者护理服务理念,掌握扎实的护理服务技能,运用先进的患者安全护理管理手段,将患者安全护理质量管理践行到护理服务工作的全过程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朱庆茹,陈兴萍.基于系统论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08):780-782+787.

[2]黄清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安全管理与效果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02):87-88.

[3]姜雪,徐丽婷,马琳,张盼.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3):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