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8
/ 2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患者30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150例,采用中医复方治疗,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98±2.54)分,治疗后为(2.65±2.6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65±2.65)分,治疗后为(5.56±2.31)分,观察组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为(32.68±11.85)分,治疗后为(21.54±12.6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评分为(33.76±12.13)分,治疗后评分为(29.43±11.15)分,观察组治疗后的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复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疗效

缺血性脑中风是指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使脑组织发生缺血性缺氧,软化甚至坏死,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1]。中药复方是指由两种以上药味组成,有相对规定性的加工方法和使用方法,针对相对确定的病证而设的方剂,是中医方剂的主体组成部分,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以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具有多靶点多层次的特点。本篇对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入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患者30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内《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有关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诊断标准[2]。对照组150例,平均年龄(49.9±3.2)岁;观察组150例,平均年龄(49.3±3.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0ml加入巴曲酶注射液10U,每24h使用1次,治疗3次;采用5%葡萄糖溶液250ml加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20ml,静脉滴注,同时根据患者情况使用甘露醇并进行康复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给予中药复方治疗,静脉滴注中药,急性期给予5%葡萄糖溶液250ml,加入血塞通注射液200mg;5%葡萄糖溶液250ml加入葛根素注射液600mg,每日1次,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对症治疗;恢复期给予针灸治疗,每日1次,主穴位选取三阴交、内关,水沟[3],对患者头面部、肩颈部、腰背部和肢体进行推拿按摩,同时配合康复训练,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生活质量指数变化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pacer.gif±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陷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对比较 [(spacer.gif±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50

7.98±2.54

2.65±2.65

对照组

150

7.65±2.65

5.56±2.31

t

-

1.101

10.138

P

-

0.272

<0.00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指数评分

通过两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spacer.gif±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50

32.68±11.85

21.54±12.65

对照组

150

33.76±12.13

29.43±11.15

t

-

0.780

5.731

P

-

0.436

<0.001

3讨论

缺血性脑中风是脑血管疾病中最为显著的一种,根据中风的位置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如果中风位于优势半球的的语言中枢,患者表现为失语,无法讲话且无法理解言语的内容或者构音不清,言语不流畅等语言障碍;中风位于内囊部位,患者出现半身瘫痪、麻木,视线模糊;中风部位为枕叶,患者表现为偏盲、记忆力受损,小脑中风表现为共济失调、步调不稳,严重者无法行走且伴有头晕或者眩晕;中风位于脑干是脑中风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交叉性瘫痪或四肢瘫痪,高热等。缺血性脑中风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中医认为,缺血性脑中风属于血气不足、血液淤滞、气血不畅、肝肾阴亏,痰液浓稠的范围

[4],中药复方治疗能够活血化瘀,对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30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复方治疗,通过对比观察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鹏.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35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9):43-44.

[2] 杨永勤.探究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5,34(36):178-179.

[3] 陆凤兰.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08-209.

[4] 徐茂,分析中医综合疗法运用于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中的疗效[J].中西医综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