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有哪些影响?

/ 2

高原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有哪些影响?

罗凤

四川电力医院610011

一般认为,人在海拔3000米以上就会出现所谓的高山病,但是只要停留2周以上,所感觉到的异常便会逐步消失,这主要是由于体内缺氧的适应机能开始发挥作用。本篇文章就注重探讨一下高原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的影响。

1高原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影响

1.1高海拔地区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变化?

首先呼吸就显得困难得多了。当大气压力下降了25%,这意味着我们呼吸的时候,得到的氧气是不足的。海拔越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越少,吸入的氧气也就越少。当空气中的氧气下降到正常值的1/3时,一些轻微的运动,都会显得力不从心。当吸气时,空气通过鼻子和嘴巴顺着气管进入了肺部,肺中大量的细小肺泡把氧气溶解在了那里。氧气通过血红细胞,随着毛细血管输送到了全身,释放氧气给全身的组织细胞,以便产生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氧气的输送系统极为高效。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能适应平原地区的氧含量。但是在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的时候,往身体中输送的氧含量就不够了,就容易发生缺氧,这对人体是不利的。这种症状被称为急性高山病。会让身体极为虚弱,继而会造成头昏、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在高原地区,身体为了获得更多的氧气,常常是超负荷工作。通常生活在海平面高度的人们能攀登的高峰,不超过三千米。也就是说,体内这种输送氧气的循环系统到了3000米以上的海拔,就无法把足够的氧气输送到我们的全身。

    1.2高原环境对心脏的影响

在高原地区,由于长期的缺氧,使得血管收缩,肺动脉升高,就使得我们心脏的右心负荷增加,继而出现右心衰的表现。长期的高原也可以出现血压升高。随着血压的升高,左心系统的后负荷也会增加,那么也会造成左心衰。所以,长期在高原工作,导致左心衰,或者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风险性会高一些。

1.3高原环境对代谢水平的影响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比较稀薄,氧气含量会降低,导致身体代谢水平加快,从而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进而引起了一些反应。(1)人体的氧气摄取能力会下降,血液中的氧分子数量减少,使得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受到氧气供应的限制,从而影响身体的代谢水平和新陈代谢速度。此外,这种情况也会导致人体能量消耗增加,即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完成日常生活和基本代谢的过程。因此,在高海拔地区,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卡路里来维持生命活动,这也就意味着更易容感到饥饿。(2)高海拔地区的气压低,会影响人的胃肠道功能,气压低会导致肠胃蠕动减缓,进食后的消化时间也会加长。这种情况下,身体需要更多的时间将食物消化掉,从而导致人们感到饥饿。

为了预防高海拔地区人们容易感到饥饿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新陈代谢加速,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和水分来维持生命活动。因此,在高海拔地区生活和工作的人们要注意合理膳食,增加热量摄入,并及时补充水分,控制体重,减轻体重。过重的人可能会感觉到更加饥饿,并增加身体负荷。因此,为了预防高海拔地区人体容易感到饥饿的问题,需要控制体重,并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以减轻身体负担;合理规划餐饮时间。(2)在高海拔地区,为避免消化不良和胃肠道问题等情况的发生,饮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过度饱腹,影响正常活动,要学会适应环境。(3)对于需要进入高海拔地区的人,需要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建议先在低海拔地区适应几天,再逐渐上升到高海拔地区。同时,可以缓慢、逐步地增加身体的运动量,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高海拔环境,减轻身体负担,并改善人体代谢水平和消化功能。(4)高海拔空气稀薄以及氧气不足等环境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代谢和消化功能。因此,在高海拔地区生活和工作的人们,需要更加注意饮食健康,合理安排餐饮和起居时间,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况。为了有效预防高海拔地区人容易感到饥饿问题,需要注意合理膳食,充足饮水,适度运动,适应环境等,以降低身体负荷,提高适应能力,以健康度过高海拔环境下的生活和工作。

1.4高原环境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指机体进入高海拔之后,通常是指2700米以上,因空气干燥,紫外线照射,寒冷等环境因素变化,身体难以适应海拔高度,出现气压差、含氧量少等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机体代谢变化。如果您出现下列症状,如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呼吸困难、失眠、恶心、呕吐、心慌、浮肿等情况,那便是出现了高原反应。高原反应多指生理性改变,一般不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只要能得到适当的调整和休息,所有症状即可缓解。

特别是初入高原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睡眠不好等。这些症状与使大脑处于缺氧状态而导致失眠有关。应对措施:(1)充足的睡眠可以减轻高原反应。每天应保证8小时睡眠,避免饮用引起兴奋的饮料,保持情绪稳定。(2)睡觉前不要过多活动,同时睡觉前可将枕头垫高。(3)通过深呼吸,以缓解缺氧,提升睡眠质量。

2哪些人群不适宜去高原地区?

(1)孕妇、高血压、癫痫、严重神经衰弱、严重贫血的患者,不宜进入高原地区。这些属于高危人群,极易发生高原反应,为了安全起见,最好避免进入高原地区。(2)经常锻炼的人群。至少进入高原前半个月,应该要停止训练,以免引起耗氧量增大,增加心脏负担,引起高原反应。(3)感冒患者在感冒痊愈后。如果该人群进入到高原地区,此类患者身体机能被破坏,抗病能力减弱。此时进入高原,极易转为其他高原病,尤其是肺水肿。(4)年龄较小的小孩,几个月的小孩,会由于缺氧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尤其是不会讲话的小孩,到了高原上,一旦出现高原反应,由于无法进行很好地表达,会增加危险,从而对身体造成影响,或危及其生命。(5)年龄较大的老人,如果是有心脑血管、三高等人群,最好不要进入到高原。

3如何应对高原反应?

(1)休息。立即休息,减少活动量,降低机体耗氧量。(2)吸氧。高原反应主要是由低氧引起,可出现胸闷、心悸、头晕头痛等症状,如条件许可应给予吸氧,一般采取低流量、间断、鼻饲给氧的方式,多数人在吸氧后,上述症状可出现好转。

4小结

总体而言,初入高原的人群,在低氧环境的影响下机体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失眠等。通常调整休息后即可缓解;对于严重者,要紧急就医,进行吸氧治疗。