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微量元素补充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7
/ 2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微量元素补充的研究进展

王悦蒙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402360

要: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关于微量元素补充策略的探讨,涉及补充剂量、补充时间、补充方式以及补充种类[1],微量元素在重症患者的代谢、免疫功能、抗氧化防御及组织修复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疾病过程中,重症患者往往出现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导致病情加重和康复延缓。本文首先阐述了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参与酶的催化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细胞信号传导、维持细胞稳态和免疫调节等。接着,分析了重症患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如病情严重程度、感染、应激反应、肠道功能障碍、肾功能损害等。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关键微量元素如锌、硒、铜和铁等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及其补充研究。

关键词:重症患者微量元素营养

前言:

重症患者因病情严重、代谢紊乱和机体应激反应等多重因素影响,常常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影响病情的恢复和康复。微量元素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在重症患者的生理功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代谢、免疫功能、抗氧化防御及组织修复等。然而,在疾病过程中,重症患者往往出现微量元素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病情和延缓康复。因此,对重症患者进行适当的微量元素补充,以改善其营养状况和临床预后,成为了临床实践中的关注焦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微量元素补充的研究逐渐增多,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如何制定合适的微量元素补充方案仍具有挑战性。本文旨在综述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微量元素补充的研究进展,分析微量元素在重症患者生理功能中的作用,讨论影响微量元素需求的多种因素,总结适当的微量元素补充策略,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希望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和总结,为临床实践中重症患者的微量元素补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意见。
资料与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策略

本文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中国知网)、Wanfang Data(万方数据)等主要数据库,查找关于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微量元素补充的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包括“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微量元素”、“补充”等。筛选条件为:发表时间为2000年至2021年,语言限制为中文和英文。

1.2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根据检索结果,首先排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以及病例报告等。然后,对剩余文献的标题和摘要进行仔细阅读,筛选出与重症患者微量元素补充相关的研究。在筛选过程中,优先考虑临床试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等高质量研究。对于纳入分析的文献,进一步评价其研究设计、样本量、干预措施、结果指标等方面的质量。

1.3数据提取与分析

从纳入的文献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研究类型、样本量、患者特征、微量元素种类、补充剂量、补充时间、补充方式等。结合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分析微量元素在重症患者生理功能中的作用,探讨影响微量元素需求的多种因素,总结合适的微量元素补充策略。

1.4结果整合与讨论

根据数据提取与分析的结果,系统整合各项研究成果,对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微量元素补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不同类型的重症患者(如感染、创伤、手术等),讨论微量元素补充在其营养治疗中的作用,提出个体化的微量元素补充建议。此外,根据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趋势,提出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
2.结果
2.1微量元素在重症患者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根据纳入研究的分析结果,微量元素在重症患者的生理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如代谢、免疫功能、抗氧化防御及组织修复等。各种微量元素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例如锌对于免疫细胞功能的维持、硒对抗氧化酶活性的调节、铜对氧气输送的调控以及铁对能量代谢的参与等。

2.2影响重症患者微量元素需求的因素

纳入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影响重症患者的微量元素需求,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感染、应激反应、肠道功能障碍、肾功能损害等。此外,一些患者特征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并发症等也可能对微量元素需求产生影响。

2.3重症患者微量元素补充策略

2.3.1.针对不同类型的重症患者,纳入研究总结了合适的微量元素补充策略。补充剂量、补充时间、补充方式等方面的建议如下:补充剂量:微量元素补充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建议在补充剂量方面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量补充导致毒性反应。补充时间:微量元素补充应尽早进行,以减轻生理应激的影响、降低感染风险和促进组织修复。补充方式:微量元素可以通过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或混合营养途径进行补充。具体方式应根据患者的肠道功能、肾功能等状况以及病情需要进行选择。

2.4个体化微量元素补充建议

对于不同类型的重症患者(如感染、创伤、手术等),微量元素补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个体化调整。建议定期对患者进行微量元素水平的监测和评估,以指导微量元素补充的实施

2.5针对关键微量元素的补充研究

本文对锌、硒、铜和铁等关键微量元素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及其补充研究进行了总结:●锌:锌在细胞免疫功能、抗氧化和组织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重症患者常常伴有低锌血症。适当补充锌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硒:硒是许多抗氧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适当补充硒对于提高重症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减轻组织损伤以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铜:铜在氧气输送、能量代谢和抗氧化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适当补充铜可以帮助重症患者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提高康复速度。●铁:铁参与了许多生物过程,如氧气携带、电子传递和能量代谢

[1-2]。补充铁对于改善重症患者的贫血状况、提高氧输送能力和促进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2.6现有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当前已有很多关于重症患者微量元素补充的研究,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方法不一致、效果评估指标缺乏统一标准等。因此,未来研究应加强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探讨不同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疗效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指导。同时,进一步研究微量元素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等)的需求和补充策略,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

3.讨论与结论:

本文对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微量元素补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关注了微量元素在重症患者生理功能中的作用、影响微量元素需求的因素、微量元素补充策略及个体化补充建议。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对于重症患者的代谢、免疫功能、抗氧化防御和组织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适当补充微量元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康复速度和降低并发症风险。

然而,如何制定合适的微量元素补充方案仍具有挑战性。首先,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微量元素水平的监测和评估,以指导微量元素补充的实施。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重症患者,应制定个体化的微量元素补充建议,包括补充剂量、补充时间和补充方式等。

尽管现有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方法不一致、效果评估指标缺乏统一标准等。未来研究应加强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探讨不同微量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疗效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指导[3-4]。同时,进一步研究微量元素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等)的需求和补充策略,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在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中,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和总结,为临床实践中重症患者的微量元素补充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2]

[1]孙洁. 微量元素铬的营养生物化学研究进展分析.

[2]陈津津, & 蔡威. (2004). 微量元素与危重病关系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12(4), 5.

[3]张宏伟, 丁威, 张琴, 彭博, & 胡芳. (2018).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效果及手术方式安全性的影响. 中国综合临床, 34(1), 5.

[4]徐智荣, & 田继先. (2021). 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家庭保健(026), 000.

[5]李妮, 霍倩雯, 魏红侠. 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研究[J].  2021.

[6]李莹莹等. "减重代谢手术病人术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依从性研究进展." 护理研究 37.2(2023):4.

[7]陈骏, 张松, 郭留学, 胡佳, & 张楷晨. (2016). 危重症患者免疫营养治疗的研究进展.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第三届国际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大会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规范化治疗研讨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1]摘要不是要求是一段文字吗?还有摘要内容是不是太多了?

[2]既然文章中提到是归纳总结经验来指导临床工作,检索了2000年到2021年的文献,所以,文献篇数是否太少了?并且,我想写文章的老师能够不是件范围拉到今年,至少2022年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