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6
/ 2

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分析

丁发举

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 手术麻醉科 河南南阳 473200

1 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分析

1.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全麻后神志昏迷或苏醒延迟极有可能与脑出血、大脑缺血缺氧、脑水肿等病理性损伤有关。其中脑缺血与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所患基础疾病有关,此类多出现在老年患者。对此,在降压中需保持合理,过快或过慢等均会引发不良后果。同时,手术器械牵拉、颈极度屈曲或旋转、后仰等会对颈椎血管或颈部血流供应造成影响,引发缺血缺氧。脑栓塞、脑出血或行抗凝血治疗、颅脑心脏手术史、高血压等,当麻醉药物渐渐消散后则极有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损伤。所以,临床通过磁共振扫描或颅脑CT确诊。中枢抗胆碱综合征在临床具有较低的发病率,出现此症状可能与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有关。经常出现在使用东莨菪碱的老年患者中,然而也会发生在抗抑郁药、抗组胺药、哌替啶、吩噻嗪等使用者身上。目前尚未明确病因,研究认为极有可能与脑内抑制性胆碱能神经元作用能力降低联系紧密,患者普遍存在躁动不安、神志混乱,甚至出现惊厥、幻觉、昏迷等症状,苏醒期则多表现为苏醒延迟。

2

1.2代谢性疾病

人体肝肾功能在代谢和清除多数麻醉药物中发挥着不可小觑作用。如果患者伴随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在清除和代谢药物时自然会发生显著变化,药物代理学特性在此过程中也难免会发生改变,加大临床给药时机与药物剂量把控难度。与此同时,患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十分容易出现代谢性脑病,对中枢抑制性药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即使麻醉药物剂量微小也有发生昏迷风险。造成围手术期患者意识障碍的直接因素为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中枢性低灌注等。发生苏醒延迟后需及时排除和鉴别是否出现上述症状,在此过程中需强调的是,若给予患者充足氧气,患者通气状态已无法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反映,也无法排除高碳酸血症可能性。事实上,肌松残余作用不是造成患者麻醉延迟苏醒原因,然而很多缺乏临床经验的麻醉医师经常将因肌松作用而瘫痪患者视为无意识障碍处理。虽然通过肌松监测可直接排除肌松残余可能,然而我国很多医院未在围术期监测常规中纳入肌松监测,所以需要高度警惕。全麻后苏醒延迟原因之一为高渗综合征,具有近40%~60%死亡率,患者多表现为非酮性高渗性昏迷,需早诊断与早治疗。在此过程中需指出的是,大部分围手术期高渗综合征患者在手术之前基本没有糖尿病病史,多数合并如脓毒症、严重感染、尿毒症、重症胰腺炎等病程较长与严重疾病。大量使用皮质激素、围手术期脱水、输注高张性液体可提升发病率。实验室检查是除临床用药史与患者临床表现外另一诊断重要参考依据。

1.3 麻醉药物相对或绝对过量

麻醉苏醒延迟最常见的原因即药物剂量相对或绝对过量。受患者脏器功能、体质、年龄、代谢个体差异、药物的药理学特征、联合用药、用药时机等多因素影响造成麻醉后苏醒延迟,临床多以麻醉药物相对过量为主。麻醉药物分布、摄取、清除等因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药物浓度下降。例如不同麻醉药物因油/气分配系数和血/气分配系数差异,即使颅脑灌注与通气条件相同,也会呈现不同苏醒时间。如患者肺泡通气量不足,吸入麻醉药物后较易出现苏醒延迟;在手术麻醉中长时间应用高浓度如咪达唑仑等水溶性药物则较易延缓苏醒速度。大剂量使用苏芬太尼或芬太尼等高脂溶性药物时,体内脂肪会储存大量药物,苏醒期间可能会因药物再分布造成延迟以及引发迟发性呼吸抑制作用现象。除此之外,在联合用药下因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难以把控单个药物剂量或作用时间,增加苏醒延迟发生率。

2 做好麻醉前各项准备工作

在麻醉之前需做好相关评估工作,保障手术麻醉安全。认真核对患者、了解病情、病史及临时变化,拟定麻醉方案及应对围术期特殊情况的预案,是否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实施前明确有无按要求禁食禁饮和是否存在困难气道。在此过程中了解患者个人信息,即患者自身身体素质是否能胜任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是否存在心慌气短,是否有吸烟和饮酒等嗜好,每日量为多少,是否长期咳痰、咳嗽,气短;是否有长期服用安眠药或抗抑郁药物等。[5]与此同时,还要充分了解患者过敏史,明确鉴别患者过敏反应与副作用,运用文字详细记录患者以往药物过敏史,判定过敏反应真实性质,便于为后续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例如患者因可待因引起瘙痒性皮疹,则称为过敏症状,引发呕吐则称为副作用,上述在临床均被称作过敏。此外,还需了解患者服药史,部分患者因治疗需求需日常服用β受体阻滞药、降压药、抗癌药、抗菌素、利尿药、洋地黄、皮质激素,抗抑郁药、镇静安定药等,需充分了解患者服用药物药名、服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以及服药后是否出现相关特殊反应等。在麻醉过程中联合阿托品此种药物主要作用在于有效降低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呼吸通道顺畅。虽然在本次手术过程中也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速等问题,但在对症处理之后对手术过程并无严重影响。对患者各并发症状况进行分析时发现,患者并未出现死亡,仅有轻微并发症,可通过治疗进行控制。所以,针对行麻醉患者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